天天看点

在这里,渔船有了岸上的“家”!采风团沉浸式体验基层渔业综合治理的“化蛹蝶变”

作者:上海法治报
在这里,渔船有了岸上的“家”!采风团沉浸式体验基层渔业综合治理的“化蛹蝶变”

在临海市桃渚镇的红脚岩渔港,有个小有名气的“红房子”,2023年,全国涉渔“三无”快艇集中拆解活动在这举行,全省渔业安全生产主题宣讲现场会也在这里成功举办。

5月14日下午,“点‘靓’平安海岸线”宣传报道采风团来到临海市渔业管理服务中心,沉浸式体验渔港“一站式”渔事服务、“一体化”渔船管理,一起探寻“浙渔好老大”的示范创建密码,见证基层渔业综合治理的“化蛹蝶变”。

渔船有了岸上的“家”

在临海,渔船有两个家,一个家在渔港里,另一个家在岸上。

迎着红脚岩渔港的海风,采风团一行老远就看见渔民老张从船上下来后,急匆匆地走进了岸边的服务中心,来到“一站式渔事服务”的窗口咨询渔船年检相关事项,“和渔业有关的事情都能这栋红房子里解决,根本不需要四处跑,可方便了。”老张笑着对采风团记者说道。

老张口中的“红房子”便是渔船的第二个“家”。2022年2月22日,临海市渔业管理服务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在全省率先将基层执法中队、渔业合作社、渔港管理站、渔业协会、互保协会、省级违规渔船扣船所等集中起来办公,有效整合资源,打造“一站式渔事服务”“一体化渔船管理”的渔船综合治理体系,打通了渔船服务和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

目前,该中心已实现办证、年审、投保、理赔等23项业务“一站式”办理,共办理业务达5000余件;处置渔船回港避风58次,协调解决外省籍渔船管控、纳规船管控等堵点问题12个。

在这里,渔船有了岸上的“家”!采风团沉浸式体验基层渔业综合治理的“化蛹蝶变”

“船老大”主动“要安全”

“涨潮啰,出海啰......”在临海市渔业管理服务中心二楼,船老大们正激情高昂地唱着《平安抲鱼歌》。

作为一项“保留节目”,在开会、评选前,船老大们都会齐唱《平安抲鱼歌》。今年5月是临海“浙渔好老大”新一轮评选周期的开始,该评选一年一次,从“主体责任落实、本质安全建设、安全制度执行、海上网格管理、示范引领带动”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打分,只有总数3%的船老大才可以被评为“浙渔好老大”。

“该评选活动是我们做好海上平安渔场治理、渔事纠纷矛盾防范、管控和化解等工作的有效抓手,通过考评和物质激励,以点带面推动渔船安全生产从‘被动监管’向‘船老大主动要安全’转变。”临海市海洋经济发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建中介绍道。

在船老大的共同努力下,临海市如火如荼开展渔船检验质量提升年专项行动,截止目前,创建年度示范引领船22艘,整治升级196艘,淘汰“病老”渔船29艘,完成“两不符”渔船整改354艘,完成率100%,临海市也被省政府列为“浙渔好老大”示范创建市。

“除了开展专项行动,我们还在全省率先建立‘三色管理’制度,将全市800多艘渔船实行‘红、黄、绿’差异化管控,提高渔船安全监管针对性和有效性。”工作人员介绍道。不仅如此,采风团还看见该中心将辖区内的4家渔业合作社“搬”了进来,茫茫大海上有任何的“风吹草动”,在这里都能迅速响应、联动处置。

在这里,渔船有了岸上的“家”!采风团沉浸式体验基层渔业综合治理的“化蛹蝶变”

海上矛盾“一揽子”解决

在红脚岩渔港边停靠着一艘渔船,船上“桃渚镇人民调解船”几个红色大字很是吸睛。

临海的渔业规模大,渔民体量多,矛盾纠纷在所难免,“我们针对涉渔海上矛盾纠纷易突发、离岸远、情况杂等特点,通过创建‘调解示范船’,聘请专业的船老大担任调解组长,把小纠纷直接在海上化解。”临海市司法局桃渚司法所所长周琍萍说。

如何有效治理“海上矛盾”?除了“调解示范船”海上快速处理机制,还有“陆上互联网+”赋能化解模式。在渔港边上,临海市渔业管理服务中心联合市人民法院专门设立了共享法庭,为渔民开展在线调解、网上立案、在线诉讼、远程庭审等服务。每年伏季休渔期,都会在这里现场直播禁渔期非法捕捞案件庭审,给渔民代表开展线上普法宣传。

此外,采风团还了解到,临海市渔业协会在这里设立了公共法律服务站,邀请宁波海事法院法官、律师顾问等群体为渔民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公益性调解服务。目前,该共享法庭共调解矛盾纠纷455起,调解成功率100%。

记者 | 王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