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记忆】一枚珍贵的国民政府时期岷江电厂老证章‖李瑞奎

作者:方志四川

一枚珍贵的国民政府时期

岷江电厂老证章

李瑞奎

一枚老徽章,见证着一段历史的珍贵记忆,每一位爱好收藏的人,都会或多或少从收藏中得到快乐。

曾国飞先生是成都市金堂县一家国企的退休人员,从事收藏30余年,是一位资深的收藏家。近日,一位藏友转让给曾先生一枚民国时期的证章,这枚老证章无疑是稀有品种,品相状态一流,可谓弥足珍贵,正好又与他原工作单位的行业有关,令他爱不释手。

【记忆】一枚珍贵的国民政府时期岷江电厂老证章‖李瑞奎

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岷江电厂(编号125号)证章

这枚民国时期的证章为正圆形,直径29.9毫米,重6.0克,背面焊有别针,作为佩戴使用。证章正面为三格横线划分出五层文字,最上方边沿十二点钟位置,由一个篆书“资”字向两侧放射出三条平行线环绕证章边沿一周。

第二层为楷书“经济部”,第三层为“资源委员会”,第四层为“岷江电厂”,第五层为数字“125”;此证章全称为: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岷江电厂,最上层的篆书“资”字代表资源委员会的缩写,最下一层数字“125”代表证章的编号。

这枚民国时期的“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岷江电厂”第125号证章,采用景泰蓝掐丝珐琅工艺制作,所有的文字线条轮廓均用银丝掐丝焊接在章的铜质底板上,底板为白色施以蓝彩,蓝白相间又与银丝光芒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经查相关资料,民国时期的经济部资源委员会,是1934年4月由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国防设计委员会改称为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的,隶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适应战时需要,1938年国民政府颁布《调整中央行政机构令》,将实业部改组为经济部。

抗战全面爆发后,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敌后广泛开辟抗日根据地及开展游击战,牵制了日军大部分兵力,国民党政府偏安一隅的局面日趋稳定。于是在国民党政府统治的大后方,有机会发展电力工业。

1938年11月,国民政府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决定在四川省五通桥地区兴办电力企业独资经营,并派出浙江大学教授蔡昌年到五通桥成立“五通桥发电所筹备处”,负责选址、建厂等事宜,办公地点设在“川祖庙”旁的几间民房内,并选定距办公地点约4公里处的老龙坝河边作为修建发电厂的基地。1938年12月开始修建200千瓦蒸汽发电机的厂房,该机组是向成都启明电灯公司购买的。

1939年3月,国民政府经济部将“五通桥发电所筹备处”更名为“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岷江电厂筹备处”。1939年7月1日调试完毕正式投入运行发电,除供附近“永利化学公司”部分用电外,还通过五通桥线直供办事处和盐码头一带居民照明用电。从此,乐山地区有了第一座火力发电厂,这座发电厂也是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在抗日大后方独资经营的12个发电厂之一。

【记忆】一枚珍贵的国民政府时期岷江电厂老证章‖李瑞奎

1941年乐山第一座发电厂金粟发电所

1944年11月1日,“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岷江电厂”正式成立,同时撤销了筹备处和五通桥分厂。2000千瓦机组经过反复调试,于1945年2月22日正式投运。从此,岷江电厂金粟桥发电所的这台2000千瓦发电机组一直运行到解放,岷江电厂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前乐山地区唯一的大容量火力发电厂。

从1938年底到1949年12月底的11年间,岷江电厂先后在乐山、五通、犍为境内架设了8条高压输电线路,总长96公里,初步形成以岷江电厂金粟桥发电所为负荷中心的小型供电网络,为新中国成立后乐山地区的电网发展打下了基础。

【记忆】一枚珍贵的国民政府时期岷江电厂老证章‖李瑞奎

国内正规鉴定机构北京公博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后入盒的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岷江电厂证章

正所谓“小徽章大世界”,通过一枚小小的徽章折射出大量的岷江电厂历史信息,由此联想到民国时期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1981年前属金堂县辖区,城厢镇是金堂县的老县城)曾有一座玉虹桥水电站,根据四川省水利电力厅水利志编辑部1984年出版的《四川水利志通讯》第3期记载,玉虹桥水电站是川西北最早建成的水力发电站,又是四川最早建成发电的两个水电站(其中有泸县洞窝)之一,也是全国最早建成发电的四个水电站(其中有昆明石龙坝,拉萨夺底)之一,都在1937年前建成发电。

【记忆】一枚珍贵的国民政府时期岷江电厂老证章‖李瑞奎

岷江电厂证章背图

综上,这枚“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岷江电厂”证章是于1944年11月1日正式成立岷江电厂时发行并开始使用的,距今已有80年历史。这枚珍贵的岷江电厂证章通过国内正规鉴定机构北京公博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评级入盒,评级给出了MS 63的高分,MS在鉴定评价中代表极美品,63分已属于高分。只有鉴定为真品的才能装入专用的鉴定盒内封装,并可通过二维码和鉴定编号网上查询这枚证章的身份。

证章是徽章中的一种,主要用于标明身份或身份的证明。一枚枚造型各异、五花八门的老徽章,背后通常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改革开放后,老徽章逐渐进入收藏领域,而今老徽章已成为国内收藏大军中的一项热门收藏。

一枚老徽章就是一段历史记忆、每一枚老徽章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参考资料:《乐山电网供用电发展史》,1999年11月乐山电业局编印)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瑞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