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县域新气象丨地下9米处 17根管道背后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密码”

作者:川观新闻

胡云森 川观新闻记者 宋开文 张蒙

在地下9米深处,17根大小不一的管道整齐排列,哗哗的水流声不绝于耳;地面之上,楼宇林立、植被丰茂,怡人的环境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是集中了多家表面处理工厂的园区。5月10日,川观新闻记者走进位于四川青神经开区的金茂源(西南·青神)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废水处理中心,看到这样一幕。

县域新气象丨地下9米处 17根管道背后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密码”

金茂源(西南·青神)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古良驹 摄

通常来讲,表面处理涉及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电子制造等多个产业领域,在表面处理的工序中,一般会产生废水、废气和废弃固体等物质,这也给表面处理企业打上了“高污染”的标签。

去年5月,该园区正式投用,作为成都都市圈唯一建成并运营的电镀园区,可以为周边150至200公里范围内的制造企业提供一站式表面处理服务。

视线聚焦青神,当地以机械制造作为发展重点,在保证产品质量以及促进行业整体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同时,如何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转型升级?通过了解该园区的治污路径,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走进园区,在地下9米的废水处理中心负二层,17根粗细不同的管道上,分别标注着“含铬废水、含镉废水、综合废水”等不同标签。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园区技术负责人张国田,此时他正在进行设备巡检。

县域新气象丨地下9米处 17根管道背后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密码”

废水处理中心地下二层的废水收集管道。古良驹 摄

“这些管道早在厂房建设之初就已埋入地下,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生产需求,将废水分门别类排入不同的收集管道。”张国田介绍,废水进入对应的处理系统后,通过先进的技术处理水污染物,实现废水治理减排及资源综合利用。

县域新气象丨地下9米处 17根管道背后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密码”

废水处理中心。古良驹 摄

为何要把回收废水的管道细分成17类?

“废水变成达标水,这并不简单。废水种类分得越细,处理效率越快、效果越好。”张国田介绍,废水处理中心有污泥转运系统、生化系统、离子交换系统、物化系统、回用水系统等多个细分系统和分区,这些分区便是处理废水的关键环节。经过物化—生化—深度氧化—离子交换等多种工序,一滴废水,从收集处理到达标排放要经过3天,其中60%回收利用,40%排放。

县域新气象丨地下9米处 17根管道背后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密码”

废水收集管道。古良驹 摄

管道如此细分的另一重原因,则是要考虑到更多入驻企业的类型。

“园区建设之初,便对川内制造业企业情况进行了调研,这17类废水管道,基本可以覆盖四川表面处理所产生的大部分废水种类。”四川金茂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小勇介绍,目前园区所有的环保设施建设都提前布局,超过目前行业标准。

四川聚力润泽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已入驻园区,该公司副总经理纪林介绍,以前排放废水仅有4根管道,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进入园区后,生产线随即更新升级,没有了排放的后顾之忧,企业只管抓生产,后端问题全部由园区处理,确实让企业省心。

“表面处理的企业入驻园区,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周小勇坦言,园区当前实行的企业准入机制,对企业自动生产、清洁生产、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高要求,还通过退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从侧面推动了企业采用清洁环保的电镀原材料,助推企业生产工艺优化升级。

纵观全省,“厂中厂”形式的园区已经不是新鲜事,但集中做表面处理的却并不多见。

“随着产业发展,电镀企业入园将成为一种趋势,当前省内多个市州也在积极推动电镀行业集中集聚发展。”经济和信息化厅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处张军表示,集中处理废水、废气、废渣不仅能降低治理总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风险,还可以加快电镀行业产能升级,促进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从一个园区,看一个地区的制造产业发展,电镀园区解决了青神制造业末端在表面处理方面配套能力不足的问题。四川青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肖杰峰表示,随着该园区的后续建成,青神未来有望成为西南地区现代化高端装备制造业、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配套基地,后端配套项目也将成为新型工业化转型的“发动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