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要迷信小麦高产品种,因为,不抗灾的品种一定会“打败仗”

作者:北方农村网

迷信小麦品种高产,总要遭受减产的结局。

就像江边自杀的项羽一样,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失败者”,怎么可以和刘邦相比呢?

军人打仗,第一要素是先确保不失败。 退一步讲,偶尔的失败要损失小;再退一步讲,不可避免的失败也要最大程度地保持“有生力量”。

要像三国时代的赵云那样。

要像“四渡赤水”的红军那样。

一、当前的小麦品种,充斥着“急功近利”的浮躁

小麦育种人也好,小麦种子的种业公司也好,以及种子业务员和经销商,很多都是“急功近利”地浮躁不安。

最简单、最直接、最快的获利方式,就是吹嘘高产——“张三”一个高产纪录,“李四”几个高产纪录,简单粗暴,看似“有效”。于是乎,更多的人跟风、模仿。

但是,抗灾能力差的小麦品种,减产的风险每一年都危机四伏,如何“对得起”种植户呢?

二、小麦品种的推广区域越大,减产风险越大

不要说一个省的小麦生态差异巨大,就是一个县的“小气候”也不一样,甚至一个乡镇的土质和水利条件也不一样。

所以说,推广区域越大的小麦品种,减产风险越大。

比如,一个小麦品种如何面对黏土地、沙壤土、次生盐碱地呢?

三、针对不同的区域,重视小麦品种的“抗减产能力”

1)长江中下游麦区,品种抗赤霉病是第一要求。

2)黄淮南片麦区,品种抗耐“枯白穗”(抗耐根茎腐烂)和抗“双锈”。亩成穗少一些、籽粒大一些。

3)黄淮北片麦区,品种抗耐“枯白穗”(抗耐根茎腐烂)和抗“双锈”,同时要抗旱、抗冻。亩成穗必须很多。

任何麦区,小麦品种的根系发达和抗倒伏能力都是“基本要求”。

其中抗倒伏能力千万不要“走火入魔”:不要迷信矮秆、不要迷信硬秆(秸秆脆,容易茎折和“麦穗掉头”),一定要重视秸秆弹性和“穗下节长”。#小麦真科技##农业真科技#

不要迷信小麦高产品种,因为,不抗灾的品种一定会“打败仗”
不要迷信小麦高产品种,因为,不抗灾的品种一定会“打败仗”
不要迷信小麦高产品种,因为,不抗灾的品种一定会“打败仗”
不要迷信小麦高产品种,因为,不抗灾的品种一定会“打败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