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交流要处理好十个关系

作者:志愿沂蒙
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交流要处理好十个关系

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交流

要处理好十个关系

谭建光

近年来,各类志愿服务项目展示和项目竞赛的活动较多。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成为全国的品牌,各个部门、行业也陆陆续续举办展示竞赛,如文旅志愿服务项目竞赛、卫生健康志愿服务项目竞赛、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项目竞赛、全国民航志愿服务项目竞赛、全国港口志愿服务项目竞赛等。很多省市区还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竞赛、社区治理志愿服务项目竞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竞赛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团队都争取参加展示竞赛,获得宣传推广项目的机会,也获得社会资源支持的机会。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运行,打造主题鲜明、独具特色、群众欢迎的项目。建立项目库,持续推出服务清单。”为此,通过多种类型、多种方式的志愿服务项目展示竞赛,鼓励更多服务社会、惠及民生的项目涌现出来、发展壮大,是非常好的形式。志愿服务项目就是围绕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和促进社会民生改善的目标,运用各种方法,汇聚人力物力和资金资源,提供一系列有效服务,逐渐实现目的。通过项目建设、项目发展,有利于提高志愿服务质量,凸显关爱帮助社会人群的成效。但是,我们在历届竞赛的评审过程中也发现,有些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混淆了志愿服务项目与其他工作、其他活动的关系,在展示介绍的时候比较模糊,效果不佳。为此,特整理志愿服务项目要处理好的“十个关系”,提供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参考。

01

志愿服务项目与本职工作的关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机关、单位、企业、机构参与到志愿服务中,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项目展示竞赛,这是非常好的趋势,也有利于全面参与、全社会活跃的志愿服务动员机制发展。但是,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来自部门和单位的志愿服务项目,在参赛展示的时候,没有区分本职工作与志愿服务的区别,往往受到专业评委的质疑。如有些涉及民生服务的部门,将工作中开展服务群众的内容,也作为志愿服务项目介绍。比如有些医院、卫生院系统的志愿服务参赛项目,将医生在岗位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以及按照医院要求定期上门为长期患病人员的服务都作为志愿服务进行介绍,就受到专业评委的质疑。还有些涉及管理和协调志愿服务的部门,将协调过程的工作也作为志愿服务项目介绍。记得有一次我给某省文旅厅的志愿者培训班讲课,不少市、县文旅部门公共文化科、公共文化股的同志,最初都介绍“我们做了很多文化志愿服务,我们协调多少场文化惠民演出,我们推动了多少支群众文化志愿者队伍成立”等等。在讲课的时候,我专门分析,文旅部门公共文化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人员,在工作时间(即上班时间),协调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事务、推动群众性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发展,都是属于“志愿服务工作者”的本职工作。如果在“八小时以外”,公共文化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人员,也抽时间参与文化志愿者队伍的服务,自愿爱心奉献,就是文化志愿者活动。所以,不论是展示志愿服务项目,还是介绍志愿者参与的服务内容,都要严格把握“本职工作之外”“工作时间以外”的特点。这样,机关、单位、企业、机构的志愿服务项目,就具有清晰的区分和特点,能够获得专业评委,以及社会大众的认同和好评。

02

志愿服务项目与科技助农的关系

很多科技部门、科技机构,还有高等院校申报的志愿服务项目,介绍了许多助农服务、惠民服务,也产生很好的成效。但是,在展示过程中,也有一些单位出现区分不清、界限模糊的问题。比如,有些高效学生志愿服务队的参赛项目,虽然是介绍学生志愿者参与乡村振兴等服务,但是运用很多学校专业系部结对扶持农村的案例和数据,以及教师开发科研项目帮助农村农民的案例和数据。这样,就经常被这样评委提问“这是学校科研助农,还是志愿服务项目?”我们非常理解,这些学校系部结对助农、教师科研成果助农的项目,与师生志愿者服务乡村振兴的项目是紧密相连的。但是,在志愿服务项目参赛展示的时候,要将学校系部结对助农、教师科研成果助农作为基础、作为背景,重点是讲述学生志愿者配合学校、配合教师,发挥爱心热情,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助农兴农的具体做法,从而体现志愿服务的特色和价值。如一个高校学生志愿者队伍,帮助贵州山区农村农民提高旅游职业技能。他们引进本校教师的研究成果,但是通过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通俗化改造,放在贵州省青年志愿者乡村振兴“青年夜校”之中,义务为山区农民进行旅游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培训、辅导,从而让农民真正在乡村旅游热潮中获得收益、改善生活。这样,就有效区分学校及教师的科研助农,与学生志愿者爱心助农的关系,既有关联也有区别,达到很好的项目展示效果。因此,不论是高等院校,还是科研机构,在展示介绍科技志愿服务项目的时候,要将机构服务、科研服务与志愿服务的联系说清楚,更要将体现爱心奉献的志愿服务内容充分展示,才能够获得专业评委的认同,也能够获得社会大众的赞誉。

03

志愿服务项目与企业惠民的关系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涉外企业都越来越热衷参与志愿服务,也鼓励员工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富有特色的服务活动。但是,有些企业的志愿者队伍,在展示介绍志愿服务项目的时候,也是不加区分,将企业惠民与志愿服务相混淆,就容易引起争议。因此,志愿者在展示介绍的时候,可以将企业关心民生、惠民举措作为基础,同时着重介绍企业员工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爱心奉献、帮助群众的服务。记得有一届项目大赛,其中一个国家电网地方分公司志愿服务队的项目,展示介绍的时候,突出企业党委的重视、企业行政的支持,包括党委书记为志愿服务队授旗、总经理办公会议提供一定资金支持等等。结果,在答辩的时候,有评审专家就问道,“你们说公司党委、行政推动;还说是为农村孤寡老人、残疾人等提供线路维修、灯泡更换等服务;这些不就是电网企业公共服务的范畴吗?”这一次,参赛志愿者的回答非常好,澄清了事实,为项目赢得高分。志愿者回答说,“非常感谢评委老师的提问。我们这支志愿服务队,虽然有公司党委和行政的支持,但是确实是我们一批上过大学,在大学参加过志愿服务的青年员工,自发提出建立志愿服务队伍,后来又获得公司鼓励和支持的。”还解释说“确实,电网通到农村村民屋外的公共线路,都是公司公共服务的职责范围。但是,进入村民屋内的线路、灯泡等就不是公共服务范畴了,是户主承担成本的服务。我们的志愿服务项目,就是为农村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等室内的线路义务检查、义务检修,包括更换老旧线路、不亮的灯泡等等。”这种思路清晰、区分清楚的解释,让专业评委非常认同,就给予较高的评价。我们认为,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要将企业的惠民服务作为基础,再延伸和突出爱心奉献、义务付出的志愿服务内容,也就是企业员工等自主自愿、义务参与关爱群众、帮助群众的服务活动。

04

志愿服务项目与政策宣讲的关系

在各地区,都有非常多的部门、单位、学校等,配合中心工作、配合重点任务、配合节点热点,面向群众开展理论宣讲、政策宣讲等活动。这里面既有单位任务的宣讲宣传,也有志愿服务的宣讲宣传,也需要在项目展示介绍的时候予以区分。一般地说,在工作日由单位安排的理论宣讲、政策宣讲等,是宣讲宣传的社会服务,但不属于志愿服务的范畴;以志愿服务队形式在工余时间、节假日面向群众的宣讲宣传就是志愿服务的形式,同时还有其他类型的服务活动。这里,志愿服务队的组织形式,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同样,如此类推,志愿服务专家的授课,与专业志愿者授课也有区别。志愿服务研究专家与教育专业应聘到机关、单位授课,获得专家授课报酬,这个时候就不是志愿者的身份,只是专家的身份。在此之外,专家以专业志愿者的名义,为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基层志愿服务组织义务授课,不领取经济报酬,或者只有一些交通补贴和午餐补贴,这个时候就是志愿者服务。当然,这些区分也有模糊地带,如“3.5”学雷锋志愿服务日、“12.5”国际志愿者日等,为了弘扬志愿服务文化,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这时候,各机关、单位、企业、学校、社区、农村等志愿服务队伍都参与集中服务,也可以是志愿服务的一种体现。在这些特殊日子之外,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的宣讲宣传志愿服务项目,就要更多体现出义务参与、灵活服务的特色,才能够获得专业评委和社会大众的认可。

5

志愿服务项目与慈善捐助的关系

慈善、公益、志愿服务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在社会发展中,三者之间既要相互支持,也要厘清界限。按照通俗化的理解,慈善就是对有需要的特殊人群提供资金、物资、场所等方面的资助等;公益就是为个人及其亲属利益之外的公共利益提供帮助和服务;志愿服务则是无偿奉献时间、知识、技能和体力,帮助社会和他人。因此,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在参赛展示志愿服务项目的时候,可能经常与慈善、公益有关联、有互动,但是要注意说清楚区别,体现志愿服务项目的特性。如我在参与一次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评审的时候,一个申报参赛的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其经费预算中,有80%的经费是用于购买文具、用品等资助留守儿童。评审专家就指出这不符合志愿服务项目的经费使用规则。因为,一般而言,慈善项目的经费80%以上要用于资助特殊群体,解决困难与问题;但是,志愿服务项目的经费要有70%以上使用在服务活动本身,包括志愿者服务之前的培训辅导,服务过程的交通成本、保险费用,关爱帮助留守儿童开展服务活动时的成本核算等等,而使用在捐助、资助服务对象的费用不超过30%。同时,志愿服务项目并不是仅仅给老人、儿童、残疾人、困难家庭成员发放资金、物资,还要体现在心理关怀和生活服务,亲情陪伴和帮助成长等等。因此,那些具有慈善、公益背景的团队,在开展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志愿服务项目展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类细节。

06

志愿服务项目与福利关怀的关系

很多福利机构,包括养老院、福利院、康复中心、关怀中心等等,既有护理人员的福利关怀服务,也有专业人员的福利关怀服务,还有志愿者参与的福利关怀服务。为此,作为志愿服务项目的展示交流,就要在提到各种福利关怀的前提下,着重介绍志愿者参与的服务。我们在各种志愿服务项目竞赛中,看到一些项目展示介绍,在福利院、康复中心等,提供很多专业化、持续性的关怀帮助措施,为服务对象的康复和改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详细了解项目的内容,发现是福利机构护理人员长期从事的服务,或者是社工人员在福利机构开展的专业服务。这样,作为志愿服务项目参赛展示,就不是很合适,也不能得到较高评价。在福利关爱服务中,要着重介绍福利机构怎样招募和培训社会志愿者参与关爱服务,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哪些服务,作出什么特色,具有什么成效等等。例如在一个老人院和志愿者队伍联合申报的志愿服务项目中,介绍来老人院参与关怀服务的“阿姨”群体中,有一些妇女志愿者特别细心、周到。每次来关爱帮助老人,聊天、按摩、整理房间的时候,特别留心老人说的话,表达的意愿。如有一位俗称“很八卦(爱打听闲事)”的孤寡老人,说起以前在社会上东奔西走,了解很多闲杂事务的情况;现在走不动了,在老人院非常孤独寂寞。此后,妇女志愿者每次来为老人服务,都带来从报纸、新闻、网络等了解的奇闻趣事,向这位老人讲述,满足她的好奇心和兴趣,为老人带来很多的快乐。这些小小的“特别服务”引起专业评委的好评,对项目评价较高。可见,在福利关怀服务里,护理人员、社工人员开展的是长期深入的服务,志愿者提供的是辅助性、阶段性的关怀服务,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做志愿服务项目展示的时候需要说得清楚、分析到位。

07

志愿服务项目与学校劳动的关系

近年来,不仅仅大学的志愿服务日趋兴旺,中小学的志愿服务也蓬勃兴起。作为中小学校,通过开展师生志愿服务活动,或者家长参与的亲子志愿服务活动,对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成长、个性品质培养具有非常好的作用。但是,有些学校将“志愿服务”泛化,把学生轮流打扫课室、环境卫生;学生在学校的小农场参与劳动;以及学生执勤点名、登录成绩等等,都纳入志愿服务范围。这样,就混淆了学校劳动、民主管理与志愿服务的界限,作为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交流,就难以获得专业评委的认可。在学校,尤其是中小学,要将学校劳动、日常值勤等与志愿服务有效区分。学校劳动、日常值勤等是一般性的义务;志愿服务更多体现爱心奉献、助人为乐。如鼓励学生主动报名课后时间到图书馆做志愿者,奉献时间精力,为其他同学提供帮助;又如在学校需要同学们互助友爱的地方设置“志愿打卡点”,鼓励课后时间学生前来参与友爱互助的服务活动;还鼓励学生回到社区、农村参与关爱帮助老人、残疾人等服务活动,体现善良友爱等等。有一个中专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申报“小电匠”志愿服务项目。即学生志愿者针对社会上人员骑电动车较多,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安全事故的难题。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周末时间走上街边、路边,开展主动关心帮助电动车骑行者的服务。如帮助电动车擦洗干净、擦油润滑、更换损坏的小零件、进行简单的保养等等。与此同时,向骑行者递送交通宣传单页,介绍安全骑行规则,力求减少交通安全事故。这个项目非常受群众的欢迎,解决了电动车骑行者的小麻烦、小困难,也开展了交通安全的宣传普及。这种“小而美”的学校志愿服务,既体现了学生的特长和兴趣,也有益于社会大众,值得总结推广。

08

志愿服务项目与兴趣活动的关系

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日趋丰富多样,不仅仅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丰富。这时候,如参加兴趣班学习、开展兴趣团体活动、进行兴趣爱好交流等等,都成为城乡群众生活的一部分。但是,需要区分清楚,这些属于兴趣爱好活动,还不是志愿服务活动,更不宜作为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参赛展示。我们在一些志愿服务竞赛评审的时候,发现有些来自社区的项目展示,其内容就是群众之间聚合起来,学习园艺、插花、剪纸等技艺,以及一起唱歌跳舞等等。专业评委认为,如果仅仅提供留在这些活动,就只是兴趣活动,不能作为志愿服务项目。那么,兴趣活动如何转化为志愿服务项目呢?就是要将兴趣活动学习的技艺,如插花、剪纸等做出的作品,赠送给有需要的特殊人群如老人、残疾人、外来人员子女,给他们带来快乐;又如合唱队、舞蹈队定期不定期到孤寡老人、残疾人家中进行表演,带给特殊人群欢乐共享等。我们曾经看到有个志愿服务项目“一个人的剧场”,就是志愿者拉着装有道具的箱子,到社区和农村,登门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一两个观众进行表演,让他们享受精神生活的快乐。这个项目受到很多专业评委的赞赏,进行专门的推荐。可见,志愿服务项目展示的时候,要注意兴趣活动与志愿服务的区别,也要善于从兴趣活动延伸到志愿服务,将学习掌握的兴趣特长用于关心关爱特殊人群的服务,带来良好的效果。

09

志愿服务项目与综合活动的关系

10

志愿服务项目与组织业绩的关系

志愿服务项目的发展,需要志愿服务组织进行策划和实施。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志愿服务项目参赛展示,要有志愿服务组织的有效实施,但不是介绍志愿服务组织的成长和业绩。我们在项目评审的时候,发现有些志愿者介绍项目的时候,偏向讲述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先后开展哪些服务,获得什么成效,有哪些转变和提升,取得什么荣誉等等。这些展示介绍,如果是参加志愿服务组织的经验交流,或者申报志愿服务组织优秀奖,就是符合要求的。然而,作为参加项目展示交流,偏向组织的笼统介绍,就不能突出项目策划实施的特点,项目服务社会人群的成效,项目社会传播的影响力等,就不能够符合项目竞赛的要求。此外,还有一些项目,在展示交流的时候,说成了课题研究汇报,说成了活动评估报告等等,也都是偏离了项目竞赛的要求。我们认为,作为一个优秀的志愿服务项目,在展示交流的时候,要集中在本项目产生的需求,即需要解决的问题;项目的目标和内容,即具体做哪些方面的服务;项目实施流程和计划,即逐渐推进的步骤;项目取得的成效,即服务带来的改变和解决的问题;项目的创新特色,即本项目与其他同类项目不同之处等等。在集中展示和介绍志愿服务项目之后,可以简单介绍组织人员、管理架构、获得荣誉等,作为有能力实施项目的保障。也就是说,在参赛展示的时候,“项目为主、组织为辅”;“实施为主、荣誉为辅”,不宜喧宾夺主,过多介绍组织和荣誉。

我们依据多年来参加不同类型志愿服务项目展示、竞赛评审的观察,整理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参加项目展示交流的经验教训,提出需要处理好的十个关系,提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分享和交流。

END

来源:社会志

2024年第343期 | 总第471501期

编辑:吴阳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