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智库要论丨余淼杰: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作者:中国经济时报
智库要论丨余淼杰: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智库要论丨余淼杰: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余淼杰

今年4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以高质量发展为特征的新发展阶段。新时代新阶段,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重要法宝。在新发展阶段,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实现规模经济红利

经过40余载的改革探索和实践,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但由于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不正当竞争等问题存在,导致国内市场不统一,大而不强,影响了国内经济循环的顺畅进行。只有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才能发挥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充分挖掘中国内需潜力。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统一”不是回归“计划”,而是对社会主义市场和政府关系的深层次探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首先,“统一”的起点是要素统一,即构建人才、土地、资本、技术、能源、数据等要素的统一大市场。其次,“统一”的核心要义是要素的自由流动。突破束缚区域间要素流动的制度限制,实现要素在区域之间及产业之间的自由流动,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进而推动劳动生产率提升。再次,“统一”的目标是产品和服务的统一。产品和服务的统一要求做到“三同”,即同质、同线、同标。比如,出口企业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按照相同的标准生产出口和内销产品,使供应国内市场和供应国际市场的产品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准。逐步实现内外贸质量标准、认证认可等有效衔接,提升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水平。

为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必须着力降低交易成本,这涵盖了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两个维度。在降低显性成本方面,撤销省际冗余公路检查站,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大力发展高铁,节约人流物流的时间成本,有效提升贸易效率;在降低隐性成本方面,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确保民营经济在要素资源的获得方面具有与国有经济平等的市场地位,同时要优化营商环境,与各类形态的官僚主义作斗争,有效提高行政效率,真正做到“以进促稳”。

智库要论丨余淼杰: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图片来源:新华社

创新引领改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高质量发展包括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其中“牛鼻子”在生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高质量生产的关键,新质生产力则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抓手,因此,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所在。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产品、新业态、新形式,关键在质优,以新促质、以新提质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

新质生产力的源泉来自创新。创新包括狭义的创新和广义的创新。狭义的创新主要包括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两个方面,二者存在显著差异,产品创新远难于技术改进,即从无到有的突破更难于边际上的改进。技术进步和发展,强调工艺流程的优化和应用拓展。对于技术改进而言,所有企业都可成为创新主体;而产品创新则依赖众多大型科研机构的协同攻坚。广义的创新是对规则机制和标准的创新。通过创新规则、创新规制、创新标准、创新管理,积极融入全球一体化,积极参与全球经贸治理。

提升研发强度是实现新质生产力落地的重要路径。中国在创新发展上应更加着力于原创型创新,并在政策支持方面加大对基础性研发的投入力度。2023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4%,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但基础研究经费占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的6.65%,低于世界上最发达国家10%的比例。“十四五”期间,中国基础研究经费占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的比例有望提升至7%左右,我们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还要再加把火。

推进金融体系改革,建设中国特色金融强国

建设金融强国要具备六大核心金融要素,即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要实现金融强国,就必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大力推进金融体系改革,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首先,当前中国经济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全产业链供给优势、人才储备优势以及党领导下举国体制的优势,可以保障各项政策纵向到点、横向到边。其次,金融领域的具体实践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意义。例如,“普惠金融”的三个重点是对农村农业的扶持、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对其他方面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助。

第二,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和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首先,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次,防范金融风险要做到“实、快、准、底”。一是明确责任归属,压实地方的执政。二是在面对金融问题时,要找准时机,迅速应对。三是坚持精准实施的原则。四是守住“防止爆雷”的底线。

第三,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和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金融活动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为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其次,构建以我为主的金融设施体系,以保障实体经济发展。

第四,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与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首先,统筹好高质量的金融开放和高水平的安全。其次,货币政策制定要做到稳中求进,以进促稳。

对外改革,打造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尽管我们面临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但和平和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流,我们要有这个战略定力。当今依然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之中,这是因为生产地区化和贸易多边化这两个经济全球化的核心特征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样的国际大格局下,我们要实现以和平发展道路为内在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仍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对外改革”,打造一个更大规模、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第一,出口目的地多元化。当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国出口企业应更加积极地开拓欧美市场以外的新兴国家市场,如金砖国家、拉美地区等,同时深化向北开放。在向不同国家、地区市场出口产品时,中国企业应根据目的地收入水平和现实情况提供差异化产品,在更好满足当地需求的同时增强竞争力。

第二,进口规模扩大化。从宏观政策层面,应持续扩大进口,降低关税,减少贸易成本,这将有利于引入更多产品进入国内市场,从而提升消费者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企业层面,若进口的是中间产品,成本下降有利于企业利润的可持续增长以及地方财政利税的增加;若进口的是最终产品,关税下降短期会带来竞争,但在长期竞争中会提升行业生产率,促进行业发展。

第三,服务贸易特色化。中国已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但服务贸易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应从扩总量、调结构、树特色等方面努力。从总量上看,中国服务进出口规模总额不足9000亿美元,这和美国的服务贸易总量还有一定差距,需要继续扩大总量。从结构上看,中国服务贸易在主要产业方面逆差较大,为实现贸易平衡,有必要采取措施推动服务贸易顺差,特别是旅游服务贸易、教育服务贸易的扩大。从特色上看,需探寻大陆服务贸易产业,比如,中医院产业的比较优势,以塑造独特产业特色。

第四,对外直接投资深度化。中国对外投资规模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走出去”已经做得很成功。但中国企业还要“走进去”“走上去”。“走进去”指的是企业“走出去”后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真正实现民心相通。“走上去”则意味着对外直接投资要重质量,在开拓市场的同时也要重视技术等各方面的提升。

第五,地区经贸合作层次化,陆上丝绸之路向东,海上丝绸之路向北发展。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差异化发展。陆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应重点向东发展,加强同远东的经贸合作。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应“两头并进”,一方面向北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特别是有序推进中日自贸区建设;另一方面考虑加强和中东、西亚、北非的经贸合作。陆上丝绸之路向东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向北发展,可以构建东北海陆大通道,在重塑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版图的同时,也能大力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真正实现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

总之,新时代新征程。尽管如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经济也面临一些挑战,但都是发展中的困难、飞跃中的烦恼,只要我们把握住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大力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作者系辽宁大学校长、国际经济学会会士)

智库要论丨余淼杰: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智库要论丨余淼杰: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总 监 制丨王 辉 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

智库要论丨余淼杰: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智库要论丨余淼杰: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