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曾国藩死后,忘恩负义的左宗棠助其子女,一个当巡抚另一个更厉害

作者:布拉达

曾国藩与左宗棠这对师徒,曾亲如兄弟。可在太平天国幼天王事件后,两人的矛盾激化,成为彼此心中的钉子。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曾国藩去世后,左宗棠竟然大力帮助和提携曾家子女,一个最终官拜巡抚,另一个更是成为了著名的外交家。这难道是左宗棠对曾国藩最后的补偿?还是别有隐情?两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到底如何演绎,让我们拭目以待。

曾国藩死后,忘恩负义的左宗棠助其子女,一个当巡抚另一个更厉害

旧交深重却反目成仇

曾国藩与左宗棠这两位湖南名门之后,本是旧识。自幼便结下了不解之缘。曾国藩生于1811年,左宗棠则出生于1812年,两人年岁相仿。曾国藩祖上是大家族,家学渊源,注重子孙教育,而左宗棠家中虽属读书人家,却处境寒微。

两人的人生轨迹本就不同。曾国藩自幼聪慧,屡试不第后终于在第七次中得秀才,从此逐步高中,平步青云,仅数年便进入朝廷任职。相比之下,左宗棠虽天资聪颖,却连年落第,一直难以施展才华。

机缘巧合下,左宗棠得到曾国藩的赏识,被曾国藩延揽为助手,从而踏上了仕途。此后更是在曾国藩的大力提携下,主理湖南新军,兼领浙江全省军务,最终被朝廷任命为浙江巡抚和闽浙总督。可谓一路青云直上,左宗棠此生事业,实在离不开曾国藩的提携与重用。

曾经亲密无间的两人,在剿灭太平天国的关键时刻却产生了分歧。1864年,太平天国幼天王被捕,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急于向朝廷捷报,便草率上报幼天王已经死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幼天王逃脱了曾家军队的包围。

曾国藩死后,忘恩负义的左宗棠助其子女,一个当巡抚另一个更厉害

而与此同时,时任浙江巡抚的左宗棠,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情况,便越过曾国藩直接向朝廷报告了实情,差点酿成大祸。这令曾国藩大为恼怒,两人从此反目成仇,终身未复和好。

尽管两人恩怨纠葛,前尘往事已随岁月渐行渐远,但这段情谊却也难能可贵。如左宗棠在曾国藩去世后,特意嘱咐儿子前往吊孝,并赞扬曾国藩"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的情谊,着实令人动容。

左宗棠赞扬曾国藩而扬言自愧

1872年,曾国藩病逝于家乡湖南长沙。身为昔日徒弟的左宗棠,虽彼时已是远在西北的大员,却并未因二人曾交恶而对曾国藩的离世置之不理。相反,左宗棠不仅特意叮嘱儿子前往吊唁,更是亲自挥笔撰写了一副挽联,对曾国藩予以极高的评价和赞扬。

挽联写道:"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语意直指曾国藩一生为国谋略忠诚,且具有识人之明,与左宗棠相比,自己实在是逊色了许多。二人虽然因见解不同而产生了分歧,但同心合力推进大业时却如黄金般坚不可摧,对彼此的过失也从不讳言,正所谓"攻错若石"。最后一句"相期无负平生"更是昭示着,二人尽管在世交恶,但终其一生也未曾真的负了这段旧日情谊。

曾国藩死后,忘恩负义的左宗棠助其子女,一个当巡抚另一个更厉害

这副挽联不仅在辞藻上堪称精妙,内涵之深沉更是令人动容。左宗棠用"自愧不如元辅"四字,明示了他对曾国藩才德的由衷钦佩,也体现了他对曾国藩的敬重之意。而"同心若金""攻错若石"这两句,则彰显了二人过去确曾亲若兄弟,能够同心同德、切磋雪耻的深厚友情。纵然二人后期恩怨纠葛,但也终未抛却对这段清明世交的重视。

更让人意外的是,左宗棠在此署名竟是"晚生左宗棠"。在此之前,无论书信往来或其他场合,左宗棠向来以"左宗棠兄"自称,从不曾如此自谦晚生,可见他对曾国藩是何等的尊重和惦念。这无疑也是对曾国藩最后的一种补偿和弥补。

对左宗棠这副挽联,曾家人无不感动万分。当时前来吊唁的众人见状,也无不为之赞叹不已。有谁能想到,昔日被指为"忘恩负义"的左宗棠,竟会对曾国藩做出如此大的举动呢?

左宗棠鼎力相助曾家子女

曾国藩去世后,其家境并不算殷实富足。一度连给曾家子孙看病都捉襟见肘。有一年,曾国藩次子曾纪鸿的儿子不幸患上了白喉病,家中却未有足够的银钱支付医药费用。曾纪鸿眼见情势危急,便想起了父亲生前那位身居高位的故交好友刘锦堂,遂写信求救借银。

消息很快传到了左宗棠的耳中。当时的左宗棠已是封疆大吏,统领两广总督一职。然而,他生活极为俭朴,一年的家用费亦不过区区二三百两白银。闻知曾家的窘困境遇,左宗棠二话不说,即刻拿出三百两白银寄给曾纪鸿,使其能够渡过眼前的难关。

曾国藩死后,忘恩负义的左宗棠助其子女,一个当巡抚另一个更厉害

此后,曾纪鸿身体一直羸弱多病,医药费用支出极大。左宗棠不遗余力,接连数年悉心周全地资助曾纪鸿,确保他能够安心养病,直至曾纪鸿终年去世。

除了资助曾纪鸿的医药开销,左宗棠对曾国藩其他子女的赐予也是慷慨有加。例如曾国藩的小女儿曾纪芬,早年嫁给了聂缉椝为妻。虽然聂家是书香门第,但聂缉椝初入仕途时却屡屡碰壁,连年落魄,更是染上了些许纨绔子习气,这令他备受舅舅曾纪泽的不待见。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曾纪芬决定孤注一掷,向当年的大舅子左宗棠求援。出人意料的是,左宗棠不仅没有瞧不起聂缉椝的处境,反而直接将他任命为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的会办,为他开创了新的事业道路。同时,左宗棠也亲自规劝聂缉椝,希望他能够彻底改掉旧日的那些陋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果不其然,在左宗棠的帮扶下,聂缉椝刻苦钻研西学,终于在江南制造总局一职上出类拔萃,获得连番赏识,屡次晋升,最终升迁至巡抚之职,成为清朝后期著名的译书大家和西化事业的推动者。

左宗棠促成曾纪泽外交大事业

在曾国藩的众多子女中,大儿子曾纪泽无疑是最出色的一位。他生性聪慧,自幼好学,更是曾国藩亲自操办教育,将他打造成一代人才。然而,纵使曾纪泽的个人能力出众,他仍需一位能够大力扶持的贵人,方能在官场上更进一步。

曾国藩死后,忘恩负义的左宗棠助其子女,一个当巡抚另一个更厉害

正当曾纪泽事业遇到瓶颈之际,左宗棠慧眼识珠,看中了他的过人才华,于是极力向朝廷力荐曾纪泽出使欧洲各国,担任中国驻外公使一职。曾纪泽获此重任,从此开启了他的外交大事业。

1877年,曾纪泽奉命前往英国、法国、荷兰、俄罗斯、普鲁士等欧洲列强国驻扎,汇总各国有关华工情况,并与之商议签订劳工互惠条约。曾氏博览群书,加之对西方文化有着深入的理解,使其在欧洲各国的外交任务中屡建奇功,更多次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

归国后,曾纪泽继而又应左宗棠之命,专司北洋海防大臣一职。而在此期间,他更是大力主张海军现代化,呼吁中国效仿西方国家建立统一的现代化海军,从而抵御列强入侵。凭借其高瞻远瞩的识见,曾纪泽在朝野上下引发了轩然大波,被奉为开国元勋之后。

左宗棠对曾纪泽的提携和赞赏可谓是出于真知灼见。在他看来,曾纪泽不仅才识出众,且为人正直爱国,是个当之无愧的海军统帅良才。因此,左宗棠一直力荐曾纪泽担任北洋海防大臣一职,并将之奏准。

有趣的是,左宗棠对曾纪泽的推崇和赞许程度,竟然远超于其对曾国藩本人的评价。有人曾私下询问左宗棠:"你看曾纪泽可有'宗师'之资?"左宗棠毫不犹豫地给出了肯定的答复:"曾纪泽乃海防大臣之主人翁,其才学行事,自不陋矣。"

两人恩怨缘何难解?

自曾国藩与左宗棠因太平天国幼天王事件而反目成仇后,二人的矛盾和恩怨就一直未能彻底解开。纵使左宗棠在曾国藩去世后做出种种善意之举,但其用意到底如何,仍是一个谜团。

曾国藩死后,忘恩负义的左宗棠助其子女,一个当巡抚另一个更厉害

有一种观点认为,左宗棠之所以在曾国藩去世后大力资助曾家子女,仅仅是由于二人昔日的师生恩情,想要以此方式补偿先师。毕竟,尽管二人彼时关系破裂,但曾国藩生前毫无疑问是曾重用提携过左宗棠,为他创造了一个施展抱负的平台。

然而,这种说法也存在一些疑虑。曾国藩离世时,左宗棠已是位极人臣,其资助曾家子女的银钱数额微不足道。况且,左宗棠对待曾纪泽更是破格推崇,恐怕仅凭旧情未必如此大力扶持。

另一种猜测则认为,左宗棠之所以大力提携曾家子女,其实是出于政治目的。当时,曾国藩的后人在湖南一带仍然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如果左宗棠能够拉拢曾家子孙,无疑能借此巩固在湖南的根基。

但这种说法也同样缺乏足够的论证。曾纪鸿等人平日里低调寡能,想要借助他们在湖南建立政治根基并不现实。而曾纪泽这位受到左宗棠极力提携的人,也并非以湖南为根基,反而是在北方发展。

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左宗棠对曾家子女的帮助,其实是为了避免曾家后人对自己构成更大的威胁。所以,他才选择接纳曾家子孙,亲自培养他们,从而将其变成麾下亲信。

曾国藩死后,忘恩负义的左宗棠助其子女,一个当巡抚另一个更厉害

这种说法虽然多少还是有些片面,但却最为贴近事实。不难看出,无论是资助曾纪鸿的医药费,还是力荐曾纪芬女婿聂缉椝任职,以及极力推荐曾纪泽出使欧洲,都是在削弱曾家力量的同时,又将其拉拢为自己人。无疑,这是一种很高明的手段。

结尾

从各种可能性分析来看,左宗棠提携曾家子女的用意,似乎着实难以用单一原因解释清楚。或许,这其中还另有某些隐情,至今未能彻底解开。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左宗棠对曾家子女的确是情付于一身,最终都尽心尽力地帮助了他们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