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深度 | 新中国首座大型水库的70年

作者:1039调查团

在清澈蜿蜒的永定河上,镶嵌着一颗“京畿明珠”,它就是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库,地跨北京延庆与河北怀来的官厅水库。从1954年建成至今,官厅水库拦蓄8次大洪水,滋养了京城百姓,也曾因水污染退出北京城市用水体系。5月13日,这座水库将迎来70岁生日。放眼未来,它正阔步走在重返饮用水源地的路上。

守护“无定河”到“永定河”

深度 | 新中国首座大型水库的70年

官厅水库/记者拍摄

春末夏初,远看官厅水库,青山环绕,水天一色。近处,微风拂来,阵阵涟漪,不时有鸟儿飞过。

“我退休那会儿水黄了吧唧的,周边也没有这么好看,”85岁的老官厅人刘正元已退休30多年,走在拦河大坝上,他忍不住感慨,“现在水看着绿乎乎的,环境也都做得很好,比较干净,你看水里也能看到鸟了,确实是养人的好地方。”

深度 | 新中国首座大型水库的70年

刘正元在水库大坝上/记者拍摄

在成为官厅水库前,这里是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的官厅山峡,也是永定河洪水暴发的主要策源地。作为北京的母亲河,历史上永定河洪灾不断,800多年间就曾决口81次,令沿岸百姓苦不堪言,由此也被称为“无定河”。

官厅水库管理处调度运行科科长姜树君说,官厅水库上游流域面积很大,有4万多平方公里,没有控制性水库工程,所以历史上经常有洪水发生,造成下游大洪水泛滥,对北京、天津都造成威胁。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非常重视海河流域防洪工作,就决定在永定河修建一个大型水库,后来选址就选择了官厅镇这个地方。

深度 | 新中国首座大型水库的70年

官厅水库/官厅水库管理处供图

1951年10月,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组织指挥下,官厅水库破土动工。1954年5月,官厅水库竣工,大坝建于两山之间,将曾经来势汹汹的永定河水拦腰截断。从此,成为阻挡永定河洪水威胁北京的重要屏障,也是新中国水利史上的第一枚“定河神针”。

建成70年间,官厅水库拦蓄了8次超过1000立方米每秒的大洪水。在1953年就有一次,当时水库还在建设,入库洪峰达到了3400立方米/秒,通过水库的拦蓄,往下游出去的流量只有800多立方米/秒,缩减了70%。其他几次大洪水,水库都是全部拦蓄,拦洪率达到100%,真正实现了永定河从“无定”到“永定”。

深度 | 新中国首座大型水库的70年

1953年,数千名工人参加官厅水库的修建/工人日报 侯印封 摄

被迫退出北京饮用水源地

除了平定永定河洪灾,官厅水库还成为北京市民的饮用水源,并为京津冀供应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1956年来到官厅水库工作的刘正元记得,那时候水库水质好、水量大,鱼儿的味道鲜美。但从上世纪70年开始,上游河流污染日益加重,水库逐渐变成收纳污染物的大池子。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技术总师金桂琴说,污染主要原因是上游有毒有害的工业废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河道,当时国务院还因此成立了官厅水库水源保护领导小组,来分批对上游的污染进行治理。1976年水库水质又重新达到了地表水二类标准。这次官厅水库水污染事件也成为中国水污染治理起步的标志。

深度 | 新中国首座大型水库的70年

如今水库周边风景秀丽/来自网络

可惜好景不长。官厅水库的治污成果仅维持了10年左右,水质再次恶化,枯水期水质降到了5类甚至劣5类。

到了80年代中后期,随着上游地区经济社会进一步快速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量进一步增加,废水仍然是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河道。当时官厅水库的水体经常恶臭。之后,加上华北平原持续干旱,水库来水量进一步减少,而且来水中 污水量大,清水量比较小,导致官厅水库没能“起死回生”。

1990年代有几年水特别少,人甚至能走过如今十里宽的水面。1997年5月,污染严重的官厅水库被迫退出北京市饮用水源体系,仅用于工业用水和城市河湖的环境用水等,这也成了很多老官厅人的遗憾。

深度 | 新中国首座大型水库的70年

官厅水库 /官厅水库管理处供图

守护一泓净水

2001年,北京市政府联合水利部制定《21世纪初期(2001-2005年)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提出“保住密云,挽救官厅”。2003年起,官厅水库开始进行一系列工程措施,改善水库水质。

官厅水库管理处主任黎小红说,当时开始建设黑土洼湿地,建设库滨带生态涵养林,封库禁渔,开展水华防治、中水回用等工程措施,对水库的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同时,水库上下游流域通过建立生态保护带、污水处理厂等方式去除污染。

到了2007年,官厅水库就恢复了北京备用饮用水水源功能。

深度 | 新中国首座大型水库的70年
深度 | 新中国首座大型水库的70年

采集水库水样/工人日报 王伟伟 摄

随着《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的实施,2019年、2021年,官厅水库上游八号桥湿地、妫水河湿地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进一步净化水库上游来水。

在位于永定河入库口滩地的八号桥湿地,上游桑干河与洋河、汇成永定河干流后自西向东流淌,主河道的水在拦河堰的作用下,缓缓流入211公顷的人工湿地。经过72小时净化,再流入官厅水库。

八号桥湿地西起大秦铁路,东至八号桥水文站,利用长约3.5公里的河道,以及宽约700米的河道及滩地建成一个大型的表流型湿地,左岸是溪流湿地,右岸是森林湿地、岛屿湿地、单元湿地等。

深度 | 新中国首座大型水库的70年

八号桥湿地/记者拍摄

官厅水库管理处永定河库岸管理所所长付鑫磊说,湿地主河道上有三座挡水堰,通过挡水堰的闸门调节上游河道的水位,将主河道的水引入湿地,减缓了水流速度,增加了水体停留时间,进而提升了水生植物和生物对水质净化的效果。河道的水进入湿地之后经过净化,氨氮、总磷、总氮这方面去除率能达到26%~88%不等,出水水质基本能达到三类水的水平。

2003年以来,黑土洼湿地、八号桥湿地、妫水河湿地累计处理12亿立方米上游来水,水流过湿地后净化效果显著,总氮、氨氮去除率最明显,可达50%以上。库区水质显著改善,主要指标基本稳定在三类标准。

深度 | 新中国首座大型水库的70年

八号桥湿地/官厅水库管理处供图

深度 | 新中国首座大型水库的70年

妫水河湿地/官厅水库管理处供图

蓄水量创新高

水质变好的同时,水少的问题也在一步步解决。随着上游册田水库、洋河水库等集中向官厅水库输水,特别是2019年开始实施引黄入京生态水量调度,祖国的“母亲河”黄河与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实现历史性“牵手”,官厅水库蓄水量稳步回升。

官厅水库运维管理所所长吴玉欣2006年来官厅上班,“刚上班那年我就感觉水面特别小,打开溢洪道闸门,水都放不出去,当时水边还有一些草什么的都能看见,水位比现在至少低五六米。”

通过上游水库逐渐地往官厅水库调度输水,官厅水库的水一点点就涨了起来。“2022年水位达到47.63米,蓄水量达到了6.92亿立方米,创了20多年的新高。现在库区风景和环境都是比较好的,水面也开阔了。”吴玉欣说。

深度 | 新中国首座大型水库的70年

官厅水库向下游永定河补水/北京日报 潘之望 摄

2017年11月,官厅水库开启了向下游永定河生态补水的初步尝试。几年间,累计补水近20亿立方米,使得永定河全线通水,去年更是首次实现1996年断流以来全年全线有水。北京“母亲河”重生,官厅水库也再次恢复生机勃勃的景象。

通过监测,水库生物的多样性显著增加,候鸟迁徙频繁。库区累计观测鸟类115种,其中不乏黑鹳、遗鸥、青头潜鸭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包括黑脸琵鹭、大鸨等多种濒危珍稀鸟类都在水库安家。“今年2月,大批天鹅迁徙到官厅水库,有一天就监测到了1.8万只。现在湿地的生态效应已经很明显,对周边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起到了一个生态安全的屏障。”黎小红说。

深度 | 新中国首座大型水库的70年

官厅水库“飞鸟成云”/新华社 黄晓勇 摄

深度 | 新中国首座大型水库的70年

天鹅在官厅水库觅食/新京报 李木易 摄

重返饮用水源地之路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要求,到2035年,恢复官厅水库饮用水源功能。目前,官厅水库已恢复为北京备用水源地,水质暂时还达不到常备饮用水源地要求。官厅水库管理处主任黎小红透露,官厅水库约有6.5亿立方米淤泥,今年将开展1100万立方米的清淤试点,工程有望给官厅水库水质改善带来质的变化。

黎小红说,底泥里面有一些污染物,会返回来恶化水质,所以水质要想得到永久的改善,对底泥必须进行清淤或者处理。目前库区水库总的底泥量比较大,如果全部处理的话,施工工艺难度比较大,而且这么大量的淤泥往哪去消纳,能不能做资源化利用?“我们要通过试点项目去做更深层次的研究,如果试点成功,下一步会大面积地清淤。”

深度 | 新中国首座大型水库的70年

官厅水库/官厅水库管理处供图

在官厅水库重返饮用水源地的路上,北京水务部门还将开展库滨带生态建设,进一步改善库区水生态环境,实现库区220公里全封闭管理。

生态补水对于官厅水库水体置换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加强区域合作,让更多更好的上游来水入库,从而改善水质。“我们还要加强运行调度,来继续争取上游的引黄补水和集中输水,并且在北京市内可以加强白河堡水库的连调补水,来继续提升库区的水质,也为永定河北京段的生态修复以及西郊地下水蓄水区提供水源和水质的保障。”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技术总师金桂琴说。

深度 | 新中国首座大型水库的70年

官厅水库飞鸟成群/来自网络

70年几经沉浮,官厅水库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目前的水质监测数据表明,官厅水库库区主要水质指标基本稳定达到了三类水平,2035年重回水源地行列指日可待。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红瑞表示,未来官厅水库回归对水资源匮乏的北京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王红瑞说,北京是个严重缺水的城市,只有两盆水,一个是密云水库,一个是官厅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北京来说是重要的外调水补充。目前每年南水北调进京的水大概有10亿立方米,但是相对于北京人口总量和工业、农业用水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官厅水库恢复成北京市饮用水源地之后,可以提高北京市的水资源战略储备,成为完善首度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和保障的重要补充,为首都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记者 王琛琛 编辑 孙媛 主编 程艳

深度 | 新中国首座大型水库的70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