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八路军遇蹊跷事:只要一出动,日军就察觉,谁是特务?

作者:孔甲丙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八路军遇蹊跷事:只要一出动,日军就察觉,谁是特务?

张野溪与基干队的成立背景

1943年初,承、平、宁三县联合成立了一个新的行政机构,为的是更有效地协调和加强这一地区的抗日行动。周治国被委任为联合县办事处的主任,负责整个组织的行政和战略部署。在他的领导下,地区被划分为六个区,每个区都设立了自己的基干队,这些队伍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情报、进行小规模的游击战和破坏活动。

八路军遇蹊跷事:只要一出动,日军就察觉,谁是特务?

张野溪被任命为第五区和第六区的基干队队长。在这个职位上,他不仅要指挥这两个区的抗日行动,还要负责组织地方群众的抗日教育和动员工作。这两个区域地处偏远,山多林密,为游击战提供了天然的优势。但同时,也因为靠近敌占区,常常遭受日军的严密封锁和频繁扫荡。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张野溪和他的团队不断在地区内部流动,避免长时间停留在任何一个地点。他们经常在夜间移动,白天则隐蔽在村民提供的安全屋中,或者藏匿在山林和洞穴中。

八路军遇蹊跷事:只要一出动,日军就察觉,谁是特务?

为了强化基干队的实力,张野溪还组织队员进行定期的军事训练,包括夜战、伏击和快速撤退等战术。除了军事训练,政治教育也是日常训练的一部分,目的是提高队员的战斗意志和对抗日事业的忠诚度。

魏仗子事件:初遇敌人预警

1943年6月的某个夜晚,月光稀薄,天空布满了厚重的云层,为张野溪带领的基干队提供了隐蔽的掩护。他们从凌源西南方向出发,目标是通过魏仗子一带,最终抵达三十家子附近的喇嘛洞。这个区域山多林密,非常适合进行秘密移动和暂时藏匿。

夜行的队伍以严密的阵列前进,步伐轻盈而有序,每个队员都尽力压低身形,避免发出任何可能引起注意的声响。他们穿过一片片密集的树林,偶尔在树木稀疏的地方,队员们就要更加小心翼翼地掩护自己,以防被月光映照出身影。

八路军遇蹊跷事:只要一出动,日军就察觉,谁是特务?

当基干队接近魏仗子地区时,沿着铁路线前行的计划突然受到意外的挑战。他们计划的路线需要部分沿用废弃的铁轨,这条线路曾是连接小村庄的重要通道,但现在已被日军用于军事运输和巡逻。

正当队伍沿着铁轨静悄悄地移动时,突然,从前方的凌源方向和左侧的杨树岭方向,驶来四辆轨道车。这些车辆的车灯在夜色中尤为刺眼,光线在铁轨上反射,显得格外明亮。车上坐着的全副武装的铁路警务队员,手中的武器在车灯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态势威胁。

八路军遇蹊跷事:只要一出动,日军就察觉,谁是特务?

这突如其来的遭遇让整个队伍瞬间紧张起来。队员们迅速按照预先训练的应急方案行动,一部分人迅速趴下隐藏身形,另一部分则迅速观察四周的地形,寻找可以快速撤离或进行伏击的位置。

由于铁路两侧都有较厚的灌木和低矮的树木,这为基干队提供了暂时的掩护。他们利用这一地理优势,小心地从铁路警务队的视线中消失,避免直接冲突。同时,张野溪命令几名擅长射击的队员在保持隐蔽的同时,准备好随时应对可能的冲突。

八路军遇蹊跷事:只要一出动,日军就察觉,谁是特务?

在确保所有队员都未暴露后,张野溪和他的副手快速分析形势。他们意识到,这种夜间的铁路警务巡逻并非偶然,而是日军有意识地对这些区域进行密集监控的结果。显然,日军在该地区已经建立了一套效率极高的情报收集和快速反应机制。

面对这种情况,张野溪决定不再沿着铁路线前进。他迅速调整路线,命令队伍绕过铁轨,改走更为崎岖但能有效避开敌人监视的山路。

八路军遇蹊跷事:只要一出动,日军就察觉,谁是特务?

青龙河遭遇战:敌人的迅速反应

在一次精心策划的深入行动中,张野溪率领的基干队准备从刘仗子西边的茂密树林穿行,目标是位于偏远山区的狐狸山。该地区地形复杂,常被基干队用作临时的藏身之所或策划行动的出发点。这次行动的目的是在狐狸山附近设伏,打击经常在该地区活动的日军小分队。

行进中,基干队的队员们保持着高度的警觉,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他们穿梭在树林中,利用厚实的树干和低垂的枝叶作为掩护。队伍的行动十分谨慎,每个人的脚步都尽量轻柔,以避免树林中的枯枝发出破裂声,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八路军遇蹊跷事:只要一出动,日军就察觉,谁是特务?

在接近青龙河时,这条河流成为了他们必须要通过的自然障碍。青龙河水流湍急,河岸两侧布满了石块和泥泞,队员们需要找到一处相对容易渡过的地方。在一处河弯,水流相对平缓,队伍开始小心翼翼地渡过河流。他们借助于手中的长棍来测试水下的深浅,确保每一步都稳固可靠。

正当基干队大部分成员刚刚渡过河流,准备在对岸重新集结时,突然从上游方向传来一阵机械的轰鸣声。伴随着声音逐渐增大,四辆装备有强大搜索灯的日军轨道车沿着平行于河流的铁轨快速驶来。这些轨道车装备了重机枪和其他武装,显然是为了迅速部署并执行任务。

八路军遇蹊跷事:只要一出动,日军就察觉,谁是特务?

见状,张野溪立即做出反应,示意队伍迅速撤离河岸,寻找更多的掩蔽物。队伍中的成员们迅速响应,四散寻找隐蔽之地,以避开日军的搜索灯和可能的射击。这种突如其来的情况迫使他们必须放弃原定的计划,转而寻求安全的撤退路线。

由于日军的轨道车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到达任何铁路沿线的位置,这使得基干队的行动受到极大的限制。他们不得不在树林中寻找新的藏身之地,同时派遣几名侦察员返回河边,观察日军的动向和数量。

八路军遇蹊跷事:只要一出动,日军就察觉,谁是特务?

侦察与发现:敌人情报网的深入揭露

为了彻底了解并解构日军在该区域的情报网络,张野溪决定派遣一位可靠的队员深入敌后进行侦察。他选择了三班长李安平,一个熟悉地形且在过去行动中屡次证明其能力和勇气的队员,前往宋杖子一带执行这一危险任务。宋杖子位于凌源以西,铁路线上的一个关键点,这里的车站一直是日军重兵把守的地方,也是情报活动的一个热点。

李安平在夜色中出发,带着必要的装备,穿过密林和山地,避开常规路线,以减少被敌人发现的风险。他沿途观察地形变化和日军活动,记录下每一个可能的观察点和巡逻的规律。这种深入敌后的侦察任务要求极高的隐蔽性和忍耐力,任何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任务失败甚至生命危险。

八路军遇蹊跷事:只要一出动,日军就察觉,谁是特务?

到达宋杖子附近后,李安平在一个废弃的农舍里藏匿,利用望远镜观察车站及其周围地区的活动。他注意到日军在车站有着严格的换班制度,而且每当有列车进出时,警备的级别似乎都会提升,显然这里的战略地位非同小可。此外,他还观察到一些穿便衣的人员频繁进出车站办公室,与穿制服的日军进行交流,行为举止与一般士兵明显不同。

通过几天的观察,李安平收集到的信息越来越多,逐渐揭示了一个复杂的情报网络。他发现铁路两侧的小村庄里常有一些村民与日军交流,这些村民可能被日军利用,收集关于抗日力量的信息。此外,一些看似普通的商贩也可能是日军安插的线人,他们在卖货的同时,观察和记录过往的抗日分子和活动。

八路军遇蹊跷事:只要一出动,日军就察觉,谁是特务?

在这些线索的帮助下,李安平进一步确定了马昶的身份和角色。马昶名义上是车站的警务队长,但实际上他是锦州铁路局派来的高级特务,负责协调和处理整个区域的情报收集工作。他不仅有自己的情报团队,还通过建立所谓的“爱护村”和侦辑队等组织,形成了一个覆盖广泛的情报网,这个网络像蜘蛛网一样密不透风,牢牢掌握了凌源以西地区的每一次抗日活动。

宋杖子站夜袭:打击敌人情报核心

1943年7月19日夜间十一点,基干队在周密的前期侦察和情报分析的基础上,启动了一次精心策划的行动,目标直指宋杖子车站,旨在一举消灭马昶这一日军情报网络的关键人物。在张野溪的指挥下,二中队牵头执行了这次突袭任务,同时安排了精密的伏击点在二十里堡和高杖子桥头,以切断可能的敌人援助。

八路军遇蹊跷事:只要一出动,日军就察觉,谁是特务?

夜幕下,天空没有月光,为行动提供了额外的掩护。基干队的成员们涂抹了脸上和手上的伪装色,以减少在夜间行动中被发现的风险。所有队员都被告知保持绝对的安静,一切行动都在低语交流中进行。

二中队的成员们首先到达预设的伏击地点。在二十里堡,队员们利用地形优势,隐藏在路旁的灌木丛中,严密监视通往车站的道路。而在高杖子桥头,另一组队员则布置在桥梁两端,控制桥上的行进路线,防止任何敌人的增援部队通过。

八路军遇蹊跷事:只要一出动,日军就察觉,谁是特务?

与此同时,主力部队则悄无声息地接近宋杖子车站。这一小组由张野溪亲自指挥,他们绕过主要道路,选择了一条较少使用的小径前进,以避开可能的敌人哨兵。接近车站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小心翼翼,队员们时刻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接近车站后,基干队利用夜视仪器观察站内情况,确定马昶及其手下的具体位置。他们发现马昶似乎正在进行一次夜间的会议,几名日军官员和便衣人员聚集在一个小型的办公室内。确认目标后,张野溪迅速分配了突击任务,安排手雷和爆破专家就位。

八路军遇蹊跷事:只要一出动,日军就察觉,谁是特务?

行动开始时,首先是爆破手在车站的电力设施和通讯线路处放置了炸药,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引爆,成功切断了车站的电力和外界的联系。随即,主力突击队迅速冲入办公室,使用手雷和冲锋枪展开攻击。马昶和他的部下被完全措手不及,基干队的火力和速度完全压制了敌人。

这次行动迅速而果断,不到一小时,马昶及其所有手下已被有效消灭。基干队在确保车站内无其他敌人后,迅速撤离现场,返回预定的汇合点。

参考资料:来自 平泉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编. 平泉市革命老区发展史[M]. 2019
八路军遇蹊跷事:只要一出动,日军就察觉,谁是特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