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保险业如何提升“含绿量”

作者:中国能源报

■本报记者 王林《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4月29日 第 14 版)

保险业如何提升“含绿量”

  4月1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 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支持工业领域碳减排、绿色化改造、资源节约高效循环利用和绿色能源体系建设。银行保险机构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助力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事实上,鉴于保险资金具有长期投资、价值投资、风险管理专长的特点,资金属性与绿色投资天然契合,可以在绿色行业发挥极大功效,直接推动保险业近年来“含绿量”越来越高、绿色产品创新性越来越强。

  ■ 兼具资本及保障优势

  《通知》提到,保险公司要发展科技保险、新能源保险、气候保险等业务,发展和推广网络安全保险,提升保险保障水平。保险资金要在风险可控、商业自愿前提下,通过债券、直投股权、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等多种形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2022年保险业绿色保险产品数量超过3600个,绿色债券规模超过5000亿元,69家机构建立了绿色金融管理机制及工作小组,9家机构加入可持续保险或负责任投资原则。截至2023年6月底,绿色保险半年保费收入1159亿元;保险资金投向绿色发展相关产业余额1.67万亿元,同比增长36%。

  绿色保险作为绿色金融重要分支,为大陆绿色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带来推动力量。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合伙人、ESG管理办公室主任李菁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陆绿色金融发展的‘数量性指标’已经全球领先,不过仍存在质量、结构、效率不足的问题,成熟的绿色金融体系需要从量变到质变,也需要处理好与科技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的关系。这是新形势下推动绿色金融增量创新的重要着眼点。”

  李菁给出一组数据:“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和土地利用,这5个行业排放量最大,要实现减污降碳、提高能效、降低能耗,需要庞大的资金池。有分析预测,大陆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大概需要148万亿元,但也有分析认为这一数字超过400万亿元。除了国家出资外,势必需要引入大量社会资本,如何调动更多资本,创新金融工具必不可少。”

  站在保险业的角度,加速赋能绿色保险供给,可以全面提升保险保障覆盖率,同时进一步丰富和优化绿色金融产品队伍。此外,保险资金具有长期和稳定的特点,与绿色产业发展周期长的特点相匹配;相比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投融资工具,绿色保险还兼具投融资及风险保障的复合功能,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具备天然优势。

  ■ “一份保险”多重功能

  4月初,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成功签出上海浦东民营企业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行业首单,提升保险“含绿量”。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又称“绿色保险”,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一种特殊责任保险。

  通过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能有效利用费率机制,即“高风险、高保费、低风险、低保费”,协助企业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评估污染风险,防患于未然,降低企业环境污染发生率,提升企业环境风险管理水平。

  以环境污染责任为代表的保险业务,其意义并非只是赔付,而是要寻求通过“一份保险”解决多个问题,比如提升企业绿色信贷资质、实现保贷联动等,从而最大程度释放保险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价值。

  李菁表示:“环境保护责任强制险是绿色保险中比较让人熟知的险种,除了该险种之外,还有很多创新型险种,比如生物多样性保险、绿色建筑节能险、可再生能源险、支持农村的畜禽粪污处置险等,这些绿色保险产品为企业以及乡村振兴项目提供了金融支撑。”

  显然,“一份保险”、多重功能正在成为保险业增加“含绿量”的主要方向。据了解,英大财险上海分公司打造“保险+科技”运营新模式,创新开发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保险,截至目前,已为新能源企业累计提供1467万元风险保障。大都会人寿推出全新的“碳循绿色”积分专区,鼓励客户积极使用电子化服务,减少自身碳足迹,职场中也融入绿色办公理念。

  ■ 创新驱动保险“逐绿”

  保险业不断推陈出新且加大绿色金融布局,一方面是顺应全球能源转型大趋势;另一方面则是受到气候危机加剧的影响。近年来,全球多地暴雨、野火、飓风等灾难频发,保险理赔诉求呈直线上扬态势,给其承保与定价能力带来冲击。在此背景下,保险业打造新的、创造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乃大势所趋,通过发挥负债端和资产端的专业优势,为社会提供气候风险保障与风险减量的综合服务。

  当前,参数型保险在国外市场异军突起,成为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应对气候危机的首选险种。全球最大保险集团法国安盛成立了全球参数型保险部门,针对多种气候风险提供参数型保险。

  一般保险是基于损失大小决定赔偿金额,参数型保险则是以事件大小计算赔偿,理赔迅速且可以发挥“及时雨”功能。也就是说,只要“触发事件”就可以申请赔偿,比如气温超过热浪阈值、水位超过洪水阈值等,保险公司就可以提供赔付及相关服务。

  不过,参数型保险因为理赔频率过高,仍然需要配合使用。洛克菲勒基金会复原力中心主任凯西·鲍曼·麦克劳德指出,灵活性和迅速理赔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参数型保险必须搭配降低风险的其他方案一同使用。

  欧洲风投公司Highland Europe负责人Jacob Bernstein表示,频发的自然灾害及相应创新缺失正导致保险业陷入困境,保险业亟需在气候和绿色两个方面实现协同创新。

  显然,对保险公司而言,积极寻求可获得与可负担的解决方案,打造对自身及对社会双赢的运营模式,已经成为保险业“逐绿”的驱动力。

中国能源报联系电话:010-65369450,邮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