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楚霸八百年】从历代君主看楚国八百年历史(二):春秋15代

作者:秦楚刊号

@秦楚刊号

请加关注下期继续。

【楚霸八百年】从历代君主看楚国八百年历史(二):春秋15代

西周灭亡的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周幽王之子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周王朝徙都洛阳,史称“东周”,从此更加衰弱。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各国政治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一些封国强大起来后,就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展开了争夺霸主的角逐,中国历史进入群雄争霸的春秋时代。楚国自立国以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艰苦奋斗,整军经武,经过十几代国君前赴后继的努力和积累,开始崛起于江汉流域。从若敖熊仪(前764年去世)开始的数代楚君积极进取,逐步进入与中原诸侯争霸的行列,终于在楚庄王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本文介绍春秋时期历代楚君的主要事迹。

15、楚霄敖熊坎(在位时间:前764—前758,共6年)

熊坎是楚若敖熊仪长子,娶赵女子为妃,生子熊眴、熊通。熊坎在位时带领臣民奋发向上,为楚国发展作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只是因为在位时间较短,文献中没有过多记载。

16、楚蚡冒熊眴(在位时间:前758—前741,共17年)

熊眴为熊坎长子,君号蚡冒,《韩非子》中也称为楚厉王。“冒”通“敖”,就是最高统帅。熊眴即位后,对内带领臣民发奋图强,增强国力,对外谨慎而又大胆地向周边地区拓展,以谋求扩大地域。他曾用骄兵之计打败陉隰,制服百濮,为楚国崛起奠定了基础。著名的卞和向楚王奉献“和氏璧”的故事,就是从蚡冒时开始的,并跨越了厉王、武王、文王三代国君。

17、楚武王熊通(在位时间:前741—前690,共51年)

熊通是熊坎次子、熊眴之弟。熊眴病逝时,本打算要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姓名不详),但心怀大志的熊通突然发动宫廷政变,捕杀熊眴之子,自立为君。这在楚国史上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宣告了一个南方大国的崛起。熊通先后娶姬姓女子和邓曼为妃,生子熊赀、熊元善、熊瑕(后被封于屈邑,其后代以封地为氏,遂称屈氏,为屈姓先祖,大诗人屈原就是其后裔)。

楚武王是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他继位后,一方面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致力于楚国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扩军备战,与邓国联姻,趁东周王朝日衰、诸侯混乱之际,积极向周围开拓,显示了争霸天下的雄心壮志。他曾灭掉权国,在权国故地设置权县,使权县成为“春秋第一县”。他强求随侯替楚国要挟周天子,请求周王室尊封名号,但周天子没有同意,于是当即自称王号,称为“楚武王”,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楚武王在位51年,创县制、改官制,置陈兵之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三次伐随,四处征战,盟会诸侯,慑服汉东诸国,威震东周王室。他率先称王,使楚国告别了对周王朝的朝贡臣服关系,以挺拔的身姿耸立于江汉流域,成为“群雄之首”,由此楚国走向强盛。楚武王最后病逝于第三次伐随的途中,为楚国的崛起立下了不朽的功劳。

18、楚文王熊赀(在位时间:前690—前677,共13年)

楚武王长子,娶姬女、息女为妃,其中息夫人生下了熊艰、熊恽两个儿子。熊赀早年以从申国请来的葆申为师傅,受过良好而严格的教育,成长为一位有抱负、有远见的君王。他即位后,做出了两件改变楚国命运的大事,一是将楚都由丹阳迁于郢,然后全力以赴向中原地区大肆开拓,以战争为手段实现了武王“欲以观中国之政”的宏愿;二是他修筑了南北相连数百里的楚方城(长城),是大陆古代军事建筑的一大创举。他举兵北略东进,数年时间先后攻灭了申、息、邓,并攻伐陈、蔡、郑、巴、黄等国,功勋卓著,使楚国更加强盛。文王做事,既迅捷凌厉,又慎重严谨,注重调查核实。楚人卞和献璞,历经两代楚王冤枉治罪,文王则命人仔细考察落实,精心雕琢,果然得到一块美丽无比的“和氏璧”,名闻天下。

19、楚堵敖熊艰(在位时间:前677—前672,共5年)

亦称庄敖,楚文王之子。楚堵敖在位时,楚国继续富国强兵,逐鹿中原。需要指出的是,熊艰是一个性横骄蛮的人,他即位时尚在少年,但却心狠手辣,目中无人,最终被令尹子元和大臣斗谷於菟联手杀掉,改立其弟熊恽为王。

20、楚成王熊恽(在位时间:前672—前626,共47年)

楚文王次子,娶妃为他生下了熊商臣、熊职两个儿子。楚成王即位时年仅9岁,军政大权由一帮老臣执掌,为稳定国内政局,采取了尊周亲诸侯的政策,布施仁德恩惠,与诸侯修好结盟,派人向周天子进贡来巩固王位。随着成王日渐长大,又开始以崭新的面貌大胆进取,积极北上东进,与齐桓公争霸十余载。在这个进程中,楚国镇压夷越各族,大力开拓疆域,灭国十二,扩地千里,令中原诸国闻风丧胆,使楚国声威大振,楚成王虽无霸主之名,却已有霸主之实了。

可以说,成王是春秋时期名副其实的一代雄主,为楚国的强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惜的是,成王后期楚国虽然在泓水击败意图接替齐国称霸的宋襄公,但随后与新崛起的晋国交战,结果兵败城濮,北进势头被挫败,晋文公一举跻身“春秋五霸”之列,楚国遭受严重损失与挫折,成王霸业功亏一篑。当初成王要立商臣为太子,令尹子上等人反对,商臣因此怀恨在心,制造事端逼子上自杀,以致造成国家混乱。成王了解真相后,欲改立次子熊职为太子,结果熊商臣先发制人,将在位47年的成王熊恽逼杀,自立为国君,是为楚穆王。

21、楚穆王熊商臣(在位时间:前626—前614,共12年)

楚成王长子,娶胡女为妃,生子熊侣、熊宫。楚穆王虽然弑父篡位,自立为君,但却是一位既有开拓精神、也有远见卓识的君王。他即位后,采取果断措施,稳定国内局势,又审时度势,调整对外策略,欲在江淮地区打开发展局面。他先后灭亡江国、六国、蓼国,攻打郑国,迫使郑国与楚国请和;攻打陈国,攻占陈国壶丘;遣使访问鲁国,建立友好关系;平定斗宜西、仲归叛乱;俘虏舒国、宗国国君,攻打巢国,使楚国势力扩展至江淮地区,为楚国开疆扩土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正是因为楚穆王打下如此坚固的基础,才让此后的楚庄王能顺利登上春秋五霸的宝座。

22、楚庄王熊侣(在位时间:前614—前591,共23年)

楚成王长子,娶赢女为妃,生子熊审、子囊、子南、子庚、子贞。楚庄王继承王位时还不满20岁,楚国内部处于一种不安定的状态之中,其王位并不牢固。聪明的楚庄王决定韬光养晦,敛翼待时,静观其变,故意沉湎于声色犬马、纵情享乐,用大智若愚来隐忍三年之久,留下了“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典故。三年后,他整顿朝纲,改革政治体制,废免佞臣、庸臣数百人,起用了德才兼备、忠诚谋士数百人,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打击把持朝政的贵族,稳固了朝中局势,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他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扩充军队,训练军士,准备与晋国决战。

前597年,楚国在晋楚邲之战中大获全胜,楚庄王采取联齐以制晋的战略,使晋国此后对诸侯的控制力渐弱。楚国大夫潘党建议将晋军的尸体堆积起来,筑城“京观”,以彰显武功。楚庄王却反对说:“战争不是为了宣扬武功,而是为了止暴安民。‘武’字是由‘止’与‘戈’两个字组成的,止戈息武才是真正的武功。”于是,楚国在黄河边祭拜了河神,班师回国。这也是“止戈为武”成语的由来。楚国又趁机灭掉萧国、陈国,攻伐郑、宋、蔡等国迫其求和。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中原诸侯尽皆侧目,一些小的诸侯国纷纷投奔楚国麾下,终于顺利登上春秋五霸的宝座。

楚庄王在位期间,继承和发扬先祖君王“筚路蓝缕”的精神,在对内对外的斗争中,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求贤若渴,知人善任,身边聚集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楚国的得以强大的根本。他对内整顿吏治,修善法规,稳定民心,巩固政权;为了对外争霸,他一生戎马倥偬,南征北战,“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称霸中原,威震四方,使楚国霸业进入鼎盛时期。楚庄王不愧为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之一,也是大陆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楚国最有声望的国君。

23、楚共王熊审(在位时间:前591—前560,共31年)

楚庄王之子。楚共王年幼即位,由令尹子重辅佐朝政。由于子重排挤朝臣,致使大夫申公巫臣叛楚投晋,成为谋士,并曾帮助晋国击败楚国,这就是“楚才晋用”的典故。楚共王是一个感情浪漫之人,他娶过好几个国家的王女为妻,这里当然也有政治方面的考虑。其中他真正心爱的是“安陵之好”,封她为安陵君,后来也只有安陵君为他生子五人:熊昭、熊围、熊比、熊皙、熊弃疾。

楚共王即位后,依靠一班庄王旧臣辅佐,虽然霸势转弱,仍遵循先君北上争霸的路线,继续与晋国等诸侯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保住了大国的地位,但长期争霸也致使国力下降,有力不从心之感。楚共王没有忘记先祖霸业,与晋国南北争霸,继续融蛮夷华夏为一,对楚国发展和楚文化特异风采的形成作出了较大贡献,如当时楚国铸铜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和领先。

共王从小生长在荣华安宁之中,缺乏英勇果断的政治、军事素质,遇到危急事态,便优柔寡断甚至失态。比如,因五个儿子皆为庶出,共王无法决定谁来继承王位,便派祭师手擎玉璧,遍祭楚之名山大川,祈祷神灵从五子之中挑选一位主持社稷。也许就因为如此有些荒唐的行为,楚国自康王之后内乱不休。晚年的共王积郁成疾,深刻反思,自以为无德,尤其是鄢陵之战的失败,共王在此战中也被射瞎了一只眼睛,有辱社稷,自感惭愧,请求臣下给予恶谥,这种自责精神也是十分可贵的。

24、楚康王熊昭(在位时间:前560—前545,共15年)

楚共王长子。康王即位之初,颇有振奋的雄心,对内实行了大刀阔斧的行政管理和军事体制改革,抑制豪强,巩固王权;对外加大攻关力度,善于结交诸侯为好友,从而使国力持续增长。此时的令尹子庚(字子午)为庄王之子、共王之弟,为楚国作出了重要贡献,死后葬在今河南淅川。1978年,子庚墓在河南淅川被发掘后,出土了大量精美陪葬品,其中最大一件“王子午鼎”浪漫奇谲,造型优美,纹饰精细,铭文语词流畅押韵,其铭文字体“鸟虫篆”被称为中国最早的“美术字”,代表了楚国文化艺术的突出特征。

康王曾争斗江淮力挫东吴,四伐郑国北上求霸,但两面作战也令将士疲于奔命、苦不堪言,严峻的形势使康王力图寻求和解之路,打破不利于楚国发展的僵局。康王晚年,在宋国的调解下,楚、晋与数个诸侯订立了罢战息兵的盟约,史称“弭兵之会”,此后晋楚并霸,也成为春秋历史的转折点。楚康王去世时,王位由其长子熊员继承,但康王的四个弟弟尚在,他们为了争夺王位,在近半个世纪把楚国闹了个天翻地覆,也给中国历史留下了沉重的一页。

25、楚郏敖熊员(在位时间:前545—前541,共4年)

楚康王之子,去世后被葬在郏地,故称为郏敖。熊员即位时才十几岁,年幼势弱,军政大权实为叔父公子围所掌握。子围是一位野心勃勃、觊觎王权的人,他排斥异己,加害贤良,培植亲信,公然使用楚王的服饰仪仗,篡位之心昭然若揭。公元前541年冬,熊员患病高烧昏迷,子围以探病为由进入王宫,亲手将熊员勒死,并拔剑斩杀了熊员的两个幼子熊幕和平夏(分别为7岁和4岁),子围的三弟公子比、四弟子皙闻讯逃出楚国避难,子围自立为王,改名熊围。

26、楚灵王熊围(在位时间:前541—前529,共12年)

楚共王的次子,楚康王之弟,娶丰女为妃,生子熊禄、罢敌。楚灵王是一位志在兴霸、进而夺取天下的雄心勃勃的君主,他即位初安国内后,就以郑国为突破口,迅速北上争霸,连年穷兵黩武,对外扩张不止,消灭陈、蔡等国,使楚国霸主地位得到了加强。但他好大喜功,盲目冒进,又不恤将士,造成军心不稳,左右离心,诸侯携贰。

楚灵王又是春秋时代有名的昏暴之君,在位期间穷奢极欲、花天酒地,修建壮观华丽的章华宫,征天下细腰女子进宫,故又名“细腰宫”,以致“百姓罢敝”,国人咸怨,最终失去民心,统治动摇。公元前529年,楚灵王之弟弃疾与公子比、公子皙结成政治同盟,在邻国军队配合下,攻入郢都,杀了灵王的两个儿子,立老三熊比为王,老四子皙为令尹,老五弃疾为司马。在外征战的灵王率军回还,部队溃散,灵王悔恨交加,独自在山中徘徊三日后,自缢身亡。

27、楚初王熊比(在位时间:前529—前528,不足1年)

楚共王第三子。熊比在国外流浪十多年,加之他宅心仁厚,性格软弱,根本不懂政治,他的弟弟子皙也和他是一样的人。熊比即位五个月后,其五弟熊弃疾造谣惑众说楚灵王并没有死,率大军逼近都城,准备严惩政变者。熊比和子皙信以为真,以为已到穷途末路,便双双自杀身亡。由此老五熊弃疾就顺利登上了王位,并改名熊居。

28、楚平王熊居(在位时间:前529—前516年,共13年)

楚共王幼子,原名熊弃疾,娶蔡女、赢女为妃,蔡妃生子熊建,赢妃生子熊轸、熊申、熊结、熊闾。平王即位之初,除了封赏功臣之外,扶绥民众,让臣民休养生息,对外则敦睦诸侯,结好邦交,使陈、蔡复国,战争相对减少了。但后来他宠信佞臣,奢侈纵欲,杀害忠良,加剧了政局的动荡不安,又频繁筑城扰民,使楚国国力江河日下,不但失去了晋楚争霸的强大实力,还屡屡被小国侵犯,诸侯国都叛楚归晋,楚平王最终郁郁而死。平王在位时,听信谗言,杀害了很有才干的伍奢、伍尚父子(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将伍子胥逼出昭关,酿成了“伍子胥出昭关,一夜愁白了头”的历史恩怨。伍子胥逃往吴国,最后带兵打回楚国报仇,将已经死去的楚平王掘墓鞭尸,以泄心头之恨,也将祸胎留给了他的继任者。

29、楚昭王熊轸(在位时间:前516—前489,共27年)

楚平王之子,曾娶齐侯之女(姜姓)为妃,忠贞早逝,谥号贞姜夫人;又娶越女为妃,生子熊章。楚昭王继位时年仅8岁,即位前十年大权掌握在无德无才又十分贪婪的令尹子常手中,把楚国推向了危险的边缘,曾经被东方的吴国攻破了都城,楚昭王被迫弃都出逃,历尽磨难。后来申包胥哭秦庭,才请得秦军帮助复国。

复国后,昭王吸取教训,重用子西、子期、子闾等贤良大臣,改革政治,发展生产,励精图治,使楚国得以休养生息,从濒于危亡的大难中复苏,国力渐充,威名益盛,东却强吴,北抑晋霸,使楚国又以大国雄姿屹立于华夏之林,再次走向了强大。更为可贵的是,楚昭王不像其他霸主那样盛气凌人,在国内使民众得到了安宁,国人感恩拥戴,在国外也树立了一个富有亲和力的南方霸主形象,他一贯奉行“以人为本”策略的人格魅力,至今仍闪烁着灿烂的光芒。公元前489年,35岁的楚昭王亲自领兵前去救援被吴军攻打的陈国,身染重病,在城父的军营中去世。楚昭王是楚国的一位中兴之主,也是楚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君主之一。另外,大约在昭王时期,楚国的老子(道家创始人)完成了《道德经》的写作,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昭王去世后,其子熊章即位,是为楚惠王。惠王在位57年,中国历史此间也从春秋时代进入战国时代。(楚文化研究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