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3年,朱德坐火车要求面见司机,对方见到他:报告爸爸,我来了

作者:简说历史

1953年的一天,朱琦正在石家庄铁路局的火车上忙碌着,他忽然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负责驾驶一趟从北戴河返回的专列。专列,通常是为重要首长准备的,但朱琦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他默默准备着,等待着列车的到来。

这一天,天空突然阴沉下来,乌云密布,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没过多久,大雨如注般倾泻而下,伴随着电闪雷鸣,令人心惊胆战。朱琦,这位经验丰富的火车司机,立刻开亮了车头灯,试图在密集的雨幕中寻找前方的道路。然而,雨水密密麻麻,如同密集的帘幕,遮挡住了视线,前方的景象依然模糊不清。

1953年,朱德坐火车要求面见司机,对方见到他:报告爸爸,我来了

朱琦深知,这种天气对列车的行驶极为不利,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意外。他果断地吩咐副司机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在关键地段,他更是叮嘱副司机要顶住汽水,确保列车的稳定运行。同时,朱琦自己也不停地往煤炉里上煤,以确保列车正常运转。

经过一阵紧张的忙碌,朱琦的浑身已被汗水湿透,仿佛刚从水中捞出一般。但他顾不上这些,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确保列车能够安全抵达目的地。终于,当列车稳稳地停靠在天津站,朱琦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副司机、司炉三人也都会心地笑了,他们知道,这次任务的成功,离不开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列车上,坐着的是从北戴河回来的首长。他们三个人,都为能够战胜暴风雨,安全地将首长送达目的地而感到自豪和高兴。

1953年,朱德坐火车要求面见司机,对方见到他:报告爸爸,我来了

列车稳稳地停靠后,朱琦一身湿透的衣服又被炉火烘干了。他扯下脖子上那条已经发黑的白毛巾,擦了擦汗,然后迅速拿起验车锤,跳下司机室,准备开始他惯常的机车检查工作。

然而,就在这时,一位铁路领导急匆匆地赶来,告知他有一位首长要接见他。朱琦心中满是疑惑,他驾驶过多次专列,却从未见过车上的首长。带着一丝好奇与紧张,他来到那节特殊的车厢。

车门缓缓打开,朱琦抬头望去,只见车厢内坐着的那位首长,正是他久未见面的父亲——朱德。朱德的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他迎上前来,与儿子紧紧握手。朱琦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他调皮地举手敬礼,大声说道:“报告爸爸,我来了!”

1953年,朱德坐火车要求面见司机,对方见到他:报告爸爸,我来了

朱德仔细打量着朱琦,见他头戴鸭舌帽,身穿沾满油污的工作服,脸上满是汗水和煤末子,不禁赞叹道:“好啊,还真像个司机的样子!你学会了开火车,这很好!学到一门技术,就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周围的工作人员也围拢过来,打趣道:“跑了几百里,还不知道坐的车是你开的!”朱德笑着询问朱琦关于铁路工作的种种,包括责任重大、规章制度等。朱琦一一回答,显得自信而专 业。

父子俩在车厢内聊了一会儿,朱琦便起身告别。他起身时,突然发现洁白的沙发上留下了一大片黑印,顿时有些不好意思。朱德同志见状,微笑着说:“没关系,这是劳动的印记,是光荣的。我希望你继续努力学习政治,技术上也要精益求精,这是革命事业的需要,也是毛主席对干部的要求。不要满足现状,应当不断进步!”

1953年,朱德坐火车要求面见司机,对方见到他:报告爸爸,我来了

朱琦听着父亲的教诲,心中充满了动力与决心。他深知,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朱琦是如何成为一名司机的呢?这背后蕴含着一个深刻而动人的故事。

1912年,朱德与肖菊芳喜结连理,四年之后,他们迎来了头个孩子朱琦。

朱琦并非一开始就拥有这个名字。他初降人世时,朱德发现他右耳际有一根细细的“拴马柱”,于是便为之取名“保柱”。这根“栓马柱”不仅为他赋予了独特的身份标识,更在日后他与父亲朱德相认的历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1953年,朱德坐火车要求面见司机,对方见到他:报告爸爸,我来了

不幸的是,在朱琦诞生仅四个月后,肖菊芳便因患上热病而与世长辞,留下年幼的朱琦在世间孤苦无依。那时的朱德,正为祖国的安定统一大业四处奔波,无法将幼子带在身边。于是,他只能将朱琦留在四川老家,托付给第三任妻子悉心照料。在她的关爱和呵护下,朱琦渐渐长大,茁壮成长。

1937年,一支路过的国民党军队将朱琦抓走,强迫他成为一名壮丁。在被抓走的日子里,朱琦饱受磨难,生活异常艰辛。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和渴望,日夜期盼着能够早日与家人团聚。

得知朱琦被抓走的消息后,朱德在繁忙的奔波之余,也不忘派人四处寻找朱琦的下落。他深知自己的儿子正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心中充满了焦虑。然而,他深知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只能将这份深深的父爱化作寻找儿子的动力,期待着有一天能够与朱琦重逢。

1953年,朱德坐火车要求面见司机,对方见到他:报告爸爸,我来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一个机缘巧合之下,朱德在延安的某一天,意外地得知了其子朱琦竟在国民党军队中服役的消息。为了尽快与儿子团聚,朱德恳请周恩来协助他寻找儿子的下落。经过一番周折,终于,父子二人得以团聚。

来到延安之后,朱琦很快就入了党,在1937年参与到了抗日战争之中。

战场上凶险万分,险象环生,1943年,在一次战斗中,朱琦不幸腿部受伤,伤势严重,被救治回来后落下了终身残疾。但是朱琦不想离开战场,可碍于身体条件不允许,只能退居二线。

组织上为了嘉奖他的精神,也考虑目前的情况,直接将朱琦送到了抗大,让他担任领导干部的工作。但是朱其一直郁郁寡欢,不仅仅是因为腿部落下了病根,更是因为他再也不能上战场杀敌。

1953年,朱德坐火车要求面见司机,对方见到他:报告爸爸,我来了

1945年9月,抗大七分校校部迁离延安,朱琦与赵力平同时被调到了一二零师司令部,朱琦成为了通讯科科长,而赵力平则是文书科参谋。1946年3月23日,在贺龙的主持下,朱琦与赵力平在丰镇结了婚。

婚后,朱琦带着赵力平来看父母。他们结婚已经有两年了,这是头一次来见父母。朱琦说,他们参加土地改革工作后,将转业到地方去工作。朱德嘱咐说:转业到哪里,安排什么工作,要完全听从组织分配;无论做什么,都是革命的需要,都要干好,务求上进。

1948年,朱琦从部队转业,朱德建议他到地方的铁道部门工作。他对朱琦说:“我希望你能够凭着自己的本事,脚踏实地地做出一番事业,而不是依赖我的名字升官发财。你应该到基层去锻炼自己,积累经验和技能。”朱琦深受父亲的教诲,选择了到石家庄铁路局工作。临行前,朱德再次语重 心长地嘱咐他:“你到铁路部门后,不能贪图职位,要从最基层的工人岗位开始做起。”

1953年,朱德坐火车要求面见司机,对方见到他:报告爸爸,我来了

于是,曾经的团级干部朱琦,在石家庄铁路局开始了他的工人生涯。他先从铁路练习生学起,掌握各种技术知识;随后,他担任了火车司炉,深入了解了火车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技巧;经过三年的辛勤努力,他逐渐晋升为火车副司机、司机。后来,朱琦被调到天津铁路局,虽然开始担负一定的领导工作,但他仍然经常驾驶机车,与工人们并肩作战。

后来,朱琦经过不断努力,当上了北京铁路局车辆处处长,于1974年6月因病去世。

朱琦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坚韧和毅力,更体现了朱德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念,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