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3年,朱德坐火車要求面見司機,對方見到他:報告爸爸,我來了

作者:簡說曆史

1953年的一天,朱琦正在石家莊鐵路局的火車上忙碌着,他忽然接到了一項特殊的任務——負責駕駛一趟從北戴河傳回的專列。專列,通常是為重要首長準備的,但朱琦對此早已習以為常,他默默準備着,等待着列車的到來。

這一天,天空突然陰沉下來,烏雲密布,一場暴風雨即将來臨。沒過多久,大雨如注般傾瀉而下,伴随着電閃雷鳴,令人心驚膽戰。朱琦,這位經驗豐富的火車司機,立刻開亮了車頭燈,試圖在密集的雨幕中尋找前方的道路。然而,雨水密密麻麻,如同密集的簾幕,遮擋住了視線,前方的景象依然模糊不清。

1953年,朱德坐火車要求面見司機,對方見到他:報告爸爸,我來了

朱琦深知,這種天氣對列車的行駛極為不利,稍有不慎就可能發生意外。他果斷地吩咐副司機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随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在關鍵地段,他更是叮囑副司機要頂住汽水,確定列車的穩定運作。同時,朱琦自己也不停地往煤爐裡上煤,以確定列車正常運轉。

經過一陣緊張的忙碌,朱琦的渾身已被汗水濕透,仿佛剛從水中撈出一般。但他顧不上這些,心中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確定列車能夠安全抵達目的地。終于,當列車穩穩地停靠在天津站,朱琦長長地松了一口氣,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副司機、司爐三人也都會心地笑了,他們知道,這次任務的成功,離不開每個人的共同努力。

列車上,坐着的是從北戴河回來的首長。他們三個人,都為能夠戰勝暴風雨,安全地将首長送達目的地而感到自豪和高興。

1953年,朱德坐火車要求面見司機,對方見到他:報告爸爸,我來了

列車穩穩地停靠後,朱琦一身濕透的衣服又被爐火烘幹了。他扯下脖子上那條已經發黑的白毛巾,擦了擦汗,然後迅速拿起驗車錘,跳下司機室,準備開始他慣常的機車檢查工作。

然而,就在這時,一位鐵路上司急匆匆地趕來,告知他有一位首長要接見他。朱琦心中滿是疑惑,他駕駛過多次專列,卻從未見過車上的首長。帶着一絲好奇與緊張,他來到那節特殊的車廂。

車門緩緩打開,朱琦擡頭望去,隻見車廂内坐着的那位首長,正是他久未見面的父親——朱德。朱德的臉上洋溢着溫暖的笑容,他迎上前來,與兒子緊緊握手。朱琦心中的激動難以言表,他調皮地舉手敬禮,大聲說道:“報告爸爸,我來了!”

1953年,朱德坐火車要求面見司機,對方見到他:報告爸爸,我來了

朱德仔細打量着朱琦,見他頭戴鴨舌帽,身穿沾滿油污的工作服,臉上滿是汗水和煤末子,不禁贊歎道:“好啊,還真像個司機的樣子!你學會了開火車,這很好!學到一門技術,就可以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周圍的從業人員也圍攏過來,打趣道:“跑了幾百裡,還不知道坐的車是你開的!”朱德笑着詢問朱琦關于鐵路工作的種種,包括責任重大、規章制度等。朱琦一一回答,顯得自信而專 業。

父子倆在車廂内聊了一會兒,朱琦便起身告别。他起身時,突然發現潔白的沙發上留下了一大片黑印,頓時有些不好意思。朱德同志見狀,微笑着說:“沒關系,這是勞動的印記,是光榮的。我希望你繼續努力學習政治,技術上也要精益求精,這是革命事業的需要,也是毛主席對幹部的要求。不要滿足現狀,應當不斷進步!”

1953年,朱德坐火車要求面見司機,對方見到他:報告爸爸,我來了

朱琦聽着父親的教誨,心中充滿了動力與決心。他深知,無論身處何種崗位,都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為人民的幸福和國家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

朱琦是如何成為一名司機的呢?這背後蘊含着一個深刻而動人的故事。

1912年,朱德與肖菊芳喜結連理,四年之後,他們迎來了頭個孩子朱琦。

朱琦并非一開始就擁有這個名字。他初降人世時,朱德發現他右耳際有一根細細的“拴馬柱”,于是便為之取名“保柱”。這根“栓馬柱”不僅為他賦予了獨特的身份辨別,更在日後他與父親朱德相認的曆程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1953年,朱德坐火車要求面見司機,對方見到他:報告爸爸,我來了

不幸的是,在朱琦誕生僅四個月後,肖菊芳便因患上熱病而與世長辭,留下年幼的朱琦在世間孤苦無依。那時的朱德,正為祖國的安定統一大業四處奔波,無法将幼子帶在身邊。于是,他隻能将朱琦留在四川老家,托付給第三任妻子悉心照料。在她的關愛和呵護下,朱琦漸漸長大,茁壯成長。

1937年,一支路過的國民黨軍隊将朱琦抓走,強迫他成為一名壯丁。在被抓走的日子裡,朱琦飽受磨難,生活異常艱辛。他的心中充滿了對家人的思念和渴望,日夜期盼着能夠早日與家人團聚。

得知朱琦被抓走的消息後,朱德在繁忙的奔波之餘,也不忘派人四處尋找朱琦的下落。他深知自己的兒子正身處水深火熱之中,心中充滿了焦慮。然而,他深知自己的使命和責任,隻能将這份深深的父愛化作尋找兒子的動力,期待着有一天能夠與朱琦重逢。

1953年,朱德坐火車要求面見司機,對方見到他:報告爸爸,我來了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一個機緣巧合之下,朱德在延安的某一天,意外地得知了其子朱琦竟在國民黨軍隊中服役的消息。為了盡快與兒子團聚,朱德懇請周恩來協助他尋找兒子的下落。經過一番周折,終于,父子二人得以團聚。

來到延安之後,朱琦很快就入了黨,在1937年參與到了抗日戰争之中。

戰場上兇險萬分,險象環生,1943年,在一次戰鬥中,朱琦不幸腿部受傷,傷勢嚴重,被救治回來後落下了終身殘疾。但是朱琦不想離開戰場,可礙于身體條件不允許,隻能退居二線。

組織上為了嘉獎他的精神,也考慮目前的情況,直接将朱琦送到了抗大,讓他擔任上司幹部的工作。但是朱其一直郁郁寡歡,不僅僅是因為腿部落下了病根,更是因為他再也不能上戰場殺敵。

1953年,朱德坐火車要求面見司機,對方見到他:報告爸爸,我來了

1945年9月,抗大七分校校部遷離延安,朱琦與趙力平同時被調到了一二零師司令部,朱琦成為了通訊科科長,而趙力平則是文書科參謀。1946年3月23日,在賀龍的主持下,朱琦與趙力平在豐鎮結了婚。

婚後,朱琦帶着趙力平來看父母。他們結婚已經有兩年了,這是頭一次來見父母。朱琦說,他們參加土地改革工作後,将轉業到地方去工作。朱德囑咐說:轉業到哪裡,安排什麼工作,要完全聽從組織配置設定;無論做什麼,都是革命的需要,都要幹好,務求上進。

1948年,朱琦從部隊轉業,朱德建議他到地方的鐵道部門工作。他對朱琦說:“我希望你能夠憑着自己的本事,腳踏實地地做出一番事業,而不是依賴我的名字升官發财。你應該到基層去鍛煉自己,積累經驗和技能。”朱琦深受父親的教誨,選擇了到石家莊鐵路局工作。臨行前,朱德再次語重 心長地囑咐他:“你到鐵路部門後,不能貪圖職位,要從最基層的勞工崗位開始做起。”

1953年,朱德坐火車要求面見司機,對方見到他:報告爸爸,我來了

于是,曾經的團級幹部朱琦,在石家莊鐵路局開始了他的勞工生涯。他先從鐵路練習生學起,掌握各種技術知識;随後,他擔任了火車司爐,深入了解了火車的運作原理和操作技巧;經過三年的辛勤努力,他逐漸晉升為火車副司機、司機。後來,朱琦被調到天津鐵路局,雖然開始擔負一定的上司工作,但他仍然經常駕駛機車,與勞工們并肩作戰。

後來,朱琦經過不斷努力,當上了北京鐵路局車輛處處長,于1974年6月因病去世。

朱琦的故事,不僅展現了他個人的堅韌和毅力,更展現了朱德對子女的嚴格要求和對革命事業的忠誠。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诠釋了“為人民服務”的崇高理念,成為了我們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