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内油价暴跌暴涨,折射全球原油市场大反转。

作者:小冲聊科技

5月11日,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再次下调,折射出当前国际原油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此次调价,92号汽油每升下调0.17元,95号汽油每升下调0.15元,0号柴油每升下调0.17元。这是继4月28日后,国内成品油价格在短短半个月内第二次"下探"。

国内油价暴跌暴涨,折射全球原油市场大反转。

一、供需矛盾加剧推动油价"过山车"

近期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过山车"行情,实际上是全球原油供需矛盾持续加剧的一个缩影。2022年下半年以来,受俄乌冲突、产油国减产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国际原油市场一度出现供应短缺,导致油价在年内一度突破每桶120美元的高位。为应对国内过快上涨的油价,政府曾连续几轮适当提高国内成品油价格。

不过,2023年以来,原油市场供需格局开始发生逆转。主要产油国依次重启减产力度,使得供应端持续受到抑制;而需求端则因经济复苏乏力及通胀高企而承压,需求难以快速修复至疫情前水平。在此背景下,全球原油市场的供需关系由去年年中的"供不应求"转为当下的"供大于求"。

原油作为能源大宗商品,其价格波动无疑会对各国经济运行和民生开支造成直接影响。面对油价大起大落给经济带来的冲击,多国政府调节成品油价格以缓冲影响已成为一种普遍作法。国内两轮连续下调成品油价格,其实也是出于这一考量。

统计数据显示,仅4月28日那次每升下调0.22元,就将居民人均开支减轻约320亿元;而本轮再次下调每升0.15-0.17元,又将为全年减轻约180亿元的居民开支。可见,适时适度调节成品油价格,对于缓解通胀压力、减轻民众开支负担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

国内油价暴跌暴涨,折射全球原油市场大反转。

二、产油国减产力度或将继续施压

虽然全球原油供应目前维持在相对宽松的水平,但并不意味着未来供给端就一定稳定。事实上,主要产油国减产的大旗依然在高高飘扬,这或将给未来油价走势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自2022年10月以来,OPEC+已先后达成三轮累计减产220万桶/日的协议。截至2023年5月,该减产目标实际执行率已超过160%。作为OPEC内主导力量之一的沙特,在本轮减产中贡献了50万桶/日的减产力度,执行率达到114%。此外,俄罗斯因遭西方制裁,产量也在持续下探。按照现有减产力度,2023年全球日均供应缺口预计将达到290万桶,供应紧缺局面将更加突出。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潜在影响因素是产油国内部分歧加剧。就当前形势看,大多数产油国暂时倾向于维持现有减产水平,以期进一步修复油价。但也不乏个别如利比亚、尼日利亚等国家要求提高产量份额,以解决财政赤字等国内经济困境。

国内油价暴跌暴涨,折射全球原油市场大反转。

如果这些分歧进一步加剧,OPEC减产协议的执行力度将面临考验。减产在实践中缺乏有力约束,势必难以发挥预期的供应管控作用。届时供需关系将重归失衡,油价也可能受到冲击而剧烈波动。

总的来看,如果主要产油国减产决心和行动力度不减,那么未来全球原油供应或将持续受到抑制,给油价带来上行压力。届时国内外油价很可能再现"过山车"行情,对居民生活成本和产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