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内油價暴跌暴漲,折射全球原油市場大反轉。

作者:小沖聊科技

5月11日,國内汽油和柴油價格再次下調,折射出目前國際原油市場供大于求的格局。此次調價,92号汽油每升下調0.17元,95号汽油每升下調0.15元,0号柴油每升下調0.17元。這是繼4月28日後,國内成品油價格在短短半個月内第二次"下探"。

國内油價暴跌暴漲,折射全球原油市場大反轉。

一、供需沖突加劇推動油價"過山車"

近期國内成品油價格的"過山車"行情,實際上是全球原油供需沖突持續加劇的一個縮影。2022年下半年以來,受俄烏沖突、産油國減産力度加大等因素影響,國際原油市場一度出現供應短缺,導緻油價在年内一度突破每桶120美元的高位。為應對國内過快上漲的油價,政府曾連續幾輪适當提高國内成品油價格。

不過,2023年以來,原油市場供需格局開始發生逆轉。主要産油國依次重新開機減産力度,使得供應端持續受到抑制;而需求端則因經濟複蘇乏力及通脹高企而承壓,需求難以快速修複至疫情前水準。在此背景下,全球原油市場的供需關系由去年年中的"供不應求"轉為當下的"供大于求"。

原油作為能源大宗商品,其價格波動無疑會對各國經濟運作和民生開支造成直接影響。面對油價大起大落給經濟帶來的沖擊,多國政府調節成品油價格以緩沖影響已成為一種普遍作法。國内兩輪連續下調成品油價格,其實也是出于這一考量。

統計資料顯示,僅4月28日那次每升下調0.22元,就将居民人均開支減輕約320億元;而本輪再次下調每升0.15-0.17元,又将為全年減輕約180億元的居民開支。可見,适時适度調節成品油價格,對于緩解通脹壓力、減輕群眾開支負擔确實發揮了一定作用。

國内油價暴跌暴漲,折射全球原油市場大反轉。

二、産油國減産力度或将繼續施壓

雖然全球原油供應目前維持在相對寬松的水準,但并不意味着未來供給端就一定穩定。事實上,主要産油國減産的大旗依然在高高飄揚,這或将給未來油價走勢帶來新的不确定性。

自2022年10月以來,OPEC+已先後達成三輪累計減産220萬桶/日的協定。截至2023年5月,該減産目标實際執行率已超過160%。作為OPEC内主導力量之一的沙特,在本輪減産中貢獻了50萬桶/日的減産力度,執行率達到114%。此外,俄羅斯因遭西方制裁,産量也在持續下探。按照現有減産力度,2023年全球日均供應缺口預計将達到290萬桶,供應緊缺局面将更加突出。

另一個需要關注的潛在影響因素是産油國内部分歧加劇。就目前形勢看,大多數産油國暫時傾向于維持現有減産水準,以期進一步修複油價。但也不乏個别如利比亞、奈及利亞等國家要求提高産量份額,以解決财政赤字等國内經濟困境。

國内油價暴跌暴漲,折射全球原油市場大反轉。

如果這些分歧進一步加劇,OPEC減産協定的執行力度将面臨考驗。減産在實踐中缺乏有力限制,勢必難以發揮預期的供應管控作用。屆時供需關系将重歸失衡,油價也可能受到沖擊而劇烈波動。

總的來看,如果主要産油國減産決心和行動力度不減,那麼未來全球原油供應或将持續受到抑制,給油價帶來上行壓力。屆時國内外油價很可能再現"過山車"行情,對居民生活成本和産業發展産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