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没有败落时,徐家有一百多亩地。
那时,福贵是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活着,
每天早上醒来,犯愁的就是这一天该怎么打发。
为了给生活找点乐子,也为了打发时间,他钻妓院,赌博。
败光家业后,日子过得又苦又累,心里却很踏实。
像福贵娘说的,只要人活得高兴,就不怕穷。
福贵的这一生,所有的亲人都离他而去:
先是爹娘,后是儿子有庆,女儿凤霞,紧接着是妻子家珍;
再来就是女婿二喜,孙子苦根。
人人都觉得他过得很惨,但抛开上帝视角,福贵这辈子其实比大多数人幸福。
福贵是老徐家唯一的香火,
和众多望子成龙的父亲一样,福贵爹也希望他能光宗耀祖。
光宗耀祖,那是多累人的事啊。
凭什么好端端的日子不过,非要去干累人的事。
福贵爹自己干不了的事应要福贵去干,他怎么会答应。
况且,在福贵看来,他逛窑子,赌博无非就是子承父业。(毕竟,他爹当年也是这么干的。)
败光家产那夜,福贵被人做局,沉迷在赌桌上无法自拔。
怀着七个月身孕的妻子找上门来,劝他回家。
他非但不听,还动手打了家珍。
那是唯一一次,也是让福贵最为后悔心痛的事情。
每每想起,都觉得自己是个乌龟王八蛋。
后来,和大多数赌徒一样,福贵败光了所有家产。
死吧,可福贵不想死,毕竟那屁股债不会和他一起死。
这是福贵人生的第一个坎,也是徐家所有人的转折。
福贵败光家产后,我们看一下家人的反应:
福贵妈:“上梁不正下梁歪”
没有怪福贵,反正是把责任归给福贵爹,毕竟“子不教父之过”。
妻子家珍:“只要你以后不赌就好。”
浪子回头,日子就有盼头。
女儿凤霞:“爹,你快躲起来,爷爷要来揍你了。”
而福贵爹呢?
虽然,一边喊着要宰了你,一边还替儿子抗下了还债的责任。
一百多亩地和老宅,换成了三担沉甸甸的铜钱。
因为担子太重,福贵的绸衣磨破了,肩膀也出了血。
福贵爹以这样的方式告诉福贵,钱来得不易,要懂得珍惜。
苦难最为考验人性,见证真情。
在福贵后来的生活里,总能窥见平凡生活中的那些甜。
无论是福贵爹妈,还是妻女,作为福贵的至亲,在他们身上总能看到对福贵无条件的爱。
他有最好的母亲、最好的妻,最好的儿女、女婿、孙子
福贵爹死的那天,娘和家珍都不敢怎么哭得大声。
她们怕他想不开。
福贵爹死后,家珍爹风风光光的接走了家珍。
不想女儿跟着败家子吃苦,信誓旦旦地说要和徐家一刀两断。
福贵妈生平第一次求人,为的还是福贵。
家珍被接走了,福贵妈一边偷偷抹眼泪,一百年却宽慰福贵,“家珍是你的女人,不是别人的,谁也抢不走。”
看着整日无精打采的福贵,凤霞变着方儿的给福贵讲笑话。
家里值钱的东西变卖光了,想福了一辈子的娘,却挎着篮子小脚一扭一扭地带着凤霞挖野菜。
头发都白了,却要学着去干从来没有干过的体力活。
福贵想城里亲戚那里借点钱,开个铺子。
但一听娘说,你爹的坟还在这里后,就再也没有去城里营生的念头。
五亩好田,是龙二爷租给他的。
福贵没有干过农活,就学着村里人的样子干活。
福贵娘心疼福贵,一把年纪,还是跟着福贵下地干活。
她说:“四只手总比两只手强。”
即便在福贵的劝说下停了手,却还是和凤霞一样,在田埂上陪着福贵。
看着福贵用镰刀,也不忘提醒,“福贵,别把手割破了。”
儿子有庆出生后,家珍回来了,家也全了。
福贵干活时,也有了帮手。
家珍是城里小姐出生,细皮嫩肉,看她干活福贵自然会心疼。
让她去歇息,家珍总高兴地笑着说,“我不累。”
她整天累得喘不过气,但还是笑盈盈。
后来,战争爆发,福贵被拉去当壮丁。
福贵妈因为焦急万分,病情加重,很快就去世。
身为大小姐的家珍,抗下了养家的重担,她辛苦工作,但女儿凤霞因为没钱看病成了哑巴。
可即便如此,他的儿女从来没有抱怨过福贵。
每次看到凤霞和有庆的章节,都会想“福贵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才能生得出凤霞和有庆这样懂事的孩子吧。”
作为福贵的长女,在福贵还是游手好闲的时候,小凤霞就非常乐观,心疼她爹。
后来福贵输光家产,她不得不开始过苦日子,甚至自己变成哑巴,她也没有被打倒,而是像母亲一样活成了坚韧的蒲草。
每天跟着福贵下地劳作,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替家里减轻负担。
家里为了供弟弟上学,把她卖给别人家。
她没有大吵大闹,而是默默接受。
实在想家了,就自己走十几里地,回去看一眼。
作为福贵家的唯一男丁,有庆同样懂事。
得知为了供自己读书,姐姐被送人后,宁愿自己不上学也要把姐姐接回来。
为了不跑坏自己的布鞋,他每天光着脚跑去城里上学。
上学后,他主动承担起了家里农活。
纵观福贵一生,
父母是爱他的,他的母亲之死,都在维护他,”福贵一定不是去赌博。”
他的父亲,恨儿子不争气,却也卖掉家里基业,为儿子收拾残局。
他妻子,没有因为他吃喝嫖赌放弃福贵,也没有因为徐家衰败没落而离开他。
受尽苦难的家珍,死前还说,“你对我这么好,我也心满意足,我为你生了一双儿女,也算是报答你了,下辈子我们还要在一起。”
他的儿女,在他们短暂的人生里,都用自己的方式去体谅自己的父亲,爱自己的父亲。
他的女婿,花光了自己的积蓄,还借了一些钱,只为给凤霞最气派的婚礼。
凤霞难产,二喜毫不犹豫选择保大。
凤霞死后,他以自己的方式帮衬着家里。
“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我相信,在福贵看了,他的苦难人生里,更多的是充满了幸福和欢乐。
人生的幸与不幸,不在于形式,不在于最终的结局,在于过程,在于人的感受。
生命都是减法,都是要失去,只不过福贵失去的比旁人速度快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