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活着》:所有人都說福貴活得很慘,但其實他活得很幸福

“家境沒有敗落時,徐家有一百多畝地。

那時,福貴是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的活着,

每天早上醒來,犯愁的就是這一天該怎麼打發。

為了給生活找點樂子,也為了打發時間,他鑽妓院,賭博。

敗光家業後,日子過得又苦又累,心裡卻很踏實。

像福貴娘說的,隻要人活得高興,就不怕窮。

福貴的這一生,所有的親人都離他而去:

先是爹娘,後是兒子有慶,女兒鳳霞,緊接着是妻子家珍;

再來就是女婿二喜,孫子苦根。

人人都覺得他過得很慘,但抛開上帝視角,福貴這輩子其實比大多數人幸福。

讀《活着》:所有人都說福貴活得很慘,但其實他活得很幸福

福貴是老徐家唯一的香火,

和衆多望子成龍的父親一樣,福貴爹也希望他能光宗耀祖。

光宗耀祖,那是多累人的事啊。

憑什麼好端端的日子不過,非要去幹累人的事。

福貴爹自己幹不了的事應要福貴去幹,他怎麼會答應。

況且,在福貴看來,他逛窯子,賭博無非就是子承父業。(畢竟,他爹當年也是這麼幹的。)

敗光家産那夜,福貴被人做局,沉迷在賭桌上無法自拔。

懷着七個月身孕的妻子找上門來,勸他回家。

他非但不聽,還動手打了家珍。

那是唯一一次,也是讓福貴最為後悔心痛的事情。

每每想起,都覺得自己是個烏龜王八蛋。

後來,和大多數賭徒一樣,福貴敗光了所有家産。

死吧,可福貴不想死,畢竟那屁股債不會和他一起死。

這是福貴人生的第一個坎,也是徐家所有人的轉折。

讀《活着》:所有人都說福貴活得很慘,但其實他活得很幸福

福貴敗光家産後,我們看一下家人的反應:

福貴媽:“上梁不正下梁歪”

沒有怪福貴,反正是把責任歸給福貴爹,畢竟“子不教父之過”。

妻子家珍:“隻要你以後不賭就好。”

浪子回頭,日子就有盼頭。

女兒鳳霞:“爹,你快躲起來,爺爺要來揍你了。”

而福貴爹呢?

雖然,一邊喊着要宰了你,一邊還替兒子抗下了還債的責任。

一百多畝地和老宅,換成了三擔沉甸甸的銅錢。

因為擔子太重,福貴的綢衣磨破了,肩膀也出了血。

福貴爹以這樣的方式告訴福貴,錢來得不易,要懂得珍惜。

苦難最為考驗人性,見證真情。

在福貴後來的生活裡,總能窺見平凡生活中的那些甜。

無論是福貴爹媽,還是妻女,作為福貴的至親,在他們身上總能看到對福貴無條件的愛。

讀《活着》:所有人都說福貴活得很慘,但其實他活得很幸福

他有最好的母親、最好的妻,最好的兒女、女婿、孫子

福貴爹死的那天,娘和家珍都不敢怎麼哭得大聲。

她們怕他想不開。

福貴爹死後,家珍爹風風光光的接走了家珍。

不想女兒跟着敗家子吃苦,信誓旦旦地說要和徐家一刀兩斷。

福貴媽生平第一次求人,為的還是福貴。

家珍被接走了,福貴媽一邊偷偷抹眼淚,一百年卻寬慰福貴,“家珍是你的女人,不是别人的,誰也搶不走。”

看着整日無精打采的福貴,鳳霞變着方兒的給福貴講笑話。

家裡值錢的東西變賣光了,想福了一輩子的娘,卻挎着籃子小腳一扭一扭地帶着鳳霞挖野菜。

頭發都白了,卻要學着去幹從來沒有幹過的體力活。

福貴想城裡親戚那裡借點錢,開個鋪子。

但一聽娘說,你爹的墳還在這裡後,就再也沒有去城裡營生的念頭。

五畝好田,是龍二爺租給他的。

福貴沒有幹過農活,就學着村裡人的樣子幹活。

福貴娘心疼福貴,一把年紀,還是跟着福貴下地幹活。

她說:“四隻手總比兩隻手強。”

即便在福貴的勸說下停了手,卻還是和鳳霞一樣,在田埂上陪着福貴。

看着福貴用鐮刀,也不忘提醒,“福貴,别把手割破了。”

讀《活着》:所有人都說福貴活得很慘,但其實他活得很幸福

兒子有慶出生後,家珍回來了,家也全了。

福貴幹活時,也有了幫手。

家珍是城裡小姐出生,細皮嫩肉,看她幹活福貴自然會心疼。

讓她去歇息,家珍總高興地笑着說,“我不累。”

她整天累得喘不過氣,但還是笑盈盈。

後來,戰争爆發,福貴被拉去當壯丁。

福貴媽因為焦急萬分,病情加重,很快就去世。

身為大小姐的家珍,抗下了養家的重擔,她辛苦工作,但女兒鳳霞因為沒錢看病成了啞巴。

可即便如此,他的兒女從來沒有抱怨過福貴。

每次看到鳳霞和有慶的章節,都會想“福貴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才能生得出鳳霞和有慶這樣懂事的孩子吧。”

作為福貴的長女,在福貴還是遊手好閑的時候,小鳳霞就非常樂觀,心疼她爹。

後來福貴輸光家産,她不得不開始過苦日子,甚至自己變成啞巴,她也沒有被打倒,而是像母親一樣活成了堅韌的蒲草。

每天跟着福貴下地勞作,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替家裡減輕負擔。

家裡為了供弟弟上學,把她賣給别人家。

她沒有大吵大鬧,而是默默接受。

實在想家了,就自己走十幾裡地,回去看一眼。

作為福貴家的唯一男丁,有慶同樣懂事。

得知為了供自己讀書,姐姐被送人後,甯願自己不上學也要把姐姐接回來。

為了不跑壞自己的布鞋,他每天光着腳跑去城裡上學。

上學後,他主動承擔起了家裡農活。

縱觀福貴一生,

父母是愛他的,他的母親之死,都在維護他,”福貴一定不是去賭博。”

他的父親,恨兒子不争氣,卻也賣掉家裡基業,為兒子收拾殘局。

他妻子,沒有因為他吃喝嫖賭放棄福貴,也沒有因為徐家衰敗沒落而離開他。

受盡苦難的家珍,死前還說,“你對我這麼好,我也心滿意足,我為你生了一雙兒女,也算是報答你了,下輩子我們還要在一起。”

他的兒女,在他們短暫的人生裡,都用自己的方式去體諒自己的父親,愛自己的父親。

他的女婿,花光了自己的積蓄,還借了一些錢,隻為給鳳霞最氣派的婚禮。

鳳霞難産,二喜毫不猶豫選擇保大。

鳳霞死後,他以自己的方式幫襯着家裡。

讀《活着》:所有人都說福貴活得很慘,但其實他活得很幸福

“生活是屬于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我相信,在福貴看了,他的苦難人生裡,更多的是充滿了幸福和歡樂。

人生的幸與不幸,不在于形式,不在于最終的結局,在于過程,在于人的感受。

生命都是減法,都是要失去,隻不過福貴失去的比旁人速度快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