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冯卡门:钱学森的导师,美国军方都给面子,为钱学森回国奔波5年

作者:漫步银河的梅蒂尔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那个动荡年代,一位科学家的去留引发了中美两国的激烈角力。他就是钱学森,一位在美国学有所成、声名远播的空气动力学家。作为钱学森的导师,冯·卡门为了让钱学森能够自由选择回国,不惜与美国军方叫板,为此奔波了整整5年。这场旷日持久的斗争,究竟是怎样一段佳话?冯·卡门和钱学森之间,又存在着怎样一段师生情谊?钱学森最终是如何在冯·卡门的帮助下回到祖国的?让我们一探究竟。

冯卡门:钱学森的导师,美国军方都给面子,为钱学森回国奔波5年

一、冯·卡门:空气动力学界的泰斗

冯·卡门出生于1888年5月11日,祖籍匈牙利。他从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对数学和物理有着非凡的热情。在布达佩斯大学就读期间,冯·卡门就已经在学术界小有名气,他的导师路德维希·普朗特对这位年轻学子赞赏有加。

1911年,冯·卡门提出了著名的"卡门涡街"理论,这一理论解释了流体绕过物体时产生的涡流现象,为流体力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成就使他一举成名,被誉为"超音速之父"。此后,冯·卡门在欧洲各地游学访问,与当时的科学大师们广泛交流,学识日益渊博。

冯卡门:钱学森的导师,美国军方都给面子,为钱学森回国奔波5年

1926年,冯·卡门受邀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主持建立空气动力实验室。当时的美国学术界远逊于欧洲,教学方式死板僵化。冯·卡门将欧洲先进的"启发式"教育理念带到美国,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勇于创新,深深影响了美国大学的学风。

在加州理工,冯·卡门遇到了中国籍学生钱学森。钱学森出身书香门第,自小就对科学充满好奇心。1934年,他凭借"庚子赔款"前往美国留学,先后就读于麻省理工和加州理工。冯·卡门对钱学森的才华赞赏有加,欣然收他为徒。

师徒二人相见恨晚,却又相逢恰逢其时。1939年,二战爆发,美国加大了对军事科研的投入。在冯·卡门的指导下,钱学森参与了多项导弹和火箭发动机的研究,为美军做出了卓越贡献。二人更是在同年共同提出了著名的"卡门钱学森公式",解决了飞行器突破音速的理论难题,名垂青史。

冯·卡门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位睿智的教育家。他反对僵化的教学模式,主张启发式教育,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正是这种教育理念,培养出了像钱学森这样的科技人才,为美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空气动力学界的泰斗,冯·卡门对推动科学进步、培养优秀人才贡献卓著,他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科学史上。

二、钱学森:冯·卡门手把手培养的学生

钱学森出生于1911年12月11日,祖籍浙江临安。他从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对数学和物理有着非凡的热情。1929年,18岁的钱学森考入北京交通大学,开启了自己的科学之路。

冯卡门:钱学森的导师,美国军方都给面子,为钱学森回国奔波5年

1934年,钱学森凭借"庚子赔款"前往美国留学,先后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在加州理工,他有幸结识了空气动力学泰斗冯·卡门,从此成为冯·卡门的弟子。

冯·卡门对钱学森的才华赞赏有加,欣然收他为徒。在冯·卡门的悉心指导下,钱学森在空气动力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1939年,师徒二人共同提出了著名的"卡门钱学森公式",解决了飞行器突破音速的理论难题,为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同年,二战爆发,美国加大了对军事科研的投入。在冯·卡门的推荐下,钱学森参与了多项导弹和火箭发动机的研究,为美军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不仅获得了上校军衔,更是与冯·卡门一起,为美军工作了近10年。

在冯·卡门的指导下,钱学森的学术造诣日益精深,成为空气动力学界的佼佼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钱学森内心的家国情怀也日益高涨,他渴望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1950年,钱学森坚定表示要回到新中国,却遭到了美国政府的阻挠。美国以"涉嫌贩卖美国机密"为由,将钱学森扣押入狱。这一举动引起了冯·卡门的强烈不满,他认为这违背了美国的自由精神。

在冯·卡门的不懈努力下,钱学森最终获释,但被软禁在家中,不许参与任何科研活动。尽管失去了自由,钱学森依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在家中自行研究、写作,这让冯·卡门深受感动。

冯卡门:钱学森的导师,美国军方都给面子,为钱学森回国奔波5年

1955年,在中国政府和冯·卡门的共同努力下,钱学森终于获准回国。在码头与恩师告别时,冯·卡门对钱学森说:"希望你在你的祖国干出一番事业来,你在学术上已经不比我差,我永远祝福你。"

这段师生情谊,见证了冯·卡门对钱学森的悉心栽培和无私付出。正是在这位空气动力学泰斗的手把手培养下,钱学森才能在科学事业上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并最终实现了为祖国科技事业贡献力量的夙愿。

三、钱学森的家国情怀与美国的疑虑

钱学森自幼生长在书香门第,对祖国的热爱早已根植于心。1929年,18岁的钱学森考入北京交通大学,开启了自己的科学之路。1934年,他凭借"庚子赔款"前往美国留学,先后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

在加州理工,钱学森结识了空气动力学泰斗冯·卡门,并成为冯·卡门的弟子。在冯·卡门的悉心指导下,钱学森在空气动力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1939年更是与恩师共同提出了著名的"卡门钱学森公式"。

1939年,二战爆发,美国加大了对军事科研的投入。在冯·卡门的推荐下,钱学森参与了多项导弹和火箭发动机的研究,为美军做出了卓越贡献,更是获得了上校军衔。

冯卡门:钱学森的导师,美国军方都给面子,为钱学森回国奔波5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钱学森内心的家国情怀也日益高涨。他渴望为新中国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在1950年坚定表示要回到祖国。

这一决定却引起了美国政府的严重疑虑。当时,美国对新中国的态度十分矛盾。一方面,美国知道新中国是红色政权,对其处处提防;但另一方面,美国在东亚仍有重大利益,希望与中国保持一定关系。

在解放战争期间,美国依旧保留了驻华大使馆,试图与中国大陆继续保持联系。直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美关系才彻底中断。此后,美国更是带头对中国实施西方封锁,禁止国内华人、华侨与新中国进行任何来往。

在这一背景下,钱学森作为一名在美国学有所成、声名远播的空气动力学家,其去留问题引发了中美两国的激烈角力。美国将钱学森视为"影响国际平衡的科学家",对其回国表示强烈反对。

1950年,钱学森坚持回国,却遭到美国移民局的逮捕,被以"涉嫌贩卖美国机密"为由扣押入狱。这一举动引起了钱学森恩师冯·卡门的强烈不满,他认为这违背了美国的自由精神。

在冯·卡门的不懈努力下,钱学森最终获释,但被软禁在家中,不许参与任何科研活动。尽管失去了自由,钱学森依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在家中自行研究、写作,这让冯·卡门深受感动。

冯卡门:钱学森的导师,美国军方都给面子,为钱学森回国奔波5年

四、冯·卡门为钱学森回国的艰辛历程

1950年,钱学森坚持要回到新中国,却遭到了美国政府的阻挠。美国以"涉嫌贩卖美国机密"为由,将钱学森扣押入狱。这一举动引起了钱学森恩师冯·卡门的强烈不满。

作为一位移民美国的科学家,冯·卡门深知美国之所以繁荣,正是因为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精英人才。他认为,禁止科学家自由选择国籍,这与美国的自由精神相悖。于是,冯·卡门开始了为钱学森伸张正义的艰辛历程。

首先,冯·卡门找到美国军方进行疏通,并拿出自己和学生们凑集的1万多美金为钱学森保释。虽然钱学森获释,但仍被软禁在家中,不许参与任何科研活动。

在钱学森被软禁的5年里,冯·卡门多次在公开场合发声,呼吁美国政府尊重科学家的自由意志。他说:"禁止科学家回国,这和美国精神相悖。"

1955年,中国政府在日内瓦会议上指责美国扣押中国科学家和留学生,要求释放钱学森。在中美双方的讨价还价中,美国政府和军方召开了一次关于是否释放钱学森的会议。

冯卡门:钱学森的导师,美国军方都给面子,为钱学森回国奔波5年

会上,军方认为钱学森的知识太过敏感,一旦回国将极大影响国际力量平衡。部分科学家也持同样观点,认为应该劝说钱学森继续为美国服务。

然而,冯·卡门却坚决反对军方的观点。他认为,如果限制钱学森的自由,将对美国科技发展造成长远伤害。冯·卡门投出了关键一票,支持钱学森回国。

最终,在中国政府和冯·卡门的共同努力下,钱学森获准回国。1955年9月,钱学森踏上了回国的航班。在机场与恩师告别时,冯·卡门对钱学森说:"希望你在你的祖国干出一番事业来,你在学术上已经不比我差,我永远祝福你。"

这段师生情谊,见证了冯·卡门为钱学森回国所做的不懈努力。作为一位移民科学家,冯·卡门深知自由对于科学事业的重要性。正是他的坚持和支持,才最终让钱学森实现了回国的夙愿。

五、钱学森凯旋归国与师生之情

1955年9月17日,这是钱学森一生难忘的日子。在经历了5年的软禁后,他终于获准回到祖国的怀抱。

冯卡门:钱学森的导师,美国军方都给面子,为钱学森回国奔波5年

当天清晨,钱学森来到旧金山码头,乘坐"钦州"号远洋货轮启程回国。码头上,他的恩师冯·卡门专程前来送行。两人相视而立,难掩内心的激动。

冯·卡门紧紧握住钱学森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希望你在你的祖国干出一番事业来,你在学术上已经不比我差,我永远祝福你。"钱学森点点头,哽咽道:"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师徒二人就这样依依惜别,谁也没有想到,这竟成了他们最后一面。冯·卡门曾邀请钱学森,等事情平息后可以回到美国来看望自己。然而,由于时代的原因,这个约定最终没能实现。

1955年10月28日,钱学森踏上了北京的土地。在首都机场,有中央领导亲自接机,还有钱学森的家人在场。钱学森深深鞠了一躬,激动地说:"我终于回来了!"

归国后,钱学森很快就投入到了国防科技事业中。1956年,他被任命为第五研究院院长,负责导弹和火箭的研制工作。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的导弹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

冯卡门:钱学森的导师,美国军方都给面子,为钱学森回国奔波5年

1960年,钱学森又担任了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负责核武器的研制工作。凭借着在美国时积累的丰富经验,钱学森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成功爆炸,钱学森被誉为"两弹元勋"。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被成功发射升空,钱学森又成为"两弹一星"功勋卓著的科学家。

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技难关后,钱学森的名声越来越响亮。然而,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恩师冯·卡门。每当有人提及冯·卡门,钱学森总是难掩眷恋之情。

1963年5月6日,冯·卡门在德国去世的消息传来,钱学森无比悲痛。由于当时正在从事机密工作,他没能前往参加恩师的葬礼,这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钱学森后来曾多次回忆起与冯·卡门的师生情谊。他说,冯·卡门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更是一位睿智的教育家。正是冯·卡门的悉心指导,让他在科学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

"我的成就,离不开冯·卡门老师的栽培。他教会了我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钱学森如是说。

冯卡门:钱学森的导师,美国军方都给面子,为钱学森回国奔波5年

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钱学森都未曾忘记恩师的教诲。他将冯·卡门对自己的殷切期望,化作了报效祖国的不竭动力。正是凭借这股动力,钱学森才能为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卓越贡献,被誉为"两弹一星"功勋卓著的科学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