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5年,美国为何松口放钱学森回国?中国的筹码不容美方拒绝

作者:睿眼观史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这句话是钱老被囚时所说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得知新中国成立后,远在美国的钱老毅然决定回国为祖国做贡献。

他的归国之路艰难无比,更是一度成为了中美外交斗争的焦点,为了赢回钱老,中国付出了一个让美国不得不放人的代价以及钱老坚定的信念。

那么钱老回国之路又发生了什么呢?中国又付出了何种代价呢?

1955年,美国为何松口放钱学森回国?中国的筹码不容美方拒绝

学业有成,难回家

上世纪前半叶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时代,新中国终于在毛主席等一众领导人的带领下站了起来。

1950年,在美国学业有成的钱学森,早已成为在美国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航空领域的人才。

1955年,美国为何松口放钱学森回国?中国的筹码不容美方拒绝

常年在美国的钱老,从未忘记自己前往美国学习的目的,他见证了中国的落后与贫瘠,这也是催促他一往无前,兢兢业业学习的动力,他渴望用自己的学识报效祖国,让中国拥有保护自己的剑。

新中国成立的钟声,让钱老知道自己努力数十年就在此刻,终于到了展现的时刻,他立马带上妻子、儿女准备立马奔赴祖国。

可他的能力也让美国当局眼红,甚至直言:“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

可见美国对于钱老归国有多大的担忧。

1955年,美国为何松口放钱学森回国?中国的筹码不容美方拒绝

钱学森是航空领域的天才,放回中国,于美国来说就是“放虎归山”,是对中国最大的助力,到时中国的发展美国不敢设想。

要知道此时的中国虽然刚刚成立,却是一条沉睡的巨龙。

而钱学森简直就是一把敲醒那条巨龙的锣,他能创造的价值足以撼动中国当时在国际上的地位。

所以,美国政府知道不能放钱学森回中国,更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1955年,美国为何松口放钱学森回国?中国的筹码不容美方拒绝

因此,不等钱老有所准备,美国政府派遣美国联邦调查局直接以莫须有的罪证将钱老关押扣留。

被扣留的日子里,美国人每天都跟钱老“谈话”,企图消磨掉他回国的决心。

短短半个月,钱老的体重就暴瘦了十五公斤,然而,区区身体上的折磨岂能驱散钱老回国的信念,反而在这半个月更加看清了美国的嘴脸,回国之心更盛。

1955年,美国为何松口放钱学森回国?中国的筹码不容美方拒绝

好在有钱老的老师卡门教授以及妻子蒋英的不懈努力下,美国政府把他放出来。

然而说是释放,却又不要脸的对他进行监视,严令禁止钱老的出行,这样的日子更是长达五年。

虽时刻受着监视,但这五年,钱老通过无数的办法韬光养晦,在美国人的眼皮下继续展开自己的回国计划,假装改变研究的学术方向,不再接触关于航空相关的研究等等。

1955年,美国为何松口放钱学森回国?中国的筹码不容美方拒绝

暂避锋芒,终回家

这个时期,美国还刮起了一股名为“麦卡锡主义”之风。

美国政府也将这个帽子戴到了钱老的头上,甚至直接取消了钱老军事方面知识研究的资格。

不过这个帽子,也让钱老正好多了一个上诉回家的理由,也有了隐藏自己回国目的的遮蔽。

1955年,美国为何松口放钱学森回国?中国的筹码不容美方拒绝

虽然依旧被联邦政府监视着,可钱老的低调以及转移目标,让美方一时放松了看管的力度。

一次偶然的机会,钱老知晓了陈叔通的老先生的消息,他是钱老父亲的先生,有着这层关系,钱老看到了一条归国的希望。

趁着监视他的特工一时松懈将写好的求救信藏在烟盒里,让同事带出交给陈叔通老先生,几经周转这封信抵达至周总理的手中,也终于将他回国的意愿转达给了中央最高层。

1955年,美国为何松口放钱学森回国?中国的筹码不容美方拒绝

收到这样一封沉甸甸的“求救信”,周总理深刻感受到了钱老炽热的爱国情怀,立马就联系毛主席,就此事展开周密的营救计划。

1955年8月1日,在日内瓦会议上,周总理直言请求美方释放钱学森以及在美的中国留学生。

1955年,美国为何松口放钱学森回国?中国的筹码不容美方拒绝

而那封藏在烟盒里的书信,就成了关键性的证物,足以扳倒美国扣留钱学森等一众中国留学生的谎言。

与此同时,大陆提前一日释放了11名朝鲜战争的美国战俘飞行员,以示诚意,也是从侧边对美国施压,让美国放弃对钱学森以及中国留学生的管控。

虽说只是11名战俘,可谁人不知当初在朝鲜战场上,是多么的惨烈,中国的安宁又是用多少志愿军的血肉换来的,所以这11个俘虏对中国而言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1955年,美国为何松口放钱学森回国?中国的筹码不容美方拒绝

但是,要知道此时在美国求学的中国同胞们多达五千多人,而面对一穷二白,用人之际的中国,这五千人就是新中国未来的希望,是中国摆脱贫困,甩掉美国的打压最有利的武器。

也庆幸,在美国眼里空军飞行员的地位非常高,再加上钱老五年的韬光养晦,让美国以为钱老没了预想的威胁,便不得不放钱老回国。

呕心沥血,建造家

时隔五年,钱老于1955年9月19日终于踏上了回国的邮轮,这条回家的路,他走的太久了。

1955年,美国为何松口放钱学森回国?中国的筹码不容美方拒绝

抵达祖国的土地,钱老只是短暂的与父亲相聚了片刻,为母亲扫墓后,隔天,便前往了北京。

周总理及其夫人亲自为钱老准备了接风宴,为他后续的工作指明了道路。

在周总理的引荐下,钱老立马去到了大陆当时的重工业基地——东北,时任哈尔滨军事工业学院的院长陈赓身边。

见到钱老后,陈赓老总仿佛见到了希望,直言:“你觉得中国能搞出自己的导弹吗?”

钱老毫不犹豫道:“中国人怎么就不行呢!”

1955年,美国为何松口放钱学森回国?中国的筹码不容美方拒绝

有祖国做后盾,钱老便有了十足的信念与决心,虽说这一路难于上青天,但他用实际行动,制造出了足以敲醒中国这头巨龙的锣,彻底建造出了保卫家园的武器。

其实早在钱老因要回国而遭到美国囚禁时,他的恩师冯卡门就曾劝导他:“中国那么落后,你回去能做什么,种苹果吗?”

要知道在当时那个年代,钱老在美国的年薪就高达二十万美金,而且钱老还是炙手可热大的航空领域的新星,留在美国未来的发展不可估量。

可钱老信念十足的回答恩师:“这是报效祖国的唯一方式,我一定要回国!”

1955年,美国为何松口放钱学森回国?中国的筹码不容美方拒绝

而那个时候中国的大部分人还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的阶段,就如冯卡门所言,回去是准备种苹果吗!

但在钱老的心中,祖国的强大是需要无数个中国人共同努力的,他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出一份力,这才不枉他刻苦学习数十年。

在贫瘠的戈壁沙滩里,无数隐姓埋名的同志,深耕于这里,埋头钻研着中国的导弹。

1955年,美国为何松口放钱学森回国?中国的筹码不容美方拒绝

此时的中国还正在遭受在各国的科研封锁,没有专业团队,钱老就自己组织;

没有专业科学家,钱老便自己教学;

没有先进技术引导,钱老就带领同志一起研究,将自己的所有学识都传授给学生。

1955年,美国为何松口放钱学森回国?中国的筹码不容美方拒绝

这条创造中国导弹的路,本就崎岖坎坷,但在钱老的冲锋呐喊下,硬生生的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1960年11月5日9点02分,一声响彻全球的轰鸣,让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产生了颤动,“东风一号”拔地而起。

1955年,美国为何松口放钱学森回国?中国的筹码不容美方拒绝

中国这条巨龙终于被这声锣响,睁开了沉睡许久的眼睛,虽说巨龙尚且还在修生养息当中,但这条巨龙已经点燃了火焰,不消多久时间便能继续再次翱翔天际。

64年6月29日,东风2号发射成功。

65年1月8日,钱老推出了人造卫星计划。

66年10月27日,导弹载原子弹发射成功。

70年4月24日,“东方红”卫星冉冉升起,彻底打破美方对中国的人造卫星方面的封锁。

钱老用自己的一生,全部投入到中国的航空事业当中,为中国谱写了一曲曲最美的曲调。

1955年,美国为何松口放钱学森回国?中国的筹码不容美方拒绝

结语

11名战俘换来了一个钱学森,无疑是最划算的买卖,虽说那11个人是通过惨痛的代价得来的,但换回了一个“中国导弹之父”,换来了中国未来得希望,是最正确的一次与美国的交锋。

钱老在文章中曾写下这样一句话:“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1955年,美国为何松口放钱学森回国?中国的筹码不容美方拒绝

钱老的一生也都在践诺这句话,他放弃高光的美国科学家身份,放弃美国高薪工作,毅然决然回到一贫如洗的家乡。

正是他的无私奉献以及无数先辈的努力,才造就了中国现今航空领域的蓬勃发展,让中国彻底在国际上站稳脚步。

一代青年有一代的机遇,所以我们要用奋斗与坚持去追逐未来,书写更多的奇迹。

参考资料:

钱学森归国始末:周恩来利用外交手段扫清障碍,人民政协报

https://www.cas.cn/zt/rwzt/qxsssyzn/jnwz/201010/t20101031_3000034.html

1955年,美国为何松口放钱学森回国?中国的筹码不容美方拒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