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鳌拜:没啥大罪,杀苏克萨哈也非个人恩怨,死前交待,曾想过交权

作者:代号锈西瓜

对于鳌拜这个人,很多人对他有些误解。影视剧里塑造的鳌拜形象霸道嚣张,似乎他是个贪赃枉法的大奸大恶之徒。但事实真的如此吗?鳌拜被定的30条大罪中,最严重的竟然只是"结党专权",并没有严重的违法乱纪或贪污受贿。那么,他为何要杀害苏克萨哈?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再看鳌拜临终前的交代,他曾想过交权,但为何最终未能如愿?鳌拜的身世经历到底如何,让我们一探究竟。

鳌拜:没啥大罪,杀苏克萨哈也非个人恩怨,死前交待,曾想过交权

鳌拜的家世背景

鳌拜出身于满洲正黄旗,家族世代为旗人。在旗人之中,鳌拜家族地位显赫,家世可谓殷实。自小,鳌拜就受到了良好的家教熏陶。

鳌拜的父亲是正黄旗的一名旗长,身怀武艺,在战阵之中屡建奇勋。鳌拜自幼便随父亲在军营长大,耳濡目染,从小就对武艺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家中,鳌拜更是受到了严格的家教管教,祖训家规一丝不苟地遵循。

鳌拜:没啥大罪,杀苏克萨哈也非个人恩怨,死前交待,曾想过交权

除了武艺,鳌拜的父亲还十分重视子嗣的文化修养。每当暇日,必亲自为鳌拜讲解典籍,灌输满洲传统文化。鳌拜自小便展现出过人的天资,不仅武艺出众,对文字也有着敏锐的悟性。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鳌拜自小就养成了勤奋好学的品性。日夜操练武艺,潜心钻研典籍,使他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家人和族人对鳌拜都寄予厚望,认为他定能在将来有所作为。

鳌拜早年的军旅生涯

鳌拜自幼习武,天资过人,年少时就在军中展现出了出色的武艺。十五岁那年,鳌拜就以骁勇善战的本领被选入皇家亲军,开启了他漫长的军旅生涯。

初入军营,鳌拜虚心好学,勤于操练,很快就熟稔了各种兵器的使用。他身手敏捷,力大无穷,在射箭、骑射、马术等技艺上都有着极高的造诣。鳌拜更是热衷于研习兵法谋略,对于作战策略和阵型运用有着独到的见解。

鳌拜的第一次实战便是在三十岁那年的准葛尔战役。这场战役是清军北伐的重要一役,鳌拜在战斗中英勇杀敌,屡建奇功,为最终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从此,鳌拜的名声在军中迅速扬传开来。

鳌拜:没啥大罪,杀苏克萨哈也非个人恩怨,死前交待,曾想过交权

准葛尔之役后,鳌拜接连参与了多次重大战役,无论是平定边疆还是讨伐农民起义军,他都是当之无愧的先锋将士。鳌拜身先士卒,临阵无惧,每到关键时刻都能英勇冲锋在前,为军队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

在连年征战中,鳌拜屡次被流矢所伤,但他从不在意,只是默默忍受着伤痛。有一次,鳌拜在战斗中被敌军的长矛刺穿了肩膀,鲜血直流。可他却紧咬牙关,拔出长矛继续冲杀在前,直到战斗结束才允许为他包扎伤口。这种视死如归的英勇无畏,令鳌拜在军中无人不佩服。

凭借着出色的军功和过人的武艺,鳌拜很快就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在他三十五岁那年,皇帝便任命他为正黄旗的旗长,从此开启了鳌拜仕途的新篇章。作为旗长,鳌拜时刻不忘自己的本分,严格要求部属,同时也以身作则,赢得了上下的爱戴和敬重。

两黄旗与两白旗的世仇

鳌拜与苏克萨哈的矛盾,背后隐藏着两黄旗与两白旗之间根深蒂固的世仇。这场世仇的起源,要追溯到皇太极时期。

当年,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国实行"八旗共议国政制"。虽然皇太极被推举为汗,但他的权力仅限于自己的两白旗,而且两白旗实力最弱。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皇太极便将自己的两白旗与努尔哈赤留给多尔衮兄弟的两黄旗进行了换色。

鳌拜:没啥大罪,杀苏克萨哈也非个人恩怨,死前交待,曾想过交权

这一调整虽然提高了皇太极两白旗的政治地位,但也埋下了两黄旗与两白旗之间的矛盾种子。在物质分配等方面,皇太极对新的两白旗进行了一些限制,使得多尔衮兄弟的新两黄旗受到了压制。于是,两旗由此结下了世仇。

后来,多尔衮摄政时期,两白旗的地位再次上升。多尔衮大力扶植两白旗,在驻防、发放俸禄等方面对两黄旗进行压制。在给旗民分地时,本该分给镶黄旗的土地范围,也被划分给了正白旗,导致镶黄旗产生了极大不满。

到了康熙幼年登基时,两黄旗与两白旗的矛盾达到了顶峰。当时辅政的四大臣中,只有苏克萨哈一人属于正白旗。作为两黄旗代表的鳌拜、索尼和遏必隆,自然要想方设法扳回两黄旗在朝中的场子。

于是,在康熙五年,鳌拜便提出了换地的主张,索尼和遏必隆也都表示赞同。两年后的康熙七年,鳌拜更是给苏克萨哈罗织了24条罪名,导致苏克萨哈最终被处决。

无论是换地还是杀害苏克萨哈,鳌拜的所作所为都代表着两黄旗在打击两白旗势力的做法。尽管鳌拜与苏克萨哈有着姻亲关系,但在这场旗人之间的世仇面前,个人的恩怨已经不值一提。

鳌拜与苏克萨哈的恩怨情仇

鳌拜:没啥大罪,杀苏克萨哈也非个人恩怨,死前交待,曾想过交权

表面上看,鳌拜与苏克萨哈是有姻亲关系的。但在这层关系之下,却隐藏着两黄旗与两白旗之间世代相传的仇怨。

原来,鳌拜的女儿是苏克萨哈的妻子。按理说,作为亲家,鳌拜与苏克萨哈应该是手足之情、亲若骨肉。可是在当时的政治斗争中,两人却成了水火不容的冤家对头。

康熙五年,鳌拜提出了换地的主张,要将本该属于镶黄旗的土地范围收回。这一主张得到了索尼和遏必隆的支持,但却遭到了苏克萨哈的反对。作为正白旗人,苏克萨哈自然不愿意放弃已经分得的地盘。

于是,鳌拜便开始密谋对付苏克萨哈。他暗中搜集了苏克萨哈的许多过错和失察,编造了24条罪名,向康熙进言,要求严惩苏克萨哈。

当时,康熙年纪尚小,朝政大权操纵在鳌拜等四大臣手中。面对鳌拜的逼迫,康熙一时间也难以拿捏主意。鳌拜更是挥臂捶胸,强奏数日,逼迫康熙处死苏克萨哈。

最终,在群臣的一致请求下,康熙被迫同意了鳌拜的主张,将苏克萨哈处以极刑。当时,苏克萨哈已年过六旬,他临终前曾哀求鳌拜开恩,但鳌拜却毫不留情,亲自监视了苏克萨哈的处决过程。

鳌拜:没啥大罪,杀苏克萨哈也非个人恩怨,死前交待,曾想过交权

这一幕,令当时在场的人无不感到震惊和不安。作为亲家,鳌拜竟然如此狠毒,连最基本的人伦之情都被抛诸脑后。但鳌拜对此却浑然不在意,他眼中只有两黄旗与两白旗之间的世仇,个人的恩怨早已不值一提。

鳌拜晚年的专权跋扈

在处决苏克萨哈之后,鳌拜的权势达到了顶峰。作为两黄旗的代表,他在朝中的地位无人能及。然而,就是这股子气焰,最终也导致了鳌拜的覆灭。

晚年的鳌拜,对康熙皇帝越发无礼失度。据说,有一年的新年朝贺时,鳌拜身穿黄袍现身,仅其帽结与康熙不同。这在当时实属无上大不敬,等同于将自己与皇帝等量齐观。

另一次,鳌拜以身体抱恙为由,拒不朝见康熙。当康熙亲自前往探视时,鳌拜竟然卧床不起,席下更是置有刀剑防身。这等行为,简直是对皇权的公然挑衅。

除了对康熙无礼,鳌拜对朝中大臣也横行跋扈,专擅权柄。他常常高声呵斥部院大臣,辱骂声色俱厉。只要有人稍有违拗,鳌拜便会严加治罪,甚至株连全家。

鳌拜:没啥大罪,杀苏克萨哈也非个人恩怨,死前交待,曾想过交权

有一次,鳌拜因为不满某部院的奏章内容,竟然亲自将奏章扯下,当众撕毁。从此之后,所有的奏章都必须先经过鳌拜的手,才能呈递给康熙。可以说,鳌拜把朝政大权完全掌控在了自己手中。

法国传教士白晋曾如此记载鳌拜的嚣张:"在康熙十五六岁时,四位摄政王中最有势力的宰相鳌拜,把持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六部的实权,任意行使康熙皇帝的权威,因此任何人都没有勇气对他提出疑议。"

面对鳌拜的跋扈,康熙早已忍无可忍。只是由于鳌拜手中掌握着重兵,康熙一时难以下手。直到康熙八年,鳌拜的党羽遏必隆被革职,康熙才乘机将鳌拜拿下,结束了他在朝中的专横跋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