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英伟达已经不行了!中国自研GPU芯片打破垄断,黄仁勋冒冷汗

作者:好好发挥很难

中国芯片企业突破重围

多年来,英伟达在GPU和AI芯片领域占据垄断地位,其CUDA生态系统成为业界事实标准。近年来中国芯片企业通过自主研发,终于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中国本土芯片企业如华为、地平线、寒武纪等,通过持的研发投入,成功研制出了性能卓越的国产GPU和AI芯片。这些芯片不仅在算力、能效等关键指标上对标或超越了英伟达的同类产品,而且由于国产化优势,价格也更具竞争力。

英伟达已经不行了!中国自研GPU芯片打破垄断,黄仁勋冒冷汗

以华为的昇腾AI芯片为例,其单精度浮点运算能力高达768TFLOPS,全面超越了英伟达旗舰产品A100。而在推理性能上,昇腾AI处理器也是英伟达的2倍以上。更令人振奋的是,昇腾芯片的价格仅为A100的一半左右。

地平线推出的征程系列GPU,则是国内首款完全自主可控的通用GPU。征程GPU采用了7nm工艺制程,具有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可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等领域。与英伟达的RTX 30系列相比,征程GPU在应用场景下性能更优,但价格仅为后者的一半左右。

英伟达已经不行了!中国自研GPU芯片打破垄断,黄仁勋冒冷汗

这些中国芯片企业的突破,标志着大陆在GPU和AI芯片领域正在打破国外垄断,迈向自主可控。

英伟达CUDA生态难题

尽管中国芯片企业在GPU和AI芯片硬件层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要真正打破英伟达的垄断,还须攻克CUDA生态这一"软肋"。

CUDA是英伟达推出的GPU加速计算平台,已成为AI软件开发的事实标准。绝大多数AI框架、开发工具和应用软件,都是基于CUDA生态系统构建的。这使得即便采用了国产GPU/AI芯片,也难以直接运行现有的AI软件。

英伟达已经不行了!中国自研GPU芯片打破垄断,黄仁勋冒冷汗

为解决这一难题,中国芯片企业正在努力实现对CUDA的兼容。例如,地平线的征程GPU就宣称可以无缝支持CUDA生态。英伟达方面却明确表示,将禁止任何方芯片与CUDA兼容。

这无疑是英伟达故意设置的"绿色壁垒",意在维护自身在AI芯片市场的垄断地位。面对英伟达的"生态锁定",中国企业别无选择,只能自主研发兼容CUDA的开源替代方案。

英伟达已经不行了!中国自研GPU芯片打破垄断,黄仁勋冒冷汗

美国政府也在为英伟达"护航"。去年,美国商务部禁止英伟达等芯片企业向中国出口其最新的AI加速芯片,切断了中国企业获取英伟达高端芯片的渠道。

这无疑将进一步加速中国在GPU和AI芯片领域的自主可控进程,促使国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尽快突破CUDA生态桎梏。

美国芯片巨头联手反垄断

令英伟达始料未及的是,在中国芯片企业的挑战之外,其在AI芯片市场的垄断地位也受到了美国本土芯片巨头的联合反击。

英伟达已经不行了!中国自研GPU芯片打破垄断,黄仁勋冒冷汗

英特尔、AMD、谷歌、高通等公司去年成立了UXL联盟,旨在建立一个开放、多元的AI芯片生态系统,降低对英伟达CUDA的依赖。

这些公司认为,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的"一家独大"已严重扭曲了市场秩序,阻碍了行业创新。它们希望通过UXL联盟推动AI芯片生态开放,消除供应商锁定,让用户能自由选择不同厂商的芯片和软件。

英伟达已经不行了!中国自研GPU芯片打破垄断,黄仁勋冒冷汗

UXL联盟的目标之一,就是制定统一的AI芯片指令集和编程模型,以取代英伟达的CUDA。一旦UXL生态系统成型,将直接动摇英伟达在AI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

未来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的"独苗"地位将不复存在。它将不得不面临来自中国芯片企业和美国本土竞争对手的双重挤压。

英伟达霸主地位受威胁

英伟达已经不行了!中国自研GPU芯片打破垄断,黄仁勋冒冷汗

纵观GPU和AI芯片行业的最新发展,英伟达长期以来的"一家独大"局面正在被打破。其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地位,首次受到了来自中美两方的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一方面,中国芯片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已在GPU和AI芯片硬件层面取得突破,产品性能不逊甚至超越英伟达。另一方面,美国本土芯片巨头也联手反垄断,试图在软件生态层面分蛋糕。

英伟达已经不行了!中国自研GPU芯片打破垄断,黄仁勋冒冷汗

这种内外夹击之下,英伟达的AI芯片霸主地位正受到严峻考验。GPU和AI芯片市场将呈现多元格局,英伟达将不得不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英伟达作为行业老牌巨头,其在GPU和AI芯片领域的技术积累和生态优势仍不容小觑。但如果固步自封、继垄断,必将被时代所抛弃。

只有主动拥抱开放、加入行业生态建设、积极参与公平竞争,英伟达才能在新一轮GPU/AI芯片革命中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其霸主地位终将不保。

英伟达已经不行了!中国自研GPU芯片打破垄断,黄仁勋冒冷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