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偉達已經不行了!中國自研GPU晶片打破壟斷,黃仁勳冒冷汗

作者:好好發揮很難

中國晶片企業突破重圍

多年來,英偉達在GPU和AI晶片領域占據壟斷地位,其CUDA生态系統成為業界事實标準。近年來中國晶片企業通過自主研發,終于在這一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中國本土晶片企業如華為、地平線、寒武紀等,通過持的研發投入,成功研制出了性能卓越的國産GPU和AI晶片。這些晶片不僅在算力、能效等關鍵名額上對标或超越了英偉達的同類産品,而且由于國産化優勢,價格也更具競争力。

英偉達已經不行了!中國自研GPU晶片打破壟斷,黃仁勳冒冷汗

以華為的昇騰AI晶片為例,其單精度浮點運算能力高達768TFLOPS,全面超越了英偉達旗艦産品A100。而在推理性能上,昇騰AI處理器也是英偉達的2倍以上。更令人振奮的是,昇騰晶片的價格僅為A100的一半左右。

地平線推出的征程系列GPU,則是國内首款完全自主可控的通用GPU。征程GPU采用了7nm工藝制程,具有強大的并行計算能力,可廣泛應用于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等領域。與英偉達的RTX 30系列相比,征程GPU在應用場景下性能更優,但價格僅為後者的一半左右。

英偉達已經不行了!中國自研GPU晶片打破壟斷,黃仁勳冒冷汗

這些中國晶片企業的突破,标志着大陸在GPU和AI晶片領域正在打破國外壟斷,邁向自主可控。

英偉達CUDA生态難題

盡管中國晶片企業在GPU和AI晶片硬體層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要真正打破英偉達的壟斷,還須攻克CUDA生态這一"軟肋"。

CUDA是英偉達推出的GPU加速計算平台,已成為AI軟體開發的事實标準。絕大多數AI架構、開發工具和應用軟體,都是基于CUDA生态系統建構的。這使得即便采用了國産GPU/AI晶片,也難以直接運作現有的AI軟體。

英偉達已經不行了!中國自研GPU晶片打破壟斷,黃仁勳冒冷汗

為解決這一難題,中國晶片企業正在努力實作對CUDA的相容。例如,地平線的征程GPU就宣稱可以無縫支援CUDA生态。英偉達方面卻明确表示,将禁止任何方晶片與CUDA相容。

這無疑是英偉達故意設定的"綠色壁壘",意在維護自身在AI晶片市場的壟斷地位。面對英偉達的"生态鎖定",中國企業别無選擇,隻能自主研發相容CUDA的開源替代方案。

英偉達已經不行了!中國自研GPU晶片打破壟斷,黃仁勳冒冷汗

美國政府也在為英偉達"護航"。去年,美國商務部禁止英偉達等晶片企業向中國出口其最新的AI加速晶片,切斷了中國企業擷取英偉達高端晶片的管道。

這無疑将進一步加速中國在GPU和AI晶片領域的自主可控程序,促使國内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盡快突破CUDA生态桎梏。

美國晶片巨頭聯手反壟斷

令英偉達始料未及的是,在中國晶片企業的挑戰之外,其在AI晶片市場的壟斷地位也受到了美國本土晶片巨頭的聯合反擊。

英偉達已經不行了!中國自研GPU晶片打破壟斷,黃仁勳冒冷汗

英特爾、AMD、谷歌、高通等公司去年成立了UXL聯盟,旨在建立一個開放、多元的AI晶片生态系統,降低對英偉達CUDA的依賴。

這些公司認為,英偉達在AI晶片領域的"一家獨大"已嚴重扭曲了市場秩序,阻礙了行業創新。它們希望通過UXL聯盟推動AI晶片生态開放,消除供應商鎖定,讓使用者能自由選擇不同廠商的晶片和軟體。

英偉達已經不行了!中國自研GPU晶片打破壟斷,黃仁勳冒冷汗

UXL聯盟的目标之一,就是制定統一的AI晶片指令集和程式設計模型,以取代英偉達的CUDA。一旦UXL生态系統成型,将直接動搖英偉達在AI晶片市場的主導地位。

未來英偉達在AI晶片領域的"獨苗"地位将不複存在。它将不得不面臨來自中國晶片企業和美國本土競争對手的雙重擠壓。

英偉達霸主地位受威脅

英偉達已經不行了!中國自研GPU晶片打破壟斷,黃仁勳冒冷汗

縱觀GPU和AI晶片行業的最新發展,英偉達長期以來的"一家獨大"局面正在被打破。其在這一領域的壟斷地位,首次受到了來自中美兩方的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一方面,中國晶片企業通過自主創新,已在GPU和AI晶片硬體層面取得突破,産品性能不遜甚至超越英偉達。另一方面,美國本土晶片巨頭也聯手反壟斷,試圖在軟體生态層面分蛋糕。

英偉達已經不行了!中國自研GPU晶片打破壟斷,黃仁勳冒冷汗

這種内外夾擊之下,英偉達的AI晶片霸主地位正受到嚴峻考驗。GPU和AI晶片市場将呈現多元格局,英偉達将不得不面臨激烈的市場競争。

英偉達作為行業老牌巨頭,其在GPU和AI晶片領域的技術積累和生态優勢仍不容小觑。但如果固步自封、繼壟斷,必将被時代所抛棄。

隻有主動擁抱開放、加入行業生态建設、積極參與公平競争,英偉達才能在新一輪GPU/AI晶片革命中立于不敗之地。否則,其霸主地位終将不保。

英偉達已經不行了!中國自研GPU晶片打破壟斷,黃仁勳冒冷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