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鳌拜:沒啥大罪,殺蘇克薩哈也非個人恩怨,死前交待,曾想過交權

作者:代号鏽西瓜

對于鳌拜這個人,很多人對他有些誤解。影視劇裡塑造的鳌拜形象霸道嚣張,似乎他是個貪贓枉法的大奸大惡之徒。但事實真的如此嗎?鳌拜被定的30條大罪中,最嚴重的竟然隻是"結黨專權",并沒有嚴重的違法亂紀或A錢受賄。那麼,他為何要殺害蘇克薩哈?這背後又隐藏着怎樣的曆史淵源?再看鳌拜臨終前的交代,他曾想過交權,但為何最終未能如願?鳌拜的身世經曆到底如何,讓我們一探究竟。

鳌拜:沒啥大罪,殺蘇克薩哈也非個人恩怨,死前交待,曾想過交權

鳌拜的家世背景

鳌拜出身于滿洲正黃旗,家族世代為旗人。在旗人之中,鳌拜家族地位顯赫,家世可謂殷實。自小,鳌拜就受到了良好的家教熏陶。

鳌拜的父親是正黃旗的一名旗長,身懷武藝,在戰陣之中屢建奇勳。鳌拜自幼便随父親在軍營長大,耳濡目染,從小就對武藝有着濃厚的興趣。在家中,鳌拜更是受到了嚴格的家教管教,祖訓家規一絲不苟地遵循。

鳌拜:沒啥大罪,殺蘇克薩哈也非個人恩怨,死前交待,曾想過交權

除了武藝,鳌拜的父親還十分重視子嗣的文化修養。每當暇日,必親自為鳌拜講解典籍,灌輸滿洲傳統文化。鳌拜自小便展現出過人的天資,不僅武藝出衆,對文字也有着敏銳的悟性。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鳌拜自小就養成了勤奮好學的品性。日夜操練武藝,潛心鑽研典籍,使他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家人和族人對鳌拜都寄予厚望,認為他定能在将來有所作為。

鳌拜早年的軍旅生涯

鳌拜自幼習武,天資過人,年少時就在軍中展現出了出色的武藝。十五歲那年,鳌拜就以骁勇善戰的本領被選入皇家親軍,開啟了他漫長的軍旅生涯。

初入軍營,鳌拜虛心好學,勤于操練,很快就熟稔了各種兵器的使用。他身手靈活,力大無窮,在射箭、騎射、馬術等技藝上都有着極高的造詣。鳌拜更是熱衷于研習兵法謀略,對于作戰政策和陣型運用有着獨到的見解。

鳌拜的第一次實戰便是在三十歲那年的準葛爾戰役。這場戰役是清軍北伐的重要一役,鳌拜在戰鬥中英勇殺敵,屢建奇功,為最終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從此,鳌拜的名聲在軍中迅速揚傳開來。

鳌拜:沒啥大罪,殺蘇克薩哈也非個人恩怨,死前交待,曾想過交權

準葛爾之役後,鳌拜接連參與了多次重大戰役,無論是平定邊疆還是讨伐農民起義軍,他都是當之無愧的先鋒将士。鳌拜身先士卒,臨陣無懼,每到關鍵時刻都能英勇沖鋒在前,為軍隊的勝利做出巨大貢獻。

在連年征戰中,鳌拜屢次被流矢所傷,但他從不在意,隻是默默忍受着傷痛。有一次,鳌拜在戰鬥中被敵軍的長矛刺穿了肩膀,鮮血直流。可他卻緊咬牙關,拔出長矛繼續沖殺在前,直到戰鬥結束才允許為他包紮傷口。這種視死如歸的英勇無畏,令鳌拜在軍中無人不佩服。

憑借着出色的軍功和過人的武藝,鳌拜很快就得到了皇帝的賞識。在他三十五歲那年,皇帝便任命他為正黃旗的旗長,從此開啟了鳌拜仕途的新篇章。作為旗長,鳌拜時刻不忘自己的本分,嚴格要求部屬,同時也以身作則,赢得了上下的愛戴和敬重。

兩黃旗與兩白旗的世仇

鳌拜與蘇克薩哈的沖突,背後隐藏着兩黃旗與兩白旗之間根深蒂固的世仇。這場世仇的起源,要追溯到皇太極時期。

當年,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國實行"八旗共議國政制"。雖然皇太極被推舉為汗,但他的權力僅限于自己的兩白旗,而且兩白旗實力最弱。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皇太極便将自己的兩白旗與努爾哈赤留給多爾衮兄弟的兩黃旗進行了換色。

鳌拜:沒啥大罪,殺蘇克薩哈也非個人恩怨,死前交待,曾想過交權

這一調整雖然提高了皇太極兩白旗的政治地位,但也埋下了兩黃旗與兩白旗之間的沖突種子。在物質配置設定等方面,皇太極對新的兩白旗進行了一些限制,使得多爾衮兄弟的新兩黃旗受到了壓制。于是,兩旗由此結下了世仇。

後來,多爾衮攝政時期,兩白旗的地位再次上升。多爾衮大力扶植兩白旗,在駐防、發放俸祿等方面對兩黃旗進行壓制。在給旗民分地時,本該分給鑲黃旗的土地範圍,也被劃分給了正白旗,導緻鑲黃旗産生了極大不滿。

到了康熙幼年登基時,兩黃旗與兩白旗的沖突達到了頂峰。當時輔政的四大臣中,隻有蘇克薩哈一人屬于正白旗。作為兩黃旗代表的鳌拜、索尼和遏必隆,自然要想方設法扳回兩黃旗在朝中的場子。

于是,在康熙五年,鳌拜便提出了換地的主張,索尼和遏必隆也都表示贊同。兩年後的康熙七年,鳌拜更是給蘇克薩哈羅織了24條罪名,導緻蘇克薩哈最終被處決。

無論是換地還是殺害蘇克薩哈,鳌拜的所作所為都代表着兩黃旗在打擊兩白旗勢力的做法。盡管鳌拜與蘇克薩哈有着姻親關系,但在這場旗人之間的世仇面前,個人的恩怨已經不值一提。

鳌拜與蘇克薩哈的恩怨情仇

鳌拜:沒啥大罪,殺蘇克薩哈也非個人恩怨,死前交待,曾想過交權

表面上看,鳌拜與蘇克薩哈是有姻親關系的。但在這層關系之下,卻隐藏着兩黃旗與兩白旗之間世代相傳的仇怨。

原來,鳌拜的女兒是蘇克薩哈的妻子。按理說,作為親家,鳌拜與蘇克薩哈應該是手足之情、親若骨肉。可是在當時的政治鬥争中,兩人卻成了水火不容的冤家對頭。

康熙五年,鳌拜提出了換地的主張,要将本該屬于鑲黃旗的土地範圍收回。這一主張得到了索尼和遏必隆的支援,但卻遭到了蘇克薩哈的反對。作為正白旗人,蘇克薩哈自然不願意放棄已經分得的地盤。

于是,鳌拜便開始密謀對付蘇克薩哈。他暗中搜集了蘇克薩哈的許多過錯和失察,編造了24條罪名,向康熙進言,要求嚴懲蘇克薩哈。

當時,康熙年紀尚小,朝政大權操縱在鳌拜等四大臣手中。面對鳌拜的逼迫,康熙一時間也難以拿捏主意。鳌拜更是揮臂捶胸,強奏數日,逼迫康熙處死蘇克薩哈。

最終,在群臣的一緻請求下,康熙被迫同意了鳌拜的主張,将蘇克薩哈處以極刑。當時,蘇克薩哈已年過六旬,他臨終前曾哀求鳌拜開恩,但鳌拜卻毫不留情,親自監視了蘇克薩哈的處決過程。

鳌拜:沒啥大罪,殺蘇克薩哈也非個人恩怨,死前交待,曾想過交權

這一幕,令當時在場的人無不感到震驚和不安。作為親家,鳌拜竟然如此狠毒,連最基本的人倫之情都被抛諸腦後。但鳌拜對此卻渾然不在意,他眼中隻有兩黃旗與兩白旗之間的世仇,個人的恩怨早已不值一提。

鳌拜晚年的專權跋扈

在處決蘇克薩哈之後,鳌拜的權勢達到了頂峰。作為兩黃旗的代表,他在朝中的地位無人能及。然而,就是這股子氣焰,最終也導緻了鳌拜的覆滅。

晚年的鳌拜,對康熙皇帝越發無禮失度。據說,有一年的新年朝賀時,鳌拜身穿黃袍現身,僅其帽結與康熙不同。這在當時實屬無上大不敬,等同于将自己與皇帝等量齊觀。

另一次,鳌拜以身體抱恙為由,拒不朝見康熙。當康熙親自前往探視時,鳌拜竟然卧床不起,席下更是置有刀劍防身。這等行為,簡直是對皇權的公然挑釁。

除了對康熙無禮,鳌拜對朝中大臣也橫行跋扈,專擅權柄。他常常高聲呵斥部院大臣,辱罵聲色俱厲。隻要有人稍有違拗,鳌拜便會嚴加治罪,甚至株連全家。

鳌拜:沒啥大罪,殺蘇克薩哈也非個人恩怨,死前交待,曾想過交權

有一次,鳌拜因為不滿某部院的奏章内容,竟然親自将奏章扯下,當衆撕毀。從此之後,所有的奏章都必須先經過鳌拜的手,才能呈遞給康熙。可以說,鳌拜把朝政大權完全掌控在了自己手中。

法國傳教士白晉曾如此記載鳌拜的嚣張:"在康熙十五六歲時,四位攝政王中最有勢力的宰相鳌拜,把持了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六部的實權,任意行使康熙皇帝的權威,是以任何人都沒有勇氣對他提出疑議。"

面對鳌拜的跋扈,康熙早已忍無可忍。隻是由于鳌拜手中掌握着重兵,康熙一時難以下手。直到康熙八年,鳌拜的黨羽遏必隆被革職,康熙才乘機将鳌拜拿下,結束了他在朝中的專橫跋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