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马斯克在中国受超规格接待,背后有三重原因

作者:生思孰虑
马斯克在中国受超规格接待,背后有三重原因

应中国贸促会邀请,美国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4月28日抵达北京,国务院总理李强和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等会见马斯克。这不是马斯克第一享受中国官方的超规格待遇了。去年5月,马斯克在短短44小时的访华行程中,与中国的外交部长、工信部长、商务部长会面。

在中美经贸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马斯克为何得到区别待遇?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马斯克对中美关系的示范效应。

一、中美可以互利共赢,应该做伙伴,而不是当对手

2018年,特斯拉在上海设立第一家在华工厂。纽约时报中文网称,这个工厂得到了中方的“特殊关照”,从建成到投产,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中方不仅为特斯拉提供了优惠的低息贷款,还改变了有关外资企业的所有权规定,让特斯拉无需中国本土合作伙伴就能建厂,这对在华运营的外国车企来说是首例。

当年的上海市委书记正是现在的国务院总理李强。

马斯克在中国受超规格接待,背后有三重原因

现在,上海工厂已取代加州弗里蒙特的工厂,成为特斯拉规模最大、生产力最高的工厂,占据公司一半以上的全球交付量,并贡献了大部分的利润。

合作从来不是单向的,这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底层逻辑。

特斯拉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特斯拉在中国的核心供应商近百家,从核心的电池、电机、电控,到充电桩、底盘和内饰,几乎涵盖产业链每个环节。其中仅宁德时代在特斯拉电池订单的加持下,市场份额连续六年全球第一,也大力惠及其他中国本土新能源汽车企业。

二、中美可以良性竞争,竞争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理性正确看待

当前,中国本土品牌电动汽车发展势头迅猛。去年年底,中国竞争对手比亚迪的全球汽车销量已超过了特斯拉。马斯克也承认,如果没有贸易壁垒,比亚迪和其他中国公司将“几乎摧毁世界上大多数汽车公司”。

不少国家政府和企业试图遏制中国企业的发展势头,鼓吹中国电动汽车“产能过剩”“过度补贴”,欧盟甚至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

但直接参与竞争的马斯克怎么说?玉渊谭天微博账号28日发布的视频显示,马斯克在抵达北京后表示,“很高兴看到电动车在中国取得进展,未来所有汽车都将是电动的。”

马斯克在中国受超规格接待,背后有三重原因

他的逻辑很简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确保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的重要推动力。竞争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理性正确看待。中美完全可以走出一条既提升自我、又照亮对方的共赢之路。

三、中美可以相向而行,彼此成就而不是彼此伤害

路透社称,马斯克周日突访中国,主要是为了寻求在中国推出全自动驾驶(FSD)软件。FSD是特斯拉最先进的驾驶辅助技术,可以帮助特斯拉提升在华竞争优势。但FSD需要大量收集道路数据,涉及到数据安全问题。

马斯克到访北京后不久,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发布《关于汽车数据处理4项安全要求检测情况的通报(第一批)》文件。文件显示,特斯拉2022款和2023款的Model 3和Model Y通过了国家汽车数据安全4项全部要求。这对特斯拉是重要的利好消息。

这两件事不是孤立的。“数据安全达标”意味着,特斯拉可以行驶到中国更多地方,数据安全敏感性有所降低。这可以为FSD入华进行前期准备。

外国品牌电动汽车的数据安全,是各国面临的问题。今年2月,拜登政府以潜在的“国家安全”风险为由,下令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调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称:“在美国的道路上,行驶着数百万辆来自中国的网联汽车,这意味着中国“每一天,每一分钟”都在搜集着数百万美国人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回中国。”

同样的论断,中国也可以用于美国企业特斯拉。

互信不足和相互猜忌,导致误判误伤,是当前中美关系的恶性循环。

但是马斯克努力跳出这个怪圈。一方面与中国官方“对话不能停”,另一方面积极行动,于2021年建成特斯拉上海数据中心,实现数据本地化存储,以实际行动回应相关疑虑。

保持沟通,相向而行,才能化解疑虑,重建互信。

希望美国政府和企业都来读一读马斯克对华合作“启示录”,推动中美关系重归互利共赢的轨道,而不要陷入零和博弈的死胡同。

文:中山鹿 编辑:深思孰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