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抗战时期,国军进入缅甸明明是和日军作战,为何还被英军处处针对

作者:雨田观史海

历史上的英国,一直以来就是以“搅局者”而闻名,甚至为此闹出过不少笑话,特别是二战时期,如果说轴心国搞笑担当是喜爱面条的意大利,那么盟军这边则是喜欢搅局的大英帝国。

在二战中,为了证明自己是依旧是盟军大佬和世界霸主的英国人,从战争开始就在盟军这边整活,怒刷几波存在感,而盟友们也显然被英军的这个操作给秀的一头包。

甚至有好多国军将领称其为“日军在盟军中卧底”,可谓是——“干啥啥不行,捣乱第一名”

抗战时期,国军进入缅甸明明是和日军作战,为何还被英军处处针对

擅长搅局的约翰牛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在二战开始后,英军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在欧洲让德军在西线打的节节败退,搞了个敦刻尔克还大吹特吹。到了北非欺负难兄难弟意大利,最后还让隆美尔的几万北非军团给缠住了。

在北非和欧洲战场处处受限英军,到了亚洲战场,也让曾经的迷弟日本在二战初期给胖揍。

珍珠港事变后,日本南方军迅速南下,山下奉文的带领下,香港40天沦陷,马来西亚也撑不过50天,而号称东方最坚固堡垒的新加坡才10天就投降,10万英军被俘,成为了二战以来英军最耻辱一战。

陆军打成这样,海军也差不到哪里去,在战役开始后菲利普上将带领的英国远东舰队,被小泽治三郎的航母编队打成筛子。

抗战时期,国军进入缅甸明明是和日军作战,为何还被英军处处针对

在新加坡跟日军投降的英军

因此,马来战役结束后,英国在远东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也仅剩下中南半岛的缅甸了。

而在这危急的时候,英国人不得已低下高贵的头颅转而向美军和老蒋求助,而为了援助英军,老蒋将以第5军为首的精锐部队组成了10万远征军,在罗卓英和杜聿明的带领下进入缅甸援助英军。

1942年3月,在新加坡战役结束休整后,日军4个师团突进缅甸。

被吓破胆的英军可谓是节节败退,就连他们从北非调过来的沙漠之鼠第七装甲师,也被日军打的抱头鼠窜。而这些暴打他们的日军甚至在装备上还落后于他们。

有一个搞笑的例子就是,在缅甸某战场上日军33师团不过才两个步兵大队的兵力,就敢拿着简易的燃烧瓶,撵着英军的坦克跑。

而这要搁在两年前的诺门坎,这些日军早就被苏军直接用机枪打成筛子。

抗战时期,国军进入缅甸明明是和日军作战,为何还被英军处处针对

入侵缅甸的日军

1942年4月,知道缅甸不可守的英军想着迅速撤退到印度去,但后面依然有7000英军被日军围在了仁安羌油田附近。而接到盟军总部(当时是英国人亚历山大负责)在接到增援和掩护英军撤退的命令后,国军远征军也快速驰援战场,其中新38师一个团在刘放吾团长(很多人说战役是孙立人直接指挥的,其实是一个常识错误)的带领下很快和日军交上火,并撕开了拼墙河防线。兵靠着侧翼迂回,偷袭包抄,阻击设伏将日军耍的晕头转向,解救了7000已成惊弓之鸟的英军,以及500名的英国侨民。

这也使得原本已经被切断封锁线,濒临崩溃的英军,再次看到了久违的敦刻尔克奇迹。

抗战时期,国军进入缅甸明明是和日军作战,为何还被英军处处针对

仁安羌被解救英军和国军合影

不过战后的英国人,可不承认自己被曾经的手下败给救了,于是就千方百计的赖账。

一方面亚历山大等人说此次解救行动完全是出自英方的紧密策划,另一方面也将这次突围行动说成是英军和国军的里应外合,更多的是靠7000英军强大的火力压制日军,刘放吾的国军只是起到牵制作用罢了。

如果说对于解救他们国军是为了面子耍赖的话,在缅北反攻阶段英军则对于作战更多是扯后腿。

在最初的反攻作战里,盟军的作战计划是美军确保后勤保障,每天提供5000吨物资和500架飞机,英军凭借着海军优势,在缅甸中南部执行两栖登陆作战,并派遣军舰进入爪哇海和南海牵制日本海军。国军则在国内组织20万人的远征军,二次入缅作战。

但这个两路反攻缅甸的计划出来以后,英国人则是开始扯后腿了。

抗战时期,国军进入缅甸明明是和日军作战,为何还被英军处处针对

在缅甸艰苦作战的英军

英军驻印总司令韦维尔将军则是认为两栖作战登陆缅甸中部作战,后勤很困难拒绝同时从日军后方登陆,而且还拿出了英军海军将加大在北非的行动为由拒绝在孟加拉湾展开军事行动打击日军后方。

不仅如此,害怕国军在印度做大的英国人,则是以后勤压力大为借口拒绝增加在印度受训的国军队伍和物资供应,虽然勉强同意在进行反攻,但英国人只承诺在在投入3个师的兵力进行帮衬。

抗战时期,国军进入缅甸明明是和日军作战,为何还被英军处处针对

和驻印军联合作战的英军部队

在反攻路线的选择上,史迪威想从英帕尔进行反攻,这里地势平坦适合大兵团作战,可以通往更为开阔的缅甸平原。

但英国人可就不乐意了,一直阻挠这个方案实施,后来也因为这事一直拖到日军进攻英帕尔而结束。而以至于英军不肯让出英帕尔进攻,导致远征军和驻印军从缅北山区反攻,在崎岖的野人山和丛林等艰苦的条件下和日军作战,徒增盟军的伤亡。

抗战时期,国军进入缅甸明明是和日军作战,为何还被英军处处针对

未能从英帕尔反攻,而深陷滇缅的远征军

为何英军老是捣乱

可能很多人想不通,在缅甸作战的国军明明是帮他们去打日本人的,为何英军总是给远征军将士们拖后腿,摆出一副我不好过你也不好好架势。

而的如果要深究英国人为何喜欢拖后腿的原因,其实不外乎这几点。

首先,就是传统使然。

将历史上的英国的称为“搅局者”可是一点都不冤枉他们,作为悬浮在欧洲大陆之外的岛国,英国人始终被欧陆其他国家排除在外,好感度甚至要低于东边的大毛熊。

而英国人也始终担忧自己会被其他欧洲大陆的国家吞并。因此在外交上一直奉行“欧洲均衡政策”,不让欧洲国家一家独大。一旦发现谁有统一欧洲大陆的趋势,就联合其他欧陆国对其进行制裁。

正如他们的铁血宰相丘吉尔所说: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抗战时期,国军进入缅甸明明是和日军作战,为何还被英军处处针对

二战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

在18-19世纪,大革命之后法国有席卷欧洲之势,于是他们就联合普鲁士和沙俄以及奥地利等国成立反法联盟。到了18世纪50年代,又因为克里木半岛的利益,毅然和自己盟友翻脸,联合法国对其进行攻击。而到了20世纪初,当普鲁士有鲸吞欧洲的趋势后,他们又和老对手法国以及十几年前还是仇人的沙俄联合,组成了协约国集团。

但在一战胜利之后,又对沙俄(苏俄)用兵,可谓将均衡政策拿捏的炉火纯青。

而了解到英国的这种传统,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何一直在缅甸战场上拖后腿。

抗战时期,国军进入缅甸明明是和日军作战,为何还被英军处处针对

在进行反攻的英军

其次,就是不想让出缅甸。

二战的亚太(远东)实际上已经是以老美为主导,而从一战开始,日薄西山的大英帝国,早就没有当年日不落的盛景,大量的殖民地独立,英联邦各国也拖入美帝的怀抱,除了欧洲的一亩三分地,他们在亚太就就剩下马来亚和缅甸。

而当时的情况是,这两个地方已经被日本占领,可欧洲反攻在即,英国人已经伸不出手来处理这个问题。但他们又不想让老蒋和美军把手深入缅甸。

于是他们在亚洲战场就一直采用“拖战术”,龟缩印度,等解决完欧洲再反攻亚洲。

抗战时期,国军进入缅甸明明是和日军作战,为何还被英军处处针对

在二战末期,滇缅战场已经是美军和国军主导了

但另一面老蒋的国民政府来说,又是不一样,二战对与老蒋来说,是一场灾难更是一个机会。

在武汉会战后,老蒋已经意识到的日本压根占领不了东亚。到了二战开始后,日本也是败局已定。1943年的开罗会议,也让老蒋挤进了三巨头行列,而这在20年前的几大国在巴黎的和会上,顾维钧等人代表的北洋政府,连凳子都没得坐。要不是顾维钧等人据理力争,可能连参加会议的资格的都没有。

而面对身份的转变,英国人应该是最不爽,当然他们更担心的是,老蒋的崛起会打破亚太的平衡和损害他们在远东的利益。

抗战时期,国军进入缅甸明明是和日军作战,为何还被英军处处针对

丘吉尔对于老蒋的崛起并不算太高兴

其实英国人当时完全是多想,人家老蒋压根就不想占领缅甸。

其实当时的老蒋之所以极力远征缅甸,除了是作为盟友出兵帮助之外,更多是打通滇缅公路,在缅北建立物资输送通道,这从老蒋重点建设云南就能发现,而只有这一条国际运输通道,才能确保关内战场能持续抗日。

但已经被国民政府崛起酸的不行的英国人,可不这么想,他们认为国军在缅甸实行的是“驱狼吞虎”之策,一旦以国军主导的反攻能成型,崛起的老蒋肯定会将手伸进中南半岛,甚至马六甲。

按照当时国军新1军军长郑洞国的说法

“韦维尔将军之所以反对,我们从英帕尔反攻,主要就是怕“军队一旦进入缅甸中南部,就会加大国军对缅甸的影响,对大英帝国重新控制这个殖民地不利……”。
抗战时期,国军进入缅甸明明是和日军作战,为何还被英军处处针对

国军和美军在进行联合指挥,英国人表示很酸

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其回忆录中也是这么担忧。在其1944年2月和罗斯福的的电报中阐述了其观点。

“我一向主张空运(驼峰航线)支援中国抗战,我当然赞成继续支持中国抗战,病虫境内进行空军活动。但我十分反对在缅甸北部进行大规模战役,这是对日作战最不利的一点”

因此,无论是从英国的均势的外交政策,以及对缅甸殖民地的控制,他们都既不想阻止远征军在缅甸作战,又不想将缅甸作为主要战场扩大战役,因此做事磨蹭和拖后腿是理所当然的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