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今医学治病的误区:心脏病滥做手术而忽视病因病机(二)

作者:经方中医张先生

中医如何看待心脏病呢?在中医的理论中,心脏病被归为“胸痹”、“心痛”等范畴。中医认为,气虚血瘀是心血管疾病的本质,淤血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因素。这一观点在中医古籍中早有记载,例如在公元前五世纪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对心脏病症状的描述,称之为“心病”、“真心痛”。

当今医学治病的误区:心脏病滥做手术而忽视病因病机(二)

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灌溉溪谷,内润脏腑,外养腠理;又主神志,调节精神、思维、意识,统摄脏腑功能活动,主宰全身。心的生理功能失调,常表现为血脉异常和神志改变两类病机变化。

血脉异常:心不主血脉,会导致心脏自身、头面、四肢及全身脏腑功能失常等病机变化。心脏自身病变以心动不安为主,心血运行不畅,导致心悸怔忡,或心中空虚,气短心痛等症。心动过速或过缓,会引起脉搏的跳动频率、节律、强度等改变,出现数、迟、虚、实、滑、涩、促、结、代等脉象变化。

头面部方面,当血气上冲时,会表现为面红目赤,唇红,舌尖红赤、疼痛、溃烂,或吐血、衄血。血气失养时,则出现面色淡白、萎黄,唇舌淡白。当血行不畅时,又见面色晦暗、黧黑,唇舌青紫,或舌有瘀斑瘀点。

四肢部分方面,血脉充盛时,会表现为四肢烦热,手足心发烧。血脉寒凝时,则出现四肢逆冷,手足冷痛,爪甲紫暗。

全身脏腑失却血气供养时,会导致脏腑功能低下、衰退的各种表现。因此,养心护心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当今医学治病的误区:心脏病滥做手术而忽视病因病机(二)

神志改变:心,作为主宰我们精神活动的核心,它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情绪和行为。当心神失去滋养时,我们的精神状态会变得非常不安定。这通常表现为心神不宁,思绪混乱,无法集中精力,甚至出现精神萎靡和记忆力减退的情况。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还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

当心神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时,情况会变得更加严重。轻微的干扰可能导致心烦意乱,失眠和多梦。而严重的干扰则可能导致心神不宁,甚至出现狂躁、言语错乱、打人毁物等极端行为。这些症状不仅对个体造成伤害,还会对周围的人造成困扰和恐慌。

更为严重的是,当心神失去主宰时,我们的精神状态会变得非常不稳定。轻者可能出现嗜睡、恍惚和朦胧的情况,重者则可能出现神志不清、突然倒地、胡言乱语甚至妄动的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周围的人造成威胁。

心病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外感六淫,特别是寒、热之邪,最容易侵犯心脏。内伤七情,如悲伤、欢喜、忧思等情绪,也容易导致心脏疾病。其他因素如禀赋不足、劳倦过度、饮食不节、久病重病、失治误治,以及病理产物的停留,都可以引起各种心脏病变。

当今医学治病的误区:心脏病滥做手术而忽视病因病机(二)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心脏的病变多以虚、实为纲。《黄帝内经》中已有“心虚”的提法,如《素问·五藏生成篇》指出:“思虑而伤心”。《脉经》则最明确地提出了“心实”和“心虚”的病机,如《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篇》中说:“心实,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实者,手厥阴经也。病苦闭,大便不利,腹满,四肢重,身热,苦胃胀;心虚,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虚者,手厥阴经也。病苦悸恐不乐,心腹痛,难以言,心如寒状,恍惚。”

此后,《千金要方》有“心实热”、“心虚寒”之说。《圣济总录》、《济生方》、《丹溪手镜》、《景岳全书》等医籍均有关于“心实”和“心虚”病机的详细论述。这是因为心虚主要是由于心的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缺乏,易表现出心气、心阳、心血、心阴亏损的病机;而心实则多由感受邪气或病理产物停留所致。

《灵枢·邪客篇》指出:“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也说:“心为一身之大主,而不受邪,受邪则神去而死。凡言邪之在心者,皆心之包络受之。”这意味着外邪侵犯心脏时,多是由心包络受邪所致;而内伤虚损、功能衰退等问题则归咎于心。

当今医学治病的误区:心脏病滥做手术而忽视病因病机(二)

尽管是否将心病偏实归咎于心包络、偏虚归属于心存在一些争议,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从虚、实分类研究心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黄帝内经》对于心实病机的论述早已有之,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所言:“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其中提出了“心气实”、“心气热”等概念,但并未正式提出“心实”二字。然而,《中藏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等中医典籍与《内经》的提法大体相同,均认识到心实的病机存在。直至《圣济总录》才正式提出“心实”之词,如该书《心脏门》指出:“左手关前寸口脉阴实者,心实也。”后世医家如《景岳全书·传忠录·虚实》亦言:“心实者,多火而多哭。”这些都进一步证实了心实病机的客观存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