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皖: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

作者:新湘评论
朱皖: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

·

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

朱 皖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3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聚焦优势产业,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继续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国家级产业集群。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支撑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科技创新是动力

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关键所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大国博弈的主阵地、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跃迁、快速迭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传统的物理、化学、机械等(学科)相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先进材料与制造业融合不断加深,有力推动先进制造业产品、装备、工业、服务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正成为重组全球制造业生产要素资源、改变全球供应链布局的关键力量。

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争之地。当前,全球主要大国纷纷将制造业创新作为驱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力争在全球价值链重构和国际分工格局调整背景下,保持或争取工业制造领先地位。比如,美国再次更新《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强调美国要引领智能制造的未来。德国推出《工业4.0战略》,旨在应用物联网、智能化等新技术提高制造业水平。大陆发布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明确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2023年,大陆“新三样”产品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彰显了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中新的优势在不断形成。把握场景驱动创新和通用人工智能革命带来的科技和产业发展范式变革机遇,激活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发挥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导作用”,将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澎湃动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朱皖: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

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科技创新是支撑

近年来,湖南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8.2%,培育出4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三、中西部第一。先进制造业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创新要素最集聚、创新成果最丰富、创新溢出效应最强的领域。

创新要素集聚。目前,全省科技系统建有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19家,其中16家属先进制造领域,有效夯实了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科研“底座”。构建起“1个国家级+11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62家国家级+100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成为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最大底气所在。建有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55个省级以上高新区,成为引领带动产业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022年以来,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6项,其中制造业领域占比超90%。

创新成果丰富。轨道交通、工程机械领域技术走在国际前列,研发了世界首台可变径斜井岩石隧道掘进机“天岳号”、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机等,取得一系列“首”字号、“最”字号重大成果;“海牛Ⅱ号”深海钻机、“京华号”盾构机等“大国重器”助力国家超级工程,第四代民用涡轴、第三代民用涡桨发动机填补国内空白;高温难熔金属、超大型轻合金构件、碳/碳复合材料、碳纤维材料等实现进口替代;高精度北斗芯片、8英寸集成电路成套装备、特高压输变电装备技术实现全国领先、“两芯一生态”技术体系撑起国家信创产业脊梁。

创新溢出效应强。2023年,全省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4.2%、突破1100亿元,其中制造业行业研发投入占比超70%。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6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突破3.3万家,其中制造业企业数量占比均超60%。科创板上市企业16家,15家是制造业企业。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近4000亿元,增长50%,增速居全国第5位,其中制造业企业贡献度超80%,有力支撑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建设。

朱皖: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

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科技创新是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指明方向、凝聚力量,全省科技战线将牢记嘱托,抢抓机遇,聚焦“4×4”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赋能先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重大科技攻关为突破点,推动先进制造业提质升级。一是突出精准靶向布局。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把握先进制造业发展趋势,聚焦重点产业,编制产业链创新图谱,全面梳理关键技术问题、技术攻关清单等,为项目凝练布局、补齐产业发展薄弱环节提供精准指引。二是突出系统协同攻关。坚持国家战略目标导向和湖南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相结合,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湖南模式,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模式,强化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推进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取得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成果。三是突出加强基础研究。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相结合,实施战略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有组织地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

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为关键点,壮大先进制造业创新主体。一是大力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分层分类完善科技型企业基础库,建立全周期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规上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重合度。发布高新技术企业“百强”榜单,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生态主导力的科技领军企业。以创新创业大赛和颠覆性技术大赛为载体,发掘培育更多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二是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坚持市场导向、需求牵引,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出题者”“组织者”“阅卷人”作用,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支持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带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全力打造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加强政策引导,推动“稳增长20条”、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应享尽享,完善企业研发奖补政策。加大“三尖”创新人才工程对科技型企业的倾斜支持力度,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专项再贷款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以重大科技平台建设为支撑点,推动先进制造业持续创新。一是构建高水平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充分发挥制造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引领作用,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统筹各部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为目标,制定专门支持政策,定向委托重大科研攻关任务,推动项目、人才、平台一体化布局,不断强平台、聚人才、创成果、促转化。二是优化提升实验室体系。加快推进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实验室)和四个重要节点实验室建设,整合集聚全省千余家制造业创新平台,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体系化创新网络,围绕工业“五基”五个环节服务产业发展。“一室一策”抓好在湘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打造成为支撑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力量。三是加快重大科学装置建设。协同推进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力能实验装置、航空发动机冰风洞装置等“四个重大科学装置”建设和运行,高标准遴选培育、前瞻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基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战略性基础性支撑。

以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为发力点,提升先进制造业创新效能。一是打造成果转化服务载体。依托制造业企业,设立中试验证基地和共性技术平台、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创新联合体等,进一步完善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工作站布局,构建多层次转移转化载体,不断强化企业成果转化主导地位。建立高新区与高校院所“双高”常态化对接机制,推动共建一批大学科技园。二是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出台《湖南省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深化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股权激励等改革,建立健全尽职免责制度,推动开展高等院校年度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考核,解决其“不能转”“不敢转”“不愿转”等堵点痛点问题。三是促进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落实相关政策,布局一批科技金融服务分中心。拓展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质效,推动设立湖南省天使投资股权引导基金,探索科技担保、科技保险等试点,丰富相关产品,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建好上交所科创板企业培育中心(中部地区),加大科创板拟上市企业辅导培育。

以激发全域开放创新活力为结合点,营造先进制造业创新生态。一是打造长株潭创新核心引爆点。统筹推进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实施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升级行动计划,更好发挥优势,进一步释放“自主创新长株潭新现象”示范带动效应,加快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创造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业互促共进的新模式,形成打造“三个高地”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二是打造区域创新重要增长极。高标准建设湘江科学城,更好发挥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创新策源地作用,打造国家重要创新枢纽。积极协调推动岳阳临港、湘西州、娄底创建国家高新区,积极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创新型县市,布局建设一批省级高新区、创新型县市区,打造区域创新驱动增长极,形成全域创新格局。三是下好科技强省“一盘棋”。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和宏观统筹,压实市州和行业领域部门职责,建立全省统一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管理平台,支持市州搭建中试基地,拓宽应用场景,加大配套投入,一体推进研发攻关和成果转化,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作者系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厅长)

选自《新湘评论》2024年第8期

一审:陈家琦

二审:吴 金

三审:张勤繁

掌上阅读党刊

《新湘评论》

2024年第8期

点击封面

进入电子刊

朱皖: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