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沈家宏:研究心理学30多年,父母都是因为孩子的这四大问题来找我

作者:此念
沈家宏:研究心理学30多年,父母都是因为孩子的这四大问题来找我
沈家宏:研究心理学30多年,父母都是因为孩子的这四大问题来找我
沈家宏:研究心理学30多年,父母都是因为孩子的这四大问题来找我

▲ 图片来源:Tatsuro Kiuchi

直播预约

沈家宏

孩子学习动力不足怎么办?

2024.4.25(19:30)

导读

心理学认为,个体未成年之前所经历的事件,其所带来的影响远大于他成年之后所经历的事件的影响。

所以,如果我们找到影响个体成长的早年因素,作为父母就可以通过控制这些因素为孩子的成长服务,或许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幸,也可以突破一些限制,让我们自己、家人尤其是孩子的生命潜能最大化,获得更多的成功、快乐与幸福。

精神科医师沈家宏工作30多年中,前来找他咨询的孩子基本上都分为四类问题:

❍ 上网过度;

❍ 学习动力不足;

❍ 焦虑,比如考试压力大,完美主义;

❍ 抑郁。

本期,沈家宏将先与我们分享这四类问题形成的基本原因,以及孩子焦虑和抑郁问题的形成原因和应对方式。

——cinian——

沈家宏

沈家宏:研究心理学30多年,父母都是因为孩子的这四大问题来找我

沈家宏心理创始人

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

著作《原生家庭:影响人一生的家庭动力》

《根本停不下来:心理学戒瘾》

《好想爱这个世界-抑郁治愈手册》

沈家宏:研究心理学30多年,父母都是因为孩子的这四大问题来找我

01

了解一个人,需要看三代

沈家宏:研究心理学30多年,父母都是因为孩子的这四大问题来找我

▲ 图片来源:Lee kyutae

毛诗篇:您的工作是做家庭治疗、个体治疗、夫妻治疗,您能分享一下这些治疗的经验吗?

沈家宏:我学的是临床医学,后来做精神科医生,在临床过程中接触过很多成人、孩子。我发现一些精神疾病并没有那么简单,过去会觉得是生物学因素,比如我们会从大脑的神经递质生理生化找原因,吃药也是根据大脑的生理生化对症治疗。

药物都是对症治疗,不是对因治疗,所以精神疾病就容易复发。

❍ 第一、我们到现在为止,精神疾病真正的原因都没找到;

❍ 第二、没有对因治疗的药。

所以治疗精神疾病是目前全世界的难题。既然药物解决不了,就可以尝试从心理上去解决。

家庭的因素对一个人的影响比较大,一般来我这里看病和咨询的,都是父母带孩子来。这个家庭就是父母的再生家庭,是孩子的原生家庭。父母是带着他们原生家庭的问题,到再生家庭里,与夫妻关系、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交织在一起。

比如一个家庭,基本上都是孩子问题,我们慢慢就要思考,孩子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从家庭系统出发,我们有两个系统:

原生家庭系统

从出生到18岁,基本上我们都在原生家庭,这一段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是什么样子,这是家庭治疗比较关注的问题。

再生家庭系统

心理学上的家庭通常包括三代家庭成员:

❍ 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兄弟姐妹;

❍ 我们父母和父母的兄弟姐妹;

❍ 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之所以如此划分,是基于他们对我们的人生有重要影响的考虑。因此,当我们想考察我们的人生,得到心理上的成长,我们就要去看看这些家庭成员,因为他们的生存状态对我们的人生状态有着因果上的影响和联系。

我们理解自己,首先要看我们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和兄弟姐妹的关系、和父母以及他们兄弟姐妹的关系、和爷爷奶奶与外公外婆的关系,我们与这些三代家庭成员的关系都是我们人生里比较重要的关系,都会影响到我们身心的发展。

沈家宏:研究心理学30多年,父母都是因为孩子的这四大问题来找我

02

父母的养育方式,决定孩子未来

沈家宏:研究心理学30多年,父母都是因为孩子的这四大问题来找我

▲ 图片来源:Lee kyutae

毛诗篇:一般碰到厌学的孩子的家庭来咨询,您会从哪个角度和这个家庭工作?

沈家宏:一般先从孩子的问题开始,比如现在孩子出现的问题基本上是四类:

❍ 焦虑,比如考试压力大,完美主义;

❍ 抑郁;

❍ 上网过度;

❍ 学习动力不足。

这四类问题形成的原因基本因为:

第一、父母心中有一个好孩子的形象,强行

问孩子要好孩子的结果

尤其我们中国家庭要背负很多东西,比如孩子要孝顺父母,长大之后要对父母的晚年负责,要养老送终,这是我们传统文化。

第二、重男轻女的观念

重男轻女我们过去以为都是影响女孩,对男孩影响不大,其实对男孩影响同样大。

“重男”就是压力,男孩要完成父母的期待,所以必须要优秀,不能做普通人,要为父母争脸。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对状元、皇帝崇拜,只有第一才能找到意义。所以我们在学校里要考前几名,中间、靠后都有压力,优秀情结就是对男人赋予的压力。

但是在“重男”的压力下,男孩最多不优秀,但是他是被父母接受的,他的自我身份没有问题。“轻女”是对作为女孩身份的否定。

重男轻女中,男人找不到价值感,他能找到存在感;但是女孩连存在感都找不到的,就更谈不上价值感。

在重男轻女环境里的女孩,她通过什么找存在感?

通过证明自己优秀,不比男孩差。但是一旦证明,自我就没有了,就不是自我实现,而是自我证明。所以很多女孩一生都在证明自己比男孩优秀,这样的女性如果对自己这部分没有觉察或者没有和解,她的一生都是自我证明的一生。

第三、与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关

第一类:专制型父母

我们中国文化以儒释道为主,这些文化都是等级文化,在等级里父母的权力比较高,尤其是父亲的权力。

所以在这种不对等的权力之下,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基本上都是专制型——你要听我的话,要按照我的方法办。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没自我,也没办法有寻找自我的空间。

第二类:溺爱型父母

父亲往往是专制的,妈妈往往是溺爱的,尤其是对男孩,妈妈对女孩往往要求很高,对男孩往往有两个矛盾:

❍ 生活上比较溺爱;

❍ 学业上高要求。

尤其是溺爱型的父母,他满足孩子所有的需求,这类孩子自我中心,不愿意遵守规则,所以厌学、拒学的孩子,基本上是溺爱的孩子比较多。

比如父母满足他的所有需求,到了学校他希望同学、老师也能满足他,这显然不可能,所以他就觉得别人不好。孩子在家庭里不遵守规则,在学校里规则很多就觉得不好玩,就退回到家庭里。

沈家宏:研究心理学30多年,父母都是因为孩子的这四大问题来找我

▲ 图片来源:Lee kyutae

第三类:忽略型父母

父母比较忙,尤其是留守儿童,父母到外地去打工,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没有陪伴。还有一些年轻人追求自己的快乐,不愿意对孩子的教育承担责任,甚至有一些母亲都不愿意亲自哺乳孩子,把孩子交给老人,这就是忽略式。

以上三种养育方式,都会带来问题孩子。

第四类:民主权威式的养育方式

现在在心理学、教育学中都证明,民主权威式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健康成长最有帮助。

民主权威式的养育方式就是对孩子有要求、有规则,同时又能给到孩子温暖、关怀和民主。

沈家宏:研究心理学30多年,父母都是因为孩子的这四大问题来找我

03

妈宝男,是如何形成的?

沈家宏:研究心理学30多年,父母都是因为孩子的这四大问题来找我

▲ 图片来源:Lee kyutae

毛诗篇:这四个类型可能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建议?

沈家宏:我们中国文化强调在一起,不强调分离,很多种情况都与孩子没办法和父母分离有关。

父母为什么没办法与孩子分离?

夫妻关系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很多孩子的行为问题,最后的落脚点都在父母的夫妻关系上。因为对孩子的养育,父母都要参与,缺一不可,如果父亲或母亲缺失,孩子很难好好地成长。

从心理学的角度,一个孩子和妈妈的关系是最早的关系,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了将近10个月,生下来头三年基本上都是在妈妈的怀抱里比较多,所以我们每个人和妈妈的关系连接最紧密。

这就有一个问题,如果没有父亲的参与,这个孩子就没办法离开妈妈的影响,很多人就变成妈宝男。

所以父亲要介入,但是我们的文化不太提倡,甚至不太鼓励父亲的介入。

我们的文化就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到外面去拼搏、去挣钱,有地位、有权力、有财富就是男人的职责。一旦男性有这个定位,他养育孩子的角色就淡化了,甚至他会觉得养育孩子不是我的事,都是我太太的事,那孩子就没办法离开妈妈的影响。

父亲的影响重要性在哪里?

父亲代表社会的力量,如果父亲不介入孩子的教育,孩子身上社会力量不足,就没办法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职场,甚至没办法走进婚姻。

如果一个人缺少父亲的影响,他内在的社会力量不够,向外的力量也不够,甚至成功的力量、领导的力量、内在安全感的力量都不足,所以父亲太重要了。

关于母亲的重要性,妈妈是提供给孩子爱的能力、经营亲密关系的能力、经营爱的能力。如果一个孩子和妈妈的关系不好,这个孩子经营爱的能力,经营情感的能力都很有限。

有些孩子没朋友,没办法和同学交往,甚至谈恋爱经常失败,走进婚姻里也很容易出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经营亲密关系的能力不行,爱他人、爱自己的能力不行。

所以父母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很重要,有些人的人际关系不好,觉得我去学习沟通技巧、相处技巧,那些都只是方法。

人际关系的好坏,取决于我们和父母的关系。

因为妈妈是女人,爸爸是男人,所以我们和妈妈的关系会影响到我们和所有女性的关系,我们和爸爸的关系又会影响到我们和所有男性的关系。很多父母说我的孩子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处理不好关系,怎么办?

我就问,“你和孩子的关系怎么样?”结果发现孩子和父母的关系都是冲突的、敌对的。一个孩子和父母的关系都不好,他很难有能力和同学、老师处理好关系。所以父母要先和孩子处好关系,孩子才有能力处理好在外面的关系。

毛诗篇:您说夫妻关系不好,对孩子影响大,但是现在离婚、再婚家庭非常多,怎样能在这种关系下,让孩子尽量少的受影响?

沈家宏:从婚姻法的角度,离婚既合法又合乎道德,它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我们要怎样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才能最小化,一点影响没有可能性不大,因为婚姻关系破裂了,对孩子的影响是多和少的问题,不是有与无的问题。

孩子有两个家,爸爸、妈妈、孩子一个家;丈夫、妻子、孩子一个家。

孩子的两个家
第一个家 爸爸、妈妈、孩子
第二个家 丈夫、妻子、孩子

离婚如果只是丈夫、妻子、孩子的家解体了,但是爸爸、妈妈、孩子的家还是保留的,这就能对离婚家庭中的孩子,减少最小的影响。

毛诗篇:您的这个说法太好了。

沈家宏:研究心理学30多年,父母都是因为孩子的这四大问题来找我

04

焦虑,源于内在没有安全感

沈家宏:研究心理学30多年,父母都是因为孩子的这四大问题来找我

▲ 图片来源:Lee kyutae

毛诗篇:现在有很多孩子出现焦虑和抑郁问题,您怎么看待这些问题?

沈家宏:焦虑的核心是不安全,焦虑是心理学名词,我们日常的说法就是担心。一个孩子如果是安全的,基本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担心和焦虑。

孩子的安全感从哪来?

第一、孩子早年的安全感是从父母的婚姻关系中来。

如果父母的婚姻关系不稳固,经常吵闹,他就很难有安全感。

第二、孩子能不能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

如果孩子感受到他在父母那里的爱是有条件的,今天成绩考好就给你买东西,比如吃肯德基、麦当劳,什么都满足他,一旦考不好什么都不满足,而且父母会变脸。所以孩子会觉得他在父母那里不安全,他对父母的爱没有信心,他就没安全感。

追求完美也是安全感不足的表现,他会觉得只有完美才能从父母那里拿到爱,才有价值。

父母怎样给孩子制造一个安全的范围?

父母把夫妻关系处理好,对孩子信任,给孩子稳定的爱,无条件的爱,孩子就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就可能会远离焦虑。

毛诗篇:如果孩子有这种焦虑,怎么看出来?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父母要警觉?

沈家宏:焦虑有三大表现:

❍ 第一、身体的表现。比如有些孩子会喘不过气、心慌,有些孩子考试不停地解小便,手心出汗,严重的会颤抖。有些孩子的表现是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 第二、主观上出现害怕。怕老师、怕同学、怕出门、怕黑,怕考试等。

❍ 第三、社会功能受损。表现为日常生活、社交、学业都会受影响。

沈家宏:研究心理学30多年,父母都是因为孩子的这四大问题来找我

▲ 图片来源:Lee kyutae

毛诗篇:孩子什么都怕,或者社会功能有影响,跟同学不敢说话,关系、学业都受到影响,这个时候父母要意识到,要多给孩子爱。

沈家宏:对,有些父母,孩子焦虑,他比孩子还焦虑,你怎么帮助孩子?

所以我们要在孩子的焦虑面前淡定,对孩子的焦虑不焦虑。

还有父母要多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考好考差都没关系,要把行为和人分开,行为有对错,人没有对错,不论孩子做对做错,我们都爱孩子这个人,这才叫无条件的爱。

做错了改正,承担责任就可以,这样的孩子也不怕犯错,就很少会焦虑。所以孩子往往害怕父母不爱他这个人,害怕犯错,所以就转换成焦虑。

沈家宏:研究心理学30多年,父母都是因为孩子的这四大问题来找我

05

抑郁,源于否定

沈家宏:研究心理学30多年,父母都是因为孩子的这四大问题来找我

▲ 图片来源:Lee kyutae

沈家宏:抑郁的后面到底是因为什么?

抑郁症有三个非常典型的表现:不可爱,没有价值,没有能力。

这些部分都要追溯到早年的经历。

抑郁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给予的否定太多。经常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成绩不行、性格不行、身体不行,各方面都否定。所以抑郁的核心是否定。

怎么干预抑郁呢?

停止否定。比如父母经常说,“今天天气很好,你要出去多活动;你天天吃这么少的饭,你要多吃一点饭。”我们以为这是对孩子的关心,对孩子的爱,实际上这都是否定,所有的要求后面都是否定,因为你觉得他做得不好。

所以我对抑郁症孩子的父母的建议就是——零要求。

父母可以多关心,比如昨天晚上睡得怎么样,最近心情怎么样,这就是关心。

毛诗篇:但是不应该说,你应该多睡点,你应该开心一点。

沈家宏:是的,这就是要求。我们很多时候把要求变成关心,关心是不带要求的,所有的要求背后都是否定。

这里有两个情形,比如父母很多时候喜欢用纠错的方式让孩子做对的事情,但是在纠错的过程中,父母是不是带着嫌弃的、敌意的、厌恶的情绪?如果父母带着这些情绪,那对孩子的杀伤力很大,孩子就可能会朝着抑郁的方向发展。

如果父母说建议的时候是带着爱与温情,父母的内在仍然觉得孩子是好的,这就不会给孩子带来太多负面的影响,孩子仍然会把父母的否定甚至要求当成爱。

沈家宏:研究心理学30多年,父母都是因为孩子的这四大问题来找我

结语

沈家宏:研究心理学30多年,父母都是因为孩子的这四大问题来找我

▲ 图片来源:Lee kyutae

父母共同参孩子的教育很重要。

孩子有两个家,爸爸、妈妈、孩子一个家,丈夫、妻子、孩子一个家。离婚只是结束丈夫、妻子、孩子的家,爸爸、妈妈、孩子的家还是保留的,这就能减少对离婚家庭中孩子的影响。

焦虑,源于孩子害怕父母不爱他这个人,害怕犯错。

对待抑郁的孩子,先要停止否定。

下期,我们将继续分享,上网过度和学习动力不足这两部分的形成原因和应对方式。

- END -

沈家宏直播课

《如何唤醒孩子内在的学习热情?》

预防孩子学习动力不足

看到孩子抗拒上学的深层次原因

9.9元解锁沈老师私域直播

唤醒孩子内在的学习热情

5月11日19:30-21:30,

和沈老师一起,与孩子关系更近一点

长按图片扫描二维码,立即咨询

沈家宏:研究心理学30多年,父母都是因为孩子的这四大问题来找我

课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