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儒家文化——历代题孟诗咏

作者:耕斋艺站

儒家文化——历代题孟诗咏

儒家文化——历代题孟诗咏

题孟诗咏:

早在在西汉时期就有了对孟母的赞颂。这些赞颂,名日赞颂孟母,实由孟子而引发,在赞颂孟母中,也蕴含了对孟子的赞许。宋代建庙以来,历经千年,依然古木苍翠森郁,庙貌巍峨。北宋题咏孟子的诗歌,也并非存于孟庙,而是存于尊崇孟子的部分学者、政治家的诗词文集之中。历代封建帝王、朝内权臣、地方官吏、文人墨客、圣贤后裔纷纷前来孟庙拜谒、瞻仰孟子,留下了众多赞颂孟子功绩的诗词碑赋。多人同咏一题者比比皆是,一人题咏多题者屡见不鲜。

儒家文化——历代题孟诗咏

孟母颂

汉•刘向

孟子之母,教化别分。处子择艺,使从大伦。子学不进,断机示焉。子遂成德,为当世冠。

注:本赞出自光绪本《重纂三迁志》卷九。第二句“别”字或作“列”字。赞后注:“广均原纂,载刘向《列女传·颂》,或以为刘歆作,或以为曹大家作,未详孰是。”

孟母赞

西晋•左芬

邹母善导,三徙成教。邻止庠序,俎豆是效。断织激子,广以坟奥。聪达知礼,敷述圣道。

注:本赞出自光绪本《重纂三迁志》卷九。左芬 西晋女文学家,临淄(今属山东淄博市)人。字兰芝。被晋武帝纳为贵嫔,又称“左贵嫔”

原道选段

唐•韩愈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注:韩愈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提出,儒家有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到孔子、孟子的“道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但是自孟子以后,“道统”就失传了,即便有荀子、扬雄等人的传承,但是却“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道统”不为世人了解,便不为统治者所用。《三迁志》史鳄 序“昔韩子原道统之传”这里的“韩子”指的韩愈,在韩愈之前,人们常称韩非为“韩子”,自韩愈以后,“韩子”就成了世人对韩愈的尊称,这也是对他为复兴儒学、弘扬儒道所做贡献的肯定嘉奖。韩愈所作之文效法《孟子》, 文以载道、气势磅礴。

孟子赞

韩琦

昔周公之衰,仲尼已矣。战果相图,惟利是喜。诸子纷纷,乘弊而起。圣道之塞,实生荆枳。其谁辟之,独我孟氏。尧舜吾吭,仁义吾齿。芟杨翦墨,路平如砥。驱彼后觉,一趋圣轨。惟先文公,盛道其美。醇而醇者,孟氏而止。欲观圣人,必自孟始。较其大功,盖禹之比。呜呼!孰道可拟?孔之以后,一人而已。

注:本赞出自《重纂三迁志》卷九。与范仲淹齐名的韩琦作《孟子赞》,进一步肯定了唐代韩愈对孟子的赞誉:“醇而醇者,孟氏而止。”“较其大功,盖禹之比。”“孔子之后,一人而已。”

孟子

宋•王安石

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注:本诗选自雍正本《三迁志》卷十一。

孟子赞

宋•赵㫬 宋理宗

道术分裂,诸子为书。既极而合,笃生真儒。诋诃杨墨,皇极是扶。较功论德,三圣之徒。

注:本赞出自光绪本《重纂三迁志》卷九,另见雍正本《三迁志》卷十一。

谒先师邹国公祠

金•赵鼎

老诞佛夷惑后来,诸方宏构切云开。先师立教尊姬孔,其土一祠犹草莱。

注:本诗选自孟庙刻石,原石现存于致敬门内院甬道东侧砖壁。作于金大定二十八年(公元1188年),作者适任通判。本诗另见明嘉靖本《邹县地理志》。

北宋始建孟庙,未等人们诗兴作起,女真人便赶走了徽、钦二帝,邹县也就成了金朝的领地。因无人间津,孟庙荒芜了。“先师立教尊姬孔,其土一祠犹草莱。”这是通判赵鼎谒庙后留下的哀叹。

儒家文化——历代题孟诗咏

首谒亚圣公题

明•桂孟

七篇述作振儒宗,

绍圣恢宏盖代雄。

杨墨已归王道正,

齐梁未悟霸图空。

书藏老屋苍苔雨,

庙枕荒郊古木风。

藻存一杯浇断础,

拟将微力效前功。

注:本诗选自孟庙刻石。原石现存致敬门内院东壁。作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六月,作者时任承事郎,济宁府滕州邹县知县。本诗另见明嘉靖本《邹县地理志》,清雍正本《三迁志》,光绪本《重纂三迁志》。

祀孟子之歌

明•尤存

三圣不作,世远官湮,众泄泄兮。上距孔子,相去获鳞,百余岁兮。杨墨塞路,惑众诬民,乱冈治兮。仪衍连合,邪说纷纭,人欲肆兮。驰佞骋伪,孰莸孰黛,国珍萃兮。有开必先,山川出云,时之至兮。哲人挺生,独任斯文,出其类兮。泰山岩岩,配禹超荀,功业炽兮。命世亚圣,醇乎其醇,崇仁义兮。绍尧继舜,道传其身,赖不坠兮。贵王贱伯,拔木塞源,拯极弊兮。性善微旨,养气知言,理昭晰兮。万世作则,淑我后昆,开盲聩兮。圣贤既没,名教实存,宇宙利兮。凫绎奕奕,洙泗沄沄,秀所萃兮。墓木丛翳,千古夕曛,俨清闷兮。春秋蒇事,有孝诸孙,信不匮兮。牲拴即洁,或炙或燔,神冀嗜兮。清酤既载,笾豆孔陈,礼遒备兮。钟罄琴瑟,无相夺伦,乐斯肄兮。於穆庙灵,来格明湮,保我嗣兮。

注:本歌专供主祀者祭孟时吟颂。本歌选自孟庙刻石,原石现存致敬门内院西壁。作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作者时任奉议大夫、佥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司事段明德书吏。本歌另见雍正本《三迁志》卷十一,光绪本《重纂三迁志》卷九。“乱冈治兮”中“冈”字,《三迁志》、《重纂三迁志》均作“罔”字。“千古夕曛”中“夕”字为原石残缺字,据《三迁志》、《重纂三迁志》补。

孟子祠

明代·薛瑄

邹国丛祠古道边,

满林松柏带苍烟。

远同阙里千年祀,

近接宣尼百世传。

独引唐虞谈善性,

力排杨墨绝狂言。

功成不让湮洪水,

万古人思命世贤。

注:薛瑄 字德温,号敬轩。河东河津人(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永乐进士,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

谒孟祠敬赋一诗

明•茅辅

鄹县城东有旧祠,冕旒遗像俨容仪。母贤昔著三迁教,子圣今为百世师。古里尚传羞俎豆,新碑还刻断机诗。焚香拜手登车去,千古无忘义利辞。

注:本诗选自孟庙刻石。原石现存致敬门内院西壁。作于明建文二年岁次庚辰(公元1400年),作者时任嘉议大夫、副都御史。本诗另见明嘉靖本《邹县地理志》,清雍正本《三迁志》、光绪本《重纂三迁志》。茅辅,字大方,又字希董,江苏泰兴城人,明代学者,诗文家。

儒家文化——历代题孟诗咏

邹县谒孟庙寺在邑城北河上

明•于慎行

邾城旧里记三迁,

庙貌弘开大道边。

行地江河疏圣派,

谈天奭衍闭言筌。

洙流近映金铺日,

峄嶂高含画栋烟。

北望孔门元咫尺,

千年海岳想真传。

注:于慎行 明代文学家、诗人。字可远,又字无垢。东阿县东阿镇(今山东平阴县东阿镇)人,隆庆进士,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夏,于慎行游完峄山,又怀着崇敬的心情到孟庙拜谒了孟子,留下了《谒孟庙》一首。

谒孟庙

明•徐渭

西域流沙墨翟徒,

东周虚器寄蘧庐。

齐梁本不求王佐,

邹鲁聊归辟野狐。

百楚榱题惊鸟革,

累朝霜露老龟趺。

景春自是真儿女,

错认人间大丈夫。

注:徐渭,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

亚圣名祠

明•刘浚

功高神禹淑人心,

天下相传自古今。

庙食不惭千年祀,

孟林深处柏阴阴。

注:本诗选自明嘉靖本《邹县地理志》。

亚圣名祠

明•廖海

岩岩亚圣挺天生,

齐宋梁滕道化行。

处士杨朱皆入苙,

夷之墨者赖陶成。

前朝历历曾褒赠,

当代煌煌复宠荣。

功业不归神禹下,

万年庙食表尊名。

注:本诗选自明嘉靖本《邹县地理志》。

亚圣名祠

明•胡选

邹城南去有名祠,

满地丰碑满壁诗。

为辟异端扶正道,

至今千载仰为师。

注:本诗选自明嘉靖本《邹县地理志》。

亚圣名祠

明•叶聪

邹孟高风不可扳,

闲来古庙挹遗颜。

中流砥柱今何处?

千古令人仰泰山。

注:本诗选自明嘉靖本《邹县地理志》。

亚圣名祠

明•廖森

天生亚圣为斯文,

驱逐邪诐入化钧。

万世文章归道统,

七篇仁义在彝伦。

巍巍宫宇乡关旧,

济济冠裳宠命频。

仰止千年如一日,

岩岩气象凛如新。

注:本诗选自明嘉靖本《邹县地理志》。

题曝书台

明•刘浚

沂国书台何处寻?

邹城南面对寒林。

千年道在人应远,

一代碑流迹已沉。

世换任从蝌蚪废,

功成不计蠹鱼锓。

可怜索隐终何用,

谁识中庸万古心。

注:本诗选自明嘉靖本《邹县地理志》。

孟母断机堂诗

明•刘浚

邹人道学重千年,

应赖当年母氏贤。

试问朅来机不断,

孔门遗绪竟谁传?

注:本诗选自明嘉靖本《邹县地理志》。

三迁教子

明•顾俊

命世天生岂偶然,

慈亲蒙养教为先。

三迁学舍依归重,

独断机丝戒喻拳。

论议七篇推至理,

尊崇亚圣冠群贤。

义方懿行昭青史,

往古今来百代传。

注:本诗选自明嘉靖本《邹县地理志》。

三迁教子

明•叶聪

城南旧宅古台滨,

孟母当年卜此邻。

一醮由来思教子,

三迁应为欲归仁。

荒窀历历嫌山僻,

浮利喧喧厌世尘。

不向宫墙定居止,

孔门传道已无人。

注:本诗选自明嘉靖本《邹县地理志》。

三迁教子

明•廖森

今古谁知孟母贤,

殷勤教子地三迁。

养蒙肯使闻屠贩,

学礼宁教戏豆笾。

一旦功夫私有淑,

万年道统果能传。

看来作圣皆由此,

尽说天生未必然。

注:本诗选自明嘉靖本《邹县地理志》。

谒孟子庙

明•徐文溥

冠佩岩岩耸太行,

百年庙祀峄山阳。

论功不在玄圭下,

谈性应为阙里光。

云护宫庭春杳杳,

露涵松桧晓苍苍。

于今战国风仍在,

感慨祠前一瓣香。

注:徐文溥,初名凤,更名溥,字可大,自号岳峯,又号梦渔。数岁善草书,正德六年进士。本诗选自孟庙刻石。原石现存致敬门内院西壁。本诗另见清雍正本《三迁志》卷十一、光绪本《重纂三迁志》卷九。

祗谒孟庙敬志一首

明•毛伯温

入邹祗谒孟夫子,

浩气堂堂俨若生。

尧舜以来惟此道,

孔颜之后独高名。

峄山秀色凌层汉,

泗水清流绕故城。

仰止高风惭后学,

云松烟柏不胜情。

注:毛伯温,字汝厉,号东塘,江西吉水(吉水县八都镇圳上毛家村人)人,本诗选自孟庙刻石。原石现存致敬门内院西壁。本诗另见明万历本《邹志》、清雍正本《三迁志》、光绪本《重纂三迁志》。

儒家文化——历代题孟诗咏

谒孟庙

绝学承先圣遗言启后生,

横文元异道邹鲁却齐名。

万世开新庙群峦壮古城,

岩岩瞻气象敬仰有余情。

注:本诗选自孟庙石刻,嘉靖十七年春孟六日稽山毛一言次韵县丞杨琇立

儒家文化——历代题孟诗咏

亚圣赞

崇祯五年春

发祥于峄克生于邹,

气象岩岩砥世波流。

慈训教豫私淑学优,

词辟杨墨说藐王侯。

绝麟而后亚圣其尤,

功高万古惟禹可侔。

注:本诗选自孟庙石刻

谒孟庙二首

明•谢汝仪

(一)时衰诐行梗长途,大厦全凭一木扶。吾道七篇高日月,异端曲径自榛芜。千年教淑应无尽,三圣功同信不迂。庄诵七篇徒斗仰,旧闻今始快瞻趋。

(二)木铎声空正学孤,独嘘余烬煊寒炉。道尊尧舜开群惑,功鄙桓文窒畏途。养气知言由自得,井田设学见宏图。齐亮岂足兴王业,徒使观风式楷模。

注:本诗选自孟庙刻石。原石现存致严堂院东西壁。作于明嘉靖壬午岁(公元1522年)。作者时任监察御史。本诗另见明嘉靖本《邹县地理志》。颔联对句第五字为原石缺字,据《邹县地理志》补之(古字为方框内一个“窒”字)。

明代是谒孟诗作的鼎盛时代,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留存数量最多,约有260余篇,占历代总留存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儒家文化——历代题孟诗咏

谒孟庙清•杨为柱

洙泗响渺递战国,

微言如线人心惑。

天下洶汹无边从,

朝归杨朱夕入墨。

从横捭阖耕战兴,

百家充溢仁义塞。

见常闻知香无人,

谁为先觉觉斯民。

夫子皇皇逐放豚,

万古方知吾道尊。

千载禋祀隆报享,

于今犹见庙貌存。

年深廊庑苦欲颓,

吾祖修葺复崔嵬。

屈指已逾四十秋,

祖去孙来官旧游。

瞻日趋跄阶墀下,

快听钟镛乐态悠。

注:本诗选自孟庙石刻,杨为柱康熙癸卯年到任邹县,捧阅邑乘内载,柱 祖讳敏兰,丙戊科进士,康熙十年提学出左阁省绅士然呈重修孟庙 ,柱 祖 置薄费募通省六府绅衿捐资修葺以复旧观柱佐理兹土恭谒。

注:杨为柱到任邹县县令看到自己祖父杨敏兰康熙十年重修孟庙题碑,已经过去四十二年有感而发“屈指已逾四十秋,祖去孙来官旧游”。

孟子祠庙赋

清•德保

杨墨纷纭战国间,

挺生夫子辟贤关。

传心大圣真堪继,

论性群言尽可删。

当日功名轻管晏,

至今俎豆并曾颜。

祠堂瞻望留邹峄,

道貌岩岩接泰山。

注:本诗选自孟庙石刻,乾隆已酉秋日典试江西道经邹县敬谒

儒家文化——历代题孟诗咏

题天震井

清•葛临绪

古井澜翻近庙堂,

天惊石破水泉香。

汲来修绠原无底,

洙泗渊源一脉长。

谒孟祠

清•李锴

横流不可遏,夫子树其防。

遗庙垂今日,令人增远望。

诗书资羽翼,雷电避光芒。

万古尼山色,青青接峄阳。

注:李锴 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

因孟庙邻近古道,邹县境内又设邾城、界河两处驿站,途经的朝廷要员络绎不绝地到孟庙拜谒,他们用最美妙的诗句,尽情地颂扬孟子,本文选载部分。

儒家文化——历代题孟诗咏

转载于沛县孟母孟子文化研究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