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机器人怎么做手术?扭伤怎么正确处理?百余市民探营瓯江口院区

作者:浙江融媒体

机器人怎么做手术?扭伤怎么正确处理?髋关节置换只能保持15年吗?4月17日,恰逢瓯江口院区启用4周年之际,带着这样的疑问,近百位普通市民、记者、警察和学生“探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瓯江口院区。

机器人怎么做手术?扭伤怎么正确处理?百余市民探营瓯江口院区

“机器人医生”前来报道!

“透视眼”“稳定手”,精准至毫米级的超强“方向感”,还有为手术规划最合理路径的“最强大脑” ……这样一位“技术大咖”为患者做手术,肯定安全感满满。此次探营的第一站,就先见了温医大附二院瓯江口院区的“机器人医生”。

“在常规的骨科手术中,医生凭借经验及手感,往往还需要借助X光射线在术中透视定位,往往有的时候一台手术下来要拍上百次X光,但现在借助天玑骨科机器人,不仅只需要拍3-5次X光大大减少了放射对患者的伤害,还通过定位系统精准地定位到理想位置,有效降低徒手手术产生的误差,减少了患者的手术损伤。”附二医骨外科学科副主任李志杰表示说。

此外,李志杰还介绍了天玑骨科机器人的好拍档——O臂机。“O臂机是手术机器人的最佳拍档,它可以通过完整的360°自动环型扫描取像,及时更正路径规划与导航。据此,术者可更加精准地定位微小病灶,安全地避开重要结构植入螺钉或骨水泥,避免伤害到周围的神经血管等重要器官。”李志杰表示,通过引进这些“机器人医生”,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损伤,还给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术后康复效果。

引进第四代人工髋关节

今年53岁的潘先生,18岁时就患了一种名为髋骨结核的病症,并且由于该病导致右腿的髋关节出现了一个脓包,后面到医院接受了治疗,打了消炎针后,脓包就消失了。潘先生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但在后续的生活中,潘先生发现自己的右侧胯骨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突出,甚至还出现了走路跛行的症状。但因为当时听到置换一个髋关节只能用15年,加上对潘先生的日常生活影响不大,潘先生就一直没想着去医院治疗,时间就这么拖了30年。直到今年清明,潘先生在上山扫墓后回家的第二天发现自己没办法下地,右腿整个抬不起来了这才赶紧到了医院。

机器人怎么做手术?扭伤怎么正确处理?百余市民探营瓯江口院区

治疗后

机器人怎么做手术?扭伤怎么正确处理?百余市民探营瓯江口院区

治疗前

“当时潘先生来就诊时情况已经很严重了,CT显示潘先生的右髋关节几乎已经磨没,并且严重突出,导致潘先生的右腿和左腿差了将近8公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关节与骨病外科主任医师薛恩兴说。随后薛恩兴为潘先生做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一周潘先生在镜子前看到自己重新“站直”后的样子,心情五味杂陈,“我当时心里就是特别的高兴,再也不用一瘸一拐的走路了!”潘先生说。

机器人怎么做手术?扭伤怎么正确处理?百余市民探营瓯江口院区

治疗前潘先生右腿比左腿少8公分

“在我们日常的门诊中,经常遇到很多病人由于思想观念没有更新,导致延误了很多治疗时机,以髋关节置换为例,很多人还停留在过去一个人工髋关节只能用10-15年的思想,所以都等到60-70岁才做这种置换手术,但其实我们已经引进了第四代人工髋关节,使用寿命大大提升,现在一个人工髋关节可以使用20年以上。”薛恩兴表示,他希望通过潘先生的案例,让更多的人知道现在的新技术,不要畏惧手术,积极配合治疗。

机器人怎么做手术?扭伤怎么正确处理?百余市民探营瓯江口院区

此外,活动现场还举办了骨科健康科普和“创伤救护”急救技能培训,以及免费骨密度测试,现场普通市民、瓯江口新区的特警队员以及浙江工贸学院、温州技师学院的学生团队纷纷参与学习。“希望借助此次广大百姓走进瓯江口院区的契机,拉近医患关系,同时希望大家积极参与科普和培训,学到实用的医学知识。”温医大附二院副院长卢明东说。

来源:温度新闻客户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