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AI还原历史,到底靠不靠谱?

作者:青岛西海岸发布

你相信,用AI复原历史、让枯骨再现“肉身”吗?

最近,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头像复原图公布。这位1400多年前的皇帝,连幅画像都没留下,而专家凭借考古成果和AI,复原了他的模样——头戴帝冕、清瘦英武,不怒自威。

AI还原历史,到底靠不靠谱?

左下图为北周武帝宇文邕容貌复原图,右下图为阎立本绘《历代帝王图》中的北周武帝宇文邕

无独有偶,#一个叫“喜”的秦吏“复活”#也上了热搜。云梦睡虎地秦简主人“喜”,比秦始皇大三岁,他的3D复原像日前由湖北省博物馆公布。

此外,一部讲述山东武氏墓群石刻《荆轲刺秦王》的AI剧情类短片走红;一部复原10万年前“山东人”围猎大象的AI动画片引热议;在青岛市博物馆,AI也拉近了人们与历史的距离。

在抖音等社交平台,“武则天容貌复原”“朱元璋其实不丑”“乾隆令妃合影”等,让人目不暇接。AI还原历史相关话题点击量超10亿。

那么,AI复原历史到底靠不靠谱?这对我们探寻过往又有着怎样的价值?

说起历史,不少人的印象是“很高深,跟读天书一样”“完全看不下去”,或者“灰头土脸”“特别劝退”等。然而现在,一切悄然改变。

就像热剧《三体》里程心戴上“头盔”一样,在AI技术加持下,历史的漫漫长河,也越来越波光潋滟、活色生香。

震撼人心的“大片感”。AI可以实现从文物到场景的跨越。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日前揭晓,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入选,并以“距今最久”位列“十大”之首。此次出土、采集文化遗物超4万件,其中有一把“象牙铲”,经测定其所在地层约距今10万年,为国内首次发现。一部AI动画片模拟复原了当时的情景,“山东人”沿河而居,围猎猛兽,令人震撼。

AI还原历史,到底靠不靠谱?

“礼运东方——山东古代文明精粹”特展现场

眼下,在山东博物馆展出的“礼运东方——山东古代文明精粹”特展引全国关注。经AI处理,蛋壳黑陶高柄杯“吹弹可破”;红陶兽形壶“变身萌宠”;亚醜钺“撞脸坏笑表情包”……文物充满现代质感。

可触可亲的“真实感”。“AI还原历史,到底靠不靠谱?”这是不少人的疑问。其实,严肃的AI还原,都是有历史依据的。比如,康熙皇帝有多幅画像传世,可彼此印证,在此基础上还原,可以较大程度地接近康熙真实样貌。

再如,“喜”的3D复原像,是根据保存下来的部分骨骼推算得出的,还考虑到了他长期伏案工作造成的高低肩、颈椎病等“职业病”。网友惊叹,“一看就是秦朝的”。而复原宇文邕头像,则是用古DNA捕获探针,在其骨骼上获取了约100万个基因位点后,经过复杂的运算还原出来的。

AI还原历史,到底靠不靠谱?

网友用AI复原的康熙形象

深度沉浸的“年代感”。单凭文字或黑白照片,很容易让人产生隔膜,而AI能唤回年代感,增加共情力。比如,央视对100多年前的黑白影像,采取“4K+AI”上色修复,让人们看见中国劳工在一战中的艰苦付出,也看见“五四运动”时的大学生,挥舞标语旗帜……身临其境,能让人更直观地了解那个列强侵凌的年代,激发爱国之心。

如果说电影是一门“造梦的艺术”,那么AI就是一项“圆梦的技术”。AI还原历史,不是“图热闹”“看光景”,而是有着众多现实作用。

探源中华文明,把故事“讲出圈”。多年来,文物、典籍等往往局限于专业“圈子”。而通过AI还原场景,可以让更多人看得懂、喜欢看。比如,敦煌研究院上新的“数字藏经洞”,是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人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穿越”到4个不同时期,与古人互动。目前,6500余份高清敦煌数字档案向全球开放,还有AI虚拟人“伽瑶”开讲,圈粉无数。

AI还原历史,到底靠不靠谱?

云梦睡虎地秦简主人“喜”的复原像 图源:新华社

AI还能促进古代典籍活化。在最近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AI看典籍》系列微短剧发布,第一集就是人们热议的《周处除三害》。

修复珍贵文物,让国宝“永流传”。在修复文物方面,AI+场景和大模型应用,初见成效。比如,从2023年开始,三星堆博物馆与腾讯合作,利用算法辅助文物修复,让两件大型青铜器成功实现“跨坑拼对”。如专家所言,“AI学习能力很强,只要你投喂给它足够丰富的东西。未来AI将考古现场几十万块的碎片全部扫描后,进行器物重塑,肯定比人快。”

在殷墟博物馆新馆,人们可以体验用AI“破译”甲骨文。而此前,华为发布用AI“破译”《春江花月夜》古乐谱,让1300多年前的盛世之音重现于世。

AI还原历史,到底靠不靠谱?

中山路城市记忆馆让市民“秒回”童年 王雷 摄

传承城市文脉,使记忆“留心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说,在城市变迁中,部分建筑没有了,孩提时代的场景消失了,这有时是难以避免的,但可以通过AI找回来。在中山路城市记忆馆,一段7分钟的视频浓缩了百年历史。其中,对上世纪城市场景的复原,让人分外感动:“秒回‘繁花’时代”“看着这些楼,就像回到小时候的家一样”。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AI”。技术浪潮下的考古文博行业,重塑与变革势在必行。如何让AI技术与复原历史更好地结合?

让AI与历史成为“搭子”。AI所蕴含的深层次、革命性力量不容低估,应敞开胸怀,积极探索。肉眼可见,在很多大型文博场馆,“AI+AR+博物馆”渐成标配。放眼未来,这将成为人们感知历史的重要手段。

AI还原历史,到底靠不靠谱?

殷墟博物馆新馆内展出的刻辞卜甲 图源 新华社

比如,在青岛市博物馆,很多文物在技术赋能下,“活”了、“火”了。只需戴上一副眼镜,眼前文物就变得可感、可触、可亲,自动讲述“青岛史话”。在很多学校,历史课教学也与AI结合,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历史的演进。

把握好技术的“方向盘”。AI复原出的,不一定是历史真容。一方面,AI是基于现有数据基础的“演绎”,如果现有数据有问题,或者样本范围太小,仅是“小数据”,那么结果就容易出现偏差。比如,有人试图根据朱元璋的画像复原其样貌,但由于几幅画像差异极大,复原结果大相径庭,无法令人信服。

另一方面,AI的注意力机制与人类不同,其修复往往是“行活”,缺乏灵感和韵味,可能会将一件艺术品复原成平庸之作。同时,因应用者众多,也会催生大量粗制滥造的产品,容易对人们产生误导。

AI还原历史,到底靠不靠谱?

AI辅助三星堆“神人”和“神兽”“跨坑”合体

所以,复原历史,“方向盘”只能掌握在人的手中,只有操作者本身能力过硬,水平够高,把关严格,相关制度不断完善,才能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

“我们是谁,我们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人类对血脉根基的求索与追问,不能指望AI来给出正确答案,但那一场场“遇见古人”的时空穿梭之旅,给了我们启发,也激励着我们向更深更远处行进。

(编辑:L,本文由西海岸发布制作,来源于青岛宣传,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