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I還原曆史,到底靠不靠譜?

作者:青島西海岸釋出

你相信,用AI複原曆史、讓枯骨再現“肉身”嗎?

最近,北周武帝宇文邕的頭像複原圖公布。這位1400多年前的皇帝,連幅畫像都沒留下,而專家憑借考古成果和AI,複原了他的模樣——頭戴帝冕、清瘦英武,不怒自威。

AI還原曆史,到底靠不靠譜?

左下圖為北周武帝宇文邕容貌複原圖,右下圖為閻立本繪《曆代帝王圖》中的北周武帝宇文邕

無獨有偶,#一個叫“喜”的秦吏“複活”#也上了熱搜。雲夢睡虎地秦簡主人“喜”,比秦始皇大三歲,他的3D複原像日前由湖北省博物館公布。

此外,一部講述山東武氏墓群石刻《荊轲刺秦王》的AI劇情類短片走紅;一部複原10萬年前“山東人”圍獵大象的AI卡通片引熱議;在青島市博物館,AI也拉近了人們與曆史的距離。

在抖音等社交平台,“武則天容貌複原”“朱元璋其實不醜”“乾隆令妃合影”等,讓人目不暇接。AI還原曆史相關話題點選量超10億。

那麼,AI複原曆史到底靠不靠譜?這對我們探尋過往又有着怎樣的價值?

說起曆史,不少人的印象是“很高深,跟讀天書一樣”“完全看不下去”,或者“灰頭土臉”“特别勸退”等。然而現在,一切悄然改變。

就像熱劇《三體》裡程心戴上“頭盔”一樣,在AI技術加持下,曆史的漫漫長河,也越來越波光潋滟、活色生香。

震撼人心的“大片感”。AI可以實作從文物到場景的跨越。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日前揭曉,山東沂水跋山遺址群入選,并以“距今最久”位列“十大”之首。此次出土、采集文化遺物超4萬件,其中有一把“象牙鏟”,經測定其所在地層約距今10萬年,為國内首次發現。一部AI卡通片模拟複原了當時的情景,“山東人”沿河而居,圍獵猛獸,令人震撼。

AI還原曆史,到底靠不靠譜?

“禮運東方——山東古代文明精粹”特展現場

眼下,在山東博物館展出的“禮運東方——山東古代文明精粹”特展引全國關注。經AI處理,蛋殼黑陶高柄杯“吹彈可破”;紅陶獸形壺“變身萌寵”;亞醜钺“撞臉壞笑表情包”……文物充滿現代質感。

可觸可親的“真實感”。“AI還原曆史,到底靠不靠譜?”這是不少人的疑問。其實,嚴肅的AI還原,都是有曆史依據的。比如,康熙皇帝有多幅畫像傳世,可彼此印證,在此基礎上還原,可以較大程度地接近康熙真實樣貌。

再如,“喜”的3D複原像,是根據儲存下來的部分骨骼推算得出的,還考慮到了他長期伏案工作造成的高低肩、頸椎病等“職業病”。網友驚歎,“一看就是秦朝的”。而複原宇文邕頭像,則是用古DNA捕獲探針,在其骨骼上擷取了約100萬個基因位點後,經過複雜的運算還原出來的。

AI還原曆史,到底靠不靠譜?

網友用AI複原的康熙形象

深度沉浸的“年代感”。單憑文字或黑白照片,很容易讓人産生隔膜,而AI能喚回年代感,增加共情力。比如,央視對100多年前的黑白影像,采取“4K+AI”上色修複,讓人們看見中國勞工在一戰中的艱苦付出,也看見“五四運動”時的大學生,揮舞智語旗幟……身臨其境,能讓人更直覺地了解那個列強侵淩的年代,激發愛國之心。

如果說電影是一門“造夢的藝術”,那麼AI就是一項“圓夢的技術”。AI還原曆史,不是“圖熱鬧”“看光景”,而是有着衆多現實作用。

探源中華文明,把故事“講出圈”。多年來,文物、典籍等往往局限于專業“圈子”。而通過AI還原場景,可以讓更多人看得懂、喜歡看。比如,敦煌研究院上新的“數字藏經洞”,是全球首個逾時空參與式博物館。人們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穿越”到4個不同時期,與古人互動。目前,6500餘份高清敦煌數字檔案向全球開放,還有AI虛拟人“伽瑤”開講,圈粉無數。

AI還原曆史,到底靠不靠譜?

雲夢睡虎地秦簡主人“喜”的複原像 圖源:新華社

AI還能促進古代典籍活化。在最近舉行的博鳌亞洲論壇上,《AI看典籍》系列微短劇釋出,第一集就是人們熱議的《周處除三害》。

修複珍貴文物,讓國寶“永流傳”。在修複文物方面,AI+場景和大模型應用,初見成效。比如,從2023年開始,三星堆博物館與騰訊合作,利用算法輔助文物修複,讓兩件大型青銅器成功實作“跨坑拼對”。如專家所言,“AI學習能力很強,隻要你投喂給它足夠豐富的東西。未來AI将考古現場幾十萬塊的碎片全部掃描後,進行器物重塑,肯定比人快。”

在殷墟博物館新館,人們可以體驗用AI“破譯”甲骨文。而此前,華為釋出用AI“破譯”《春江花月夜》古樂譜,讓1300多年前的盛世之音重制于世。

AI還原曆史,到底靠不靠譜?

中山路城市記憶館讓市民“秒回”童年 王雷 攝

傳承城市文脈,使記憶“留心間”。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志強說,在城市變遷中,部分建築沒有了,孩提時代的場景消失了,這有時是難以避免的,但可以通過AI找回來。在中山路城市記憶館,一段7分鐘的視訊濃縮了百年曆史。其中,對上世紀城市場景的複原,讓人分外感動:“秒回‘繁花’時代”“看着這些樓,就像回到小時候的家一樣”。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AI”。技術浪潮下的考古文博行業,重塑與變革勢在必行。如何讓AI技術與複原曆史更好地結合?

讓AI與曆史成為“搭子”。AI所蘊含的深層次、革命性力量不容低估,應敞開胸懷,積極探索。肉眼可見,在很多大型文博場館,“AI+AR+博物館”漸成标配。放眼未來,這将成為人們感覺曆史的重要手段。

AI還原曆史,到底靠不靠譜?

殷墟博物館新館内展出的刻辭蔔甲 圖源 新華社

比如,在青島市博物館,很多文物在技術賦能下,“活”了、“火”了。隻需戴上一副眼鏡,眼前文物就變得可感、可觸、可親,自動講述“青島史話”。在很多學校,曆史課教學也與AI結合,讓學生更直覺地感受曆史的演進。

把握好技術的“方向盤”。AI複原出的,不一定是曆史真容。一方面,AI是基于現有資料基礎的“演繹”,如果現有資料有問題,或者樣本範圍太小,僅是“小資料”,那麼結果就容易出現偏差。比如,有人試圖根據朱元璋的畫像複原其樣貌,但由于幾幅畫像差異極大,複原結果大相徑庭,無法令人信服。

另一方面,AI的注意力機制與人類不同,其修複往往是“行活”,缺乏靈感和韻味,可能會将一件藝術品複原成平庸之作。同時,因應用者衆多,也會催生大量粗制濫造的産品,容易對人們産生誤導。

AI還原曆史,到底靠不靠譜?

AI輔助三星堆“神人”和“神獸”“跨坑”合體

是以,複原曆史,“方向盤”隻能掌握在人的手中,隻有操作者本身能力過硬,水準夠高,把關嚴格,相關制度不斷完善,才能最大限度地趨利避害。

“我們是誰,我們從何處來、到何處去”,人類對血脈根基的求索與追問,不能指望AI來給出正确答案,但那一場場“遇見古人”的時空穿梭之旅,給了我們啟發,也激勵着我們向更深更遠處行進。

(編輯:L,本文由西海岸釋出制作,來源于青島宣傳,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