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解放战争后期,有9位国军中将兵团司令起义,他们是谁?结局如何

作者:朱小悦爱侃娱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朱小悦爱侃娱

编辑 | 朱小悦爱侃娱

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的军事力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2个兵团中,仅有少数得以完整撤退至台湾,而在三大战役之后,9位兵团司令的起义加速了国民党的溃败。这些曾经的国军将领,转战疆场,最终选择与共产党携手,他们是谁?他们的选择又如何影响了历史的进程?在共和国的怀抱中,他们的人生又有了怎样的新篇章?下面就由小朱带大家走进这个故事吧。

张轸

解放战争后期,有9位国军中将兵团司令起义,他们是谁?结局如何

在1949年春季一场决定性的历史转折正在中国的中部地区悄然铺开。正当人民解放军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军事策略,勇敢地在武汉东侧强行穿越了汹涌的长江,直接挑战了国民党军在该区域精心构建的防御线时,位于战略要地武昌的国民党第19兵团司令张轸,作出了一个历史性的决定。在解放军即将完成对湖北省首府武昌的包围之际,张轸毅然选择率领其下属的2.5万余名官兵,在战略位置金口镇(现属于武汉市江夏区)发起了震惊四方的临阵脱逃。

1949年5月15日,成为了武汉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天。紧随解放军四野先遣兵团勇渡长江之后,张轸指挥的第128军和第127军的士兵们,总计达到2.7万人,在金口镇宣布起义。这一勇敢的行动,不仅为武汉的和平解放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解放战争后期,有9位国军中将兵团司令起义,他们是谁?结局如何

张轸的这一决策,是在极其复杂的战争环境中做出的。长江作为蒋介石心中的天然屏障,一直是国民党军防御策略的重中之重。然而,在解放军的连续攻势下,这一防线的崩溃,让张轸看清了战争的走向,促使他做出了向历史潮流致敬的选择。

此次起义不仅对当时的武汉解放起到了关键作用,更为后续的解放战争进程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张轸及其部下的英勇举动,成为了国民党内部的一次强烈震撼,也为他们自己赢得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尊重和认可。

解放战争后期,有9位国军中将兵团司令起义,他们是谁?结局如何

在人生的晚年,1981年,张轸在郑州与世长辞。尽管他离开了我们,但他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里作出的选择,以及为和平所做出的贡献,将永远被铭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之中。

陈明仁

解放战争后期,有9位国军中将兵团司令起义,他们是谁?结局如何

1947年6月,四平城的战火在昼夜之间交织,国民党和解放军各自为战略目标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对国民党来说,这是一场保卫战,旨在守住四平这一关键据点;而对于解放军而言,则是一次攻坚战,决心攻占这座城市,以打通解放东北的通道。在这场战役中,陈明仁将军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挺身而出,成为了国民党阵营的中坚力量。然而,与之相对的,林彪将军在这一战中的失误,却给他的军事生涯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瑕疵。

两年后的1949年,陈明仁的选择无疑成为了解放战争转折点中的一大亮点。他在长沙的起义,不仅对湖南战区的解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因为他的身份和战功背景,打破了国军高级将领中的心理防线。陈明仁的行动向其他国军将领展示了一条新的道路:即使是拥有辉煌战绩和黄埔背景的将军,也可以选择投向革命的怀抱。这一勇敢的决定,激励了更多的国军部队在1949年末选择起义,纷纷响应,加速了国民党统治的崩溃。

解放战争后期,有9位国军中将兵团司令起义,他们是谁?结局如何

这一切的努力和牺牲,最终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了认可,陈明仁被授予了解放军上将的军衔,这不仅是对他个人英勇行为的肯定,也象征着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桥梁,为后来的和平重建与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陈明仁的选择,不仅改变了他个人的命运,更为中国的历史转折贡献了重要力量,他的故事成为了新中国军事史上的一个传奇篇章。

孙兰峰

解放战争后期,有9位国军中将兵团司令起义,他们是谁?结局如何

孙兰峰,一个铁骨铮铮的军人,在中国解放战争激荡的岁月中,展现出了他与众不同的坚持与倔强。傅作义将军的起义,虽然为中国革命的进程画上了浓重一笔,但孙兰峰却依然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他不仅对傅作义的选择持怀疑态度,更是坚信傅作义是被人民解放军暗中控制、迫使起义的。在这位老战友面前,孙兰峰的坚持显得尤为执着,他的决心是在家乡与人民解放军决一死战,而非屈服或退缩。

1949年11月,随着人民解放军杨成武所率领的部队开始对张家口的战略包围,孙兰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向傅作义求援,希望能得到支援以抵御解放军的攻势。响应他的请求傅作义派出了郭景云将军,率领两个师前往张家口,展现了旧时战友间的深厚情谊。

解放战争后期,有9位国军中将兵团司令起义,他们是谁?结局如何

孙兰峰的军事生涯,贯穿了中国现代史上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他不仅在傅作义麾下担任过重要职务,更在中国解放战争的关键阶段,担任了第11兵团司令官和第9兵团司令员官的职位,展现了他在军事上的才华与勇气。

1987年,孙兰峰在内蒙古呼和浩特辞世,享年九十二岁。他的一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中国军人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精神的体现。孙兰峰虽然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但他的故事,依然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值得被铭记的章节。

解放战争后期,有9位国军中将兵团司令起义,他们是谁?结局如何

朱鼎卿、裴昌会、罗广文

朱鼎卿,出生在湖北新洲,在其漫长的军旅生涯中留下了不凡的足迹。年轻时他远赴云南,入读陆军讲武堂,不久后又踏入了黄埔军校的大门,接受轮训,这一系列的经历为他日后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解放战争的烽火连天之中,朱鼎卿曾任国民党第三兵团的司令官,直到1949年冬,他领导的部队在四川省金堂县作出了历史性的决定——起义。

解放战争后期,有9位国军中将兵团司令起义,他们是谁?结局如何

起义之后朱鼎卿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显著转变。他不再是战火中的将军,而是转战政坛,成为了一名政务官。在湖北省,他先是担任了省参事室的参事,随后升任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并最终成为全国政协的一员,参与到新中国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朱鼎卿的这一段转型旅程,不仅体现了个人能力的多面性,也反映了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历史选择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在1982年的春天,这位曾经的军人、政治家在武汉逝世,享年八十岁。朱鼎卿的一生,既是对个人信念与时代变迁的不懈追求,也是对新旧交替时期个体与国家关系的深刻反映。从军事到政治,再到社会各领域的贡献,朱鼎卿的故事是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的缩影,也是对后世的一种启示与反思。

解放战争后期,有9位国军中将兵团司令起义,他们是谁?结局如何

裴昌会,这位曾经在中国西北战场上令西北野战军深感压力的将领,在历史的洪流中有着自己独特的身影。他曾是国民党名将胡宗南的麾下将领,以其精湛的军事才能和战术运用,在战场上给予了西北野战军极大的挑战和阻碍。然而,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裴昌会在1949年选择了起义,这一勇敢的决定不仅标志着他个人信仰和立场的转变,也为他后来的人生开启了新的篇章。1992年,裴昌会在重庆安详地离世,终年高龄。

罗广文,在解放战争年代,以国民党第十五兵团司令的身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篇章。1949年冬季,罗广文在四川郫县做出了重大决定,他带领着手下的部队响应时代的呼唤,勇敢地选择了起义。在起义后的岁月里,罗广文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从一个国民党的军事指挥官转变为新中国建设者的角色。在被任命为全国政协委员之后,罗广文更是担纲了山东省林业厅厅长的重任,致力于山东乃至全国的绿化事业,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做出了不懈努力。1956年,罗广文因病在山东济南辞世,年仅五十一岁。

解放战争后期,有9位国军中将兵团司令起义,他们是谁?结局如何

李振、陈克非

李振早年间曾在广东的地方部队中留下他的足迹,随,他迈入了黄埔军校的大门,接受轮训,这段经历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解放战争时期,李振担任国民党第十八兵团司令,他在1949年12月的寒风中,带领部队在四川省的省会成都,做出了历史性的选择——起义,开启了他人生新的篇章。

解放战争后期,有9位国军中将兵团司令起义,他们是谁?结局如何

起义后李振的生涯迎来了重要转折,他不再是军旅中的一员,而是转战政坛,开始了他新的使命和担当。在四川省政府,他担任了参事室主任的职务,参与和见证了四川省众多重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李振又被任命为四川省政协副主席,以及全国政协委员,他以其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为四川乃至全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1988年1月,在四川成都安然离世享年八十八岁

1903年陈克非出生浙江天台人的一个充满书香的家庭,自小就展现出了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这种对学习的热爱最终引领他走进了黄埔军校的大门,成为了第五期政治科的一员。在这里,陈克非不仅学习了军事和政治知识,更培养了他日后在战场上和政治领域内所需的领导能力和战略眼光。

解放战争后期,有9位国军中将兵团司令起义,他们是谁?结局如何

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陈克非身为国民党第二十兵团司令,在四川郫县率部起义,选择站在了历史的正确一边。起义后他被任命为解放军第五十军副军长,这一职务的担当不仅是对他军事才能的认可,也标志着他在新中国军队中的重要角色。

1955年转业后,陈克非投身于新的社会建设中,担任湖北省民革常委等职务,他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1966年9月,投江自尽,年仅六十三岁。

解放战争后期,有9位国军中将兵团司令起义,他们是谁?结局如何

郭汝瑰

郭汝瑰出生于四川铜梁,黄埔军校第五期的优秀毕业生。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他以42旅旅长的身份,在南北塘口与侵略者展开了长达七日七夜的激烈交战,从8000多勇士到最终仅剩2000余人的惨烈,他又在武汉会战、长沙会战、鄂西会战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建立起了卓越的战功。

解放战争后期,有9位国军中将兵团司令起义,他们是谁?结局如何

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郭汝瑰成为我党的著名红色特工。在那个信息极为重要的年代,他为我军提供了无数宝贵的军事情报,为战争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1949年12月的宜宾起义,标志着郭汝瑰从国民党高级将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转变,这一勇敢的选择,也展现了他对时局的敏锐洞察和坚定的革命立场。

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郭汝瑰不仅在前线指挥作战,也在南京军事学院等重要军事教育机构中担任要职,致力于军事人才的培养和军事理论的研究。晚年,他享受着副兵团级的待遇,这不仅是对他军事成就的认可,也是对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所作出贡献的尊重。

解放战争后期,有9位国军中将兵团司令起义,他们是谁?结局如何

1997年,郭汝瑰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享年90岁。他的故事,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篇章,不仅仅因为他在战场上的英勇,更因为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郭汝瑰的一生,是为信仰和理想而战的一生,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