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耶伦来华:饭局、挎包和产能过剩

作者:水木社
耶伦来华:饭局、挎包和产能过剩

前言

耶伦访华,动静不小。

挎包和饭局,是社媒讨论最热闹的,“成果”也不小,两派人撕起来了,有人说朴素,有人说是作秀;

“产能过剩”,是庙堂讨论最多的,“成果”也不小,两派人也撕起来,有人认为美国人真好,给中国经济出谋划策,有人哼哼说,她有那好心?

饭局和挎包的事不说了,闲扯两句“产能过剩”,纯属越位输出一点看完各界大神观点后的学习体会。

据说在广州期间,耶伦批评中国“产能过剩”就有五次之多,可见这事值得讨论。

01

其实美国人逃“产能过剩”这事,都谈半个世纪了。

1970年代,美日双方贸易摩擦越来越严重,美国也是以“产能过剩”这套说辞批评日本的。

为了应对美国的批评和不断发起的制裁,日本也提出了一个新词:供给侧改革(你没看错,日本人首创)。

这词,顾名思义,就是对制造业供给端的“产能过剩”、能耗过多、污染严重、创新不够等问题,进行调整、升级。

但本质来说,供给侧改革,是日本迫于美方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

当然,这词有主动追求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这样积极的一面。中国提出相同的口号,就是为了这积极的一面,而非受制于谁的压力,这是两国供给侧改革的本质区别。

这个区别很重要。

日本的供给侧改革,说起来也算非常成功,自1980年代开始,日本制造业摘掉了模仿、抄袭、低质的标签,很快就以精密、高科技和技术先进著称了。

但未预料到的负面效应也非常严重:

其中,日本供给侧改革,本质是做减法,因此造成了优势产业转移、制造业成本上升的现象,这是最典型的“负面效应”之一。我们以钢铁为例。

1976年,日本配合美国钢铁协会的要求,签署了《特殊钢进口配额限制协定》,降产、限价。为此,日本政府限制钢铁制造业产量,通过补贴、税收等方式转移产业工人,可结果是:

01)早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钢铁年产量就达到1亿吨,但限制发展后,50年过去,其年产量还停留在1亿吨,而与之相对,中国从70年代1000万吨,达到今日10亿吨,形成碾压之势。

02)说到这儿,你可能会说,产量限就限呗,反正也不赚钱,去搞更高科技低污染的行业,这是好事。

理论上是这样的。但事情还有更为复杂的一面,因为产业是相互关联的,钢产量上不去,那么其他需要大量钢铁的产业,尤其是一些快速成长起来的行业,对钢材需求暴涨,而国内又没有,那就必须向国外进口,这样一来,势必增加成本,从而可能丧失竞争力。

所以我们看到的一个现象是,日本钢铁产量限制后,中韩的钢铁产量暴增,与此同时,一个对刚铁需求量极大的行业,也就是造船业,日本也丢掉了优势,被中韩超越,现在中国是全球造船业之首,其次韩国。

03)再者,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供给与需求,是相互成就的,就是有时候不仅需求决定供给,供给也会“制造”需求。有便宜的钢铁原材料,按目前市场需求来说,可能会出现过剩的现象,但保不齐它会催生新的行业、新的需求。

比如我们在印尼建造的第一条高铁去年正式开通。赢得这种需求,技术是一方面,拥有完整产业链,可以提供更加便宜的原材料,让制造成本足够低,也极为关键。否则,你的建造成本高,报价就高,自然就竞争不过其他国家,也拿不到这个需求。

据说现在印尼,又要建第二条高铁,但这一次好像签给日本了,原因,是印尼货比三家,谁报价低就给谁,利益是不讲感情色彩的——这次日本提供了极为优惠、也可能亏本的低息贷款,成为赢得这个项目的主要抓手。

所以小结下,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中,“产能过剩”算是个负面词汇,但从日本的供给侧改革的经验来看,我们需要更加辩证和全面地看待这事。

二战以后的日本,本质是美国的附庸,国内产业严重依赖美国市场需求、货币结算系统。所以美国一发飙,它就瑟瑟发抖。

今天,老美又用同样的“产能过剩”的说辞,来批评和限制中国。说到底,也是历史惯性使然。只是,中国不是日本。

这几天,我看耶伦在不同场合,频繁地提到中国的“产能过剩”,一副高高在上、教训人的模样,以至于我有点搞不明白她到底是怎么想象中国与美国之间角色关系的?她还以为中国是一威胁就屈服的日本吗?

说到这,我又想起,2021安克雷奇中美战略对话,老美使用的那个短语:“from a position of strength”,即“从实力地位出发”。近150年来,中国受够了被列强欺凌、威胁的鸟气,所以无论是情感或理智,都对这种霸道说辞都极其反感和厌恶。

我只能说,美国有些政客,是真不了解它自以为的“最大竞争对手”“最大威胁”,或者也没兴趣了解,还是习惯过去被人捧着宠着的单级帝国心态。如此,造成误判,也就不奇怪了。

02

我们回到“产能过剩”这个话题。

还是以日本为例。当年日本因为“产能过剩”搞供给侧改革,以为改了,就能让美国闭嘴,然后敲开美国市场需求大门,但事实不是这样。

当日本的产业往上走,美国还是不高兴的。所以1960年代,美国限制的是日本的棉纺织业,1970年代限制钢铁、收音机,到了80年代后就开始限制电视机、小汽车,进入90年代后,又开始限半导体、芯片。

其结果是,日本无论怎么改、升级,美国都不高兴。所以日本企业,只能全面缩减实体产业,转向资本输出,或者海外直接投资,造成海外产业繁荣、国内制造业“空洞化”的景象。

资本输出方面,美国人也不让其够买自家的核心、高精尖的产业,只允许购买洛克菲勒大楼、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之类的软性资产。

总之,想要通过供给侧改革,消除所谓的“过剩产能”焦虑,然后让美国满意,那是不可能的。这样的说辞,你大可以将其理解为抬高贸易保护壁垒的预警。

实际上,对日本来说,更麻烦的,是随着美国贸易保护壁垒提高,关上市场需求大门,日本制造业越来越难做,利润率大跌,加上国内供给侧改革又是限制性的,这样,就促使日本产业“脱实向虚”。

——倒不一定单指金融或保险业占GDP比重上升,主要是指资本从制造业抽走,变成更为保守的银行存款,或投机性的炒汇资金,比如著名的“渡边太太”现象。

楼市、股市、债市、汇市,是今天日本经济最热门的话题,至于在新能源浪潮、互联网大潮和智能手机大潮中,日本还有啥值得骄傲的产品,似乎就没人再关心了,这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涌现出大量风靡全球的电子、汽车、家电等制造业品牌的日本,似乎是两个世界。

我不是说去“过剩产能”的供给侧改革不好,也不是说供给侧改革是导致日本制造业“空洞化”的唯一因素。只是想说,万事有个度,也别迷信经济学中“产能过剩”之类的说辞,应该更全面更立体地看待。

别看逻辑推演,还要看前人走过的路、留下的教训嘛。

03

我们再看印尼高铁那个例子,也可以看出,所谓“产能过剩”,也要有个时间、地点限制的。

很多产品、原材料,你放在当下的国内市场看,或者单放在中美两个国家当下的市场需求看,好像是“产能过剩”了。

但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大到全球呢?它还过剩吗?包括一些看起来落后的钢铁产能,在现阶段的中国或美国是过剩了,可如果可以出口到非洲、拉美呢?它还过剩吗?

实际上,今天中国丰沛的工业产能,已经惠及全世界,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我们不生产足够的钢铁,改由美国生产,你觉得价格会更便宜吗?

我之前在《为什么小米能造车,苹果却放弃了》的这篇文章里提到过一个数据:汽车用的热压钢板,美国价格是1630美元/吨,中国的价格是799美元/吨。

如此一来,我们生产的汽车的成本,自然会更低,再出口到全世界,不就让更多人买到了更便宜、性能又更好的小汽车了吗?

当然,你可能要说了,中国不生产,不还有印度这样的新兴工业国吗?

其实今天老美一直在干的事,不就想要让全球产业链“多元化”一些吗?号称分散风险。这,没毛病。

以苹果为例,其实它2014年就开始筹划将产业链供应商“分散化”,以防止过度集中到某一个国家。尤其口罩那几年,更是加速了库克搞这事的步伐。

可问题是,这么多年了,也不是中国不让苹果分散,只是它一直转不出去。

截至到2023年,苹果产业链供应商,中国依然占据大头,98家,努力多年的印度只有14家。而且印度供应商使用的零部件,约有90%自中国进口。

原因是什么呢?是中国劳工便宜吗?当然不是。印度的人工成本,是中国的1/4,但印度制造一台iPhone的成本要比中国高10%。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产业链真的完整且丰沛——也就是很多人说的“过剩”,当然技术也好,工人也熟练,能足够抵消人工成本上升,让苹果欲罢不能。

另外,中国市场足够大,能有力地支撑如此完整而丰沛的产业链,截至2023年,印度有2家苹果零售店,美国272家,中国56家,至于营收,印度更是不及中国1/10。

所以什么叫“产能过剩”?中国产的iPhone过剩了吗?如果不在中国生产,包括美国人自己,都可能要花费更多的钱去购买苹果手机。

这里,延伸开来,多说几句。

现在老美精英,有一种迷思,觉得把制造业产业链产能,移到中国以外的地方,就能更大程度降低风险。

但老美的这些精英,可能连自己都没意识到,其实与其说是在“迷思”,实际是“迷之自信”。

他们还像过去一样,把美国想象成地主老财,手里揣着大把钞票,要买东西过潇洒日子,无非就是选个更听话更便宜的“打工人”,选择谁,就好像是给谁“赏饭吃”。

这次耶伦来中国,一直强调不寻求与中国“脱钩”——一个如此荒诞又做不到的事情,弄得好像是美国给了中国多大恩惠似的,实际还是一种“赏饭”心态。

真实的情况是:像日本韩国这样的“打工人”他们可以随意操控,今天的中国可不吃这一套。

一方面,是美国自己,早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富裕,虽然依旧维持着奢侈的生活,还保持一种很有钱的错觉,可实际早就因为寅吃卯粮而债台高筑,债务上限的额度,一次次抬高,光利息都快超军费了,每100天国债上限就抬高1万亿美元,就这么离谱。

——正是因为它债务高,所以才越是关心“风险”和“安全”,才越怕中国要挟、抬价。作为财长的耶伦,大概比谁都清楚这点,千里迢迢来中国,不容易。

但另一方面,是今天的中国,真就没法替代。

我们前面说过,中国的优势,不仅仅在于产业链完备丰沛、技术好,还在于它本身的市场需求足够大,生产和消费的体量,都是日韩这样的国家体量无法比拟的。

印度的体量也大,但这么多年了,又是民主又是英语优势又是扶持的,它起来了吗?不就因为它起不来嘛。

而且,印度的骚操作,是让你“印度赚钱印度花”,去他们那里生产建厂,哪里是什么分担“风险”,这不分明给自己找“风险”吗?

自内地搬过去的苹果供应商纬创,去年不就撤离印度,把厂卖给印度本土企业塔塔集团了吗?

正因为中国有独一无二的优势,所以其他的“打工人”,比如东南亚和墨西哥,即使接到了老美的生产订单,也没法弄,因为他们发现,如果自己重新架生产线开工生产,成本远远比不了中国,还不如从中国进口,贴个牌,再出口到美国。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年,东盟和墨西哥自中国进口贸易额,会突然攀升。

耶伦来华:饭局、挎包和产能过剩

另外,最近几年,因为发债、巨量财政刺激,老美有钱的错觉也更加严重了,所以也更有动力“去中国依赖”。

像股价暴涨了不知多少倍的苹果,就非常典型,最近几年愈发活跃,好像急不可耐地要从中国抽离出供应商至越南或印度,甚至不惜鼓动胁内地本土企业去印度或越南设厂。

中国不少苹果供应商,实际就是靠着给苹果代工而发展起来的,一旦失去苹果的订单,很可能就活不下去了,所以苹果如果有要求,他们也不敢不从。

其实苹果,就是过去美国最有代表性的实力象征,有技术有品牌有创新还有钱,选择谁“代工”,谁就像得到“福报”,“打工人”一点脾气没有。

但问题是,今天的美国,不是苹果了,就连今天的苹果也要担心市场被华为这样的竞品抢了市场。

04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正确看到“产能过剩”?

过去,我们的教材一般都会说,“产能过剩”是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也是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很有规律,隔一段时间它就来一波。

而且,“产能过剩”,一般也普遍伴随着“去工业化”的过程,这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避无可避。所以今天几乎所有经历了高速的制造业增长的国家,都出现了“去工业化”的现象。

但真是这样吗?

其实“去工业化”,也有很多类型的。有的是自然的产业升级,有些是病态的,不正常的。所以供给侧改革,一定是渐进的,防病态、不正常的“去产能过剩”,是应有之义。

一个很简单的标准,“去工业化”“去产能”,不能牺牲一国竞争实力根基,更没理由迎合竞争对手的需求“去产能”。

过早过猛“去工业化”都不可取,过早的例子,以巴西、哥伦比亚这类拉美国家最为典型。

巴西工业化曾经非常成功,1968年到1974 年,巴西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被称为“巴西奇迹”,很快实现从农业国向新兴工业国的转型,也有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

但20世纪70年后期开始,这巴西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了,经济陷入停滞状态,进入80年代后,更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和债务危机。

巴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从1947~1960年的7.3%、1961~1980年的7.35%,大幅下降到1981~2010年间的2.60%。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主要就是因为工业和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迅速下滑,1994年,巴西工业和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还有40%和23.66%,而到了1995 年,这两个数字就突然暴跌至 27.53%和18.62%,与此比较,服务业等增加值的GDP占比,则出现相反的趋势。

原因是什么呢?

很简单,因为亚洲(主要是内地)这边的工业化发力了,且在税赋、利率、信贷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而恰在这时,巴西政府吹上了重福利、贸易和金融自由化的“电吹风”,变相“去工业化”。而资本是逐利的,没利润或者利润低,它就从工业和制造业领域抽走了。

说到这儿,有必要说一说耶伦这次访华说到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她认为中国人储蓄率太高,消费占GDP比重太低,原因是,中国人的福利太差,住房和教育成本高企,限制了消费。

说实话,老太太说得没毛病,从个人观感和情感角度,我都想给她点赞。但拉美这类活生生的例子,已经说明了一切:过早福利化,不仅可能过早“去工业化”,久了,普通人也得不到真实好处。

一个很简单的事实,是只有充沛的工业化产能,才能提供廉价的工业消费品,乃至低廉的服务性消费。

所以像拉美许多国家,福利特别好,民粹化的政客,也乐于拨出大量的财政满足选民的福利和高工资的需求,但结果是,普通人有命拿钱没命花。

因为,当他们拿了高福利高工资后,会发现国内一切消费品、服务乃至农产品,都贵得要死,会发现去医院动个手术还不如死了痛快,会发现手里的钱不值钱,因为会不可避免地遭遇严重的通货膨胀。

你去看巴西的通货膨胀率,常年是在3%以上的,猛的时候10%以上不在话下。

耶伦来华:饭局、挎包和产能过剩

实际上,拉美这些国家,都一个尿性。像阿根廷,民粹主义传统更甚,通货膨胀率也就更加厉害。

耶伦来华:饭局、挎包和产能过剩

去年上台的米莱,弄了一波改革,好像降了点,但有什么用?这是泥潭,拔不出来的,过一段时间,老百姓又不高兴了,再换一个允诺他们高福利的人上去。

结论

关于“产能过剩”这事,我原来以为大家都有共识的,但这次耶伦来了以后,感觉很多人还是搞不明白,特别乐意追随耶伦、戴琪这类立足美国利益之人的暴论。

我前天看一大V,说耶伦这次来,是为了帮中国脱困。因为中国“产能过剩”,快要危机了。

我辩论“产能过剩”这个概念,真不是为了抬杠,也不是反对“去过剩产能”,只是想说,“过剩”是个相对的概念,你得严格去限定,且要动态地去看,不能静态,结合前人的教训去看,不能只听竞争对手忽悠。

具体到电动车汽车。访华前,耶伦就在美国佐治亚州声称,中国电动车、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出口激增”,可能会给美国带来问题,中国的“过剩产能”正伤害美国企业和工人。

还有美国贸易代表戴琪,也在布鲁塞尔宣称,中国钢铁、铝、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产能过剩”令人担忧,特别是电动汽车“产能过剩”给了欧洲采取措施的动力。

但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

电动车领域,老美早就搞贸易壁垒了。到目前为止,中国电动汽车根本没进入美国市场,自然也就不存在中国电动车的“产能过剩”冲击美国市场的问题。

另外,直到今天,电动车占中国汽车比例也不足10%。所以光中国国内的市场需求就足够大,也远未到“产能过剩”的地步。

截至2023年,电动汽车在美国均价高达5万美元,比油车贵多了。而且因为美国油车利益集团阻挠,拜登批准的75亿美金建造20万个充电桩、5000座充电站计划,据说实施两年多来,只建了区区7座充电站。

其实如果能够放开市场,让中国电车进美国市场冲一冲,就像当年特斯拉进中国,肯定是有好处的,美国普通人受益,可以开上更便宜性能更好的电车,也会大大推动美国充电站普及、从而带动能源革命。

总之自老美嘴里说出什么中国电车“产能过剩”,就非常扯的一件事,也无的放矢。

最后我想说的一点是,“产能过剩”这事,你可以“去过剩”,但真的要非常小心“去产能”,有充足的“产能”,才能有定价权,才能有安全,才能保证工业价格稳定。

比如石油,现在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生产国,但它还是要进口,而且还有大量储备。实际上,所谓储备,不就是“过剩”吗?那它为什么不去掉?因为石油是战略性资源,只能“剩”不能“缺”,甚至“刚刚好”都不行。其价格的波动,会严重影响和干扰工业生产。

再举个例子,钻石。戴比尔斯这家公司掌握了世界80%的钻石产能,所以它掌握了钻石的定价权,整一两句骚情话就能赚取丰厚利润了。

但实际上钻石不就碳吗?现在中国这边的工厂已经掌握人工生产技术。所以从去年开始,钻石价格暴跌,有人开玩笑说,未来买肥皂送钻石。所以你看,这就是掌握产能的重要性。背后,涉及到定价权。

再举个充足产能安全性的例子。大家还记得口罩期间吧,有段时间,我们快速地修建大量隔离医院,还生产了充足的医疗设备,以至于全世界都跑来我们这边进口口罩、防护服、呼吸机、检测试剂,以全球疫苗为例,有一半是中国制造的。

我不知道说了这么多,大家可有明白一点点。其实耶伦的小挎包里卖的什么药?不是很清楚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