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14年,清华高材生放弃百万年薪,裸辞和妻子卖煎饼,后来如何?

作者:药和口香糖

不得不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普通人去煎饼摊买个煎饼吃下,只是为了填饱肚子。

一对清华高材生夫妻,他们去煎饼摊买了一个煎饼,只因一个小小的插曲,竟然开始靠摆摊卖煎饼创业。

意外的是,他们竟然创业成功了,从最初的月入10万,到最后甚至达到了年入千万,还创造了自己的煎饼品牌。

更让人意外的是,其实在靠摆摊卖煎饼创业之前,这对清华高材生夫妻早已实现了年入百万。

有人就问了两个问题,“第1个,既然已经年入百万,为何还要摆摊卖煎饼创业呢?”

第2个问题,“他们到底是如何创业成功的?”

2014年,清华高材生放弃百万年薪,裸辞和妻子卖煎饼,后来如何?

一、清华高材生夫妻开的煎饼店。

2014年,北京一处CBD的一栋写字楼下,一间不到10平米的煎饼店开业了,这家煎饼店的老板,正是一对清华夫妻吴一黎和刘佳雪,此外,还有另外一位清华高材生。

他们的煎饼价格卖的可不便宜,一份普通的煎饼,加一个鸡蛋,一些薄脆,以及一片菜叶,售卖的价格在10元,对比别的煎饼摊,这样一份煎饼只能卖到8元。

没想到价格虽贵,生意却从一开始就比较火爆,吸引顾客前来的,除了是清华学子的身份,更重要的是吴一黎和刘佳雪卖的煎饼足够健康。

为什么说吴一黎家的煎饼足够健康呢?这是从煎饼的用料方面来看待的,他们家用的面粉是特制面粉,用的油是高级植物油,用的鸡蛋是农家土鸡蛋,用的薄脆也是用中粮油制作出来的。

就连榨菜也不用普通的榨菜,而是用高品质的带包装的榨菜,辣酱也是用的名牌瓶装辣酱。

没多久,吴一黎家的煎饼店就实现了月销售额10万元。

2014年,清华高材生放弃百万年薪,裸辞和妻子卖煎饼,后来如何?

实际上,10万元并不是吴一黎家煎饼的极限,而是店铺面积的上限,毕竟8平米的空间里最多只能容下四五个操作工,每天所能做出来的煎饼数量是有限的。

作为一个清华生,吴一黎自然知道目前最该解决的事是打破店铺面积的限制。

普通人的眼中也会觉得,“只要吴一黎租下一个更大面积的店面,空间变大了,销售额自然翻番。”

可是没想到吴一黎接下来的做法再一次出乎意料。

2014年,清华高材生放弃百万年薪,裸辞和妻子卖煎饼,后来如何?

二、吴一黎敏锐的头脑。

想要了解吴一黎为什么能够一次次地出乎意料,必须从他的人生经历开始探索。

首先,吴一黎是一名妥妥的高材生,考高中的时候考入了北京一所著名的高中,考上这所学校,意味着吴一黎离清华北大更进一步了。

可是,当时吴一黎的分数又有些悬,他的成绩排在了这所高中的中游偏上,按此情形下去,吴一黎刚好在清华北大的分数线上徘徊。

不过,一向聪明的吴一黎把自己的女朋友刘佳雪当成了自己的激励对象,那时候,以刘佳雪的成绩上清华北大是没什么问题的。

吴一黎就时常激励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否则将来可能会和女朋友分居四年。”

就是在这样的自我激励下,吴一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清华,意外的是女朋友刘佳雪考上了上海复旦大学。

虽然女朋友的失利最终让吴一黎和刘佳雪过上了异地恋的生活。

不过吴一黎本人确实已经尽力了。

进入清华后,吴一黎开启了自己的开挂人生。

2014年,清华高材生放弃百万年薪,裸辞和妻子卖煎饼,后来如何?

在上大学之余,吴一黎早已经想着如何创业了。

那时候吴一黎听闻北京的很多家长,在孩子上高中之后,就会找很多清华北大的学生帮他们的孩子补习课程。

吴一黎班上的很多同学有了空闲时光也是这样做的,去孩子家中当家教,赚取生活费。

然而,吴一黎却不这么做。

吴一黎直接找了自己班里的几名同学,几个人通过一场讲座,顺利找到了合适的生源,之后他们几个人直接开了一家辅导班。

辅导班开得非常成功,没多久,吴一黎赚了4000多块钱。

4000块钱在当时可是非常高的。

可是后来别的同学都去考研了,辅导班也就开不下去了。

2014年,清华高材生放弃百万年薪,裸辞和妻子卖煎饼,后来如何?

一直持续到大四那年,吴一黎终于本科毕业了。

毕业后吴一黎找了一份体面的工作,与别人不同的是,吴一黎并没有从事技术岗,而是从事销售。

吴一黎知道,“技术人人都会,而销售却是没有上限的。”

还别说,靠着能说会道的嘴以及敏锐的目光,当销售期间,吴一黎轻轻松松实现了年入百万。

吴一黎的女友刘佳雪从复旦大学本科毕业后又读了清华大学的硕士,硕士毕业后也在北京找了一份工作,刘佳雪也很快实现了年入50万。

没多久,吴一黎和刘佳雪结了婚,他们俩的结合属于强强联合,算下来两人一年能挣到150多万。

可是没想到,后来吴一黎和妻子却与摆摊卖煎饼结缘了。

这又是为何呢?

我们继续看。

2014年,清华高材生放弃百万年薪,裸辞和妻子卖煎饼,后来如何?

三、一个偶然的契机。

一天,吴一黎和刘佳雪去上班,没有吃早餐,路过一个煎饼摊,就买了一份煎饼吃了下去,没想到吃完还不到半个小时,两人就开始拉肚子了,去医院买了药,挂了水,才终于缓过来。

从医院回到家后,两人萌生了靠摆摊卖煎饼创业的想法。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因为在他们眼中,“煎饼摊一直没有自己的品牌,都是一些上了岁数的老人在卖。”

“他们偶尔吃一次煎饼都能拉肚子,说明在卫生方面也有所欠缺。”

正因如此,夫妻俩觉得卖煎饼其实有很大的空间,靠摆摊卖煎饼创业的确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主意。

2014年,清华高材生放弃百万年薪,裸辞和妻子卖煎饼,后来如何?

到这里就不得不暂停一下了。

在普通人眼中,创业的前提是工资非常低,不够贴补家用,想通过创业改变一下家庭条件。

或者实在是找到了一个不错的项目,另外有高人指点,才可能放弃工作,进行创业。

而且创业的前提是自己有足够的钱,失败后有足够的退路。

可事实却是,当时吴一黎夫妻俩的年收入加起来已经超过了150万,这样的收入即使在大城市北京也是佼佼者,完全没有创业的必要。

何况他们选择靠摆摊卖煎饼创业,真的合适吗?

2014年,清华高材生放弃百万年薪,裸辞和妻子卖煎饼,后来如何?

其实这些问题不止我们考虑过了,吴一黎和刘佳雪的家长也都考虑过了。

不出意外,夫妻俩的举动遭到了双方家长的质疑和阻拦。

双方家长说,“你们创业可以,能不能选一些有技术含量的行业呢?能不能选一些自己真正擅长的领悟呢?”

按照他们的话说,“你们能卖煎饼,别人也能卖煎饼,甚至你们没有做煎饼的经验,根本卖不过别人。”

没想到,吴一黎和妻子却已经胸有成竹。

而夫妻俩的底气在于取长补短。

2014年,清华高材生放弃百万年薪,裸辞和妻子卖煎饼,后来如何?

煎饼作为一种快餐,做起来又快,又能拿在手里吃,这是夫妻俩看到的长处。

而他们要补的短处自然是煎饼的食材,卫生,以及品牌问题。

说干就干,没多久,一间不到10平米的煎饼店在北京一处写字楼下开张了,老板正是吴一黎和刘佳雪,此外还有另外一名清华的同学。

2014年,清华高材生放弃百万年薪,裸辞和妻子卖煎饼,后来如何?

刚开张的几天,吴一黎并不售卖,而是开始打广告。

吴一黎毫不吝啬地告诉大家,“这家煎饼店是清华学子开的。”

的确,酒香也怕巷子深,这样的广告确实能在短时间内吸引来热度,比任何充满噱头的广告还要有吸引力。

果然,大家都被清华学子的身份吸引,纷纷前来捧场。

这是夫妻俩布局的第1步,目的是让自己的店铺充满活力。

接下来也开始了他们第2步的布局,用味道和品质留住顾客。

于是,他们开始讲究煎饼的用料和卫生。

2014年,清华高材生放弃百万年薪,裸辞和妻子卖煎饼,后来如何?

吴一黎雇了四五个操作工,而这些操作工每天前来上班的首要内容是将煎饼店打扫得一尘不染。

操作台上只允许放制作煎饼所需的各种食材和工具,不允许放任何杂物。

操作台必须用清水冲洗好几遍,做到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在细节方面,操作工穿的工作服要洗得没有一点点杂质,制作的时候一定要戴手套,戴口罩。

按照他们的理念来说就是,“卫生搞好了,别人看着才有食欲。”

2014年,清华高材生放弃百万年薪,裸辞和妻子卖煎饼,后来如何?

接下来是最重要的一步,选择健康有品质的食材。

吴一黎家选择的面粉,食用油,鸡蛋,以及其它用料,几乎都是最好的。

面粉都是那种精制粉,鸡蛋用的是土鸡蛋,就连辣酱也选用瓶装的。

2014年,清华高材生放弃百万年薪,裸辞和妻子卖煎饼,后来如何?

下一步,便开始调制煎饼的味道。

事实上这一步算是前期工作,当时他们每制作出一份煎饼,都会让几个人围在一起品尝味道,还把煎饼拿给家人品尝,大家一起出建议,一起改进。

还去好几家煎饼摊买了他们的煎饼,做一个对比,找出自家煎饼的不足之处,再加以改进。

不知试了多少次,改了多少次,又不知创新了多少次,才最终把味道制作成自己满意的。

苦心人,天不负,他们三个人的努力付出没有白费。

以清华学子的身份将顾客吸引过来之后,又凭借煎饼的味道,卫生,以及品质,留住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

2014年,清华高材生放弃百万年薪,裸辞和妻子卖煎饼,后来如何?

最火爆的时候,买他们的煎饼需要排一个长长的队。

最初的一个月排队可以理解,没想到卖完一个月之后,还是出现了排队的情况。

不出意外,他们一个月的销售额超过了10万。

我们前面说过了,这10万不是他家煎饼的极限,而是店铺面积的上限。

对于夫妻俩来说,终于创业成功了。

2014年,清华高材生放弃百万年薪,裸辞和妻子卖煎饼,后来如何?

到这里我们又看到了一个问题,月销售额10万,最终的收入可能只有5万多一点,5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绝对可以算作创业成功。

但是一对比就发现,对于夫妻俩来说,并不能算作成功。

因为之前他们当上班族,一年下来两个人的收入都有150万。

对比得出,他们创业还不如之前去办公室当白领呢?

那为何夫妻俩还觉得是创业成功了呢?

原来,当我们算这笔账的时候,夫妻俩早已经开始了下一步的布局。

而这个布局更是让我们眼前一亮,“夫妻俩决定做3D打印煎饼。”

这个词汇说出来大家都很惊讶。

见过打印图纸的,难道还有打印煎饼的?

到底是如何打印的?

我们继续看。

2014年,清华高材生放弃百万年薪,裸辞和妻子卖煎饼,后来如何?

四、3D打印煎饼。

不得不说,清华北大的毕业生确实优秀,不光吴一黎夫妻俩优秀,他们的同学也同样优秀。

在夫妻俩为如何打造连锁品牌发愁时,在国外留学的一位同学给他们提了一个建议。

当时这位同学正在研究3D打印技术,他建议夫妻俩可以把3D打印技术运用在制作煎饼上。

详细解释一下,就是提前在打印机里设计好煎饼的形状,以及要在煎饼上面打的字,然后指挥机器,制作出相应形状和字样的煎饼。

其优势在于制作出来的煎饼,其外形完全是自己提前设计好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做到量产,而且可以减少人工的用量。

说到这里,大家肯定也看出来了,相当于实现了流水线的生产。

“不再受到场地的限制,做出来的煎饼还能保持同样的标准,而且其形状相较于手工制作更加精美。”

2014年,清华高材生放弃百万年薪,裸辞和妻子卖煎饼,后来如何?

大家也都感叹吴一黎和妻子竟然有如此天马行空的思维。

然而,吴一黎和刘佳雪的做法再一次超乎意料。

夫妻俩并没有急着用3D打印技术生产煎饼,而是率先开始卖机器。

一台3D打印煎饼机,他们售卖的价格在5000元,没想到30分钟销售额就超过了100万。

这台机器还被人们赋予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三弟画饼”。

两人很快就实现了年入千万。

这下可真算是创业成功了,而且是大获成功。

对比之前进出写字楼当白领,其收入翻了10倍。

2014年,清华高材生放弃百万年薪,裸辞和妻子卖煎饼,后来如何?

当他们事业如此成功的时候,也渐渐地打响了自己的知名度。

越来越多的记者,纷纷前来采访他们。

幸运的是,每一个记者都不会白跑。

因为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任何一件事都是值得爆料的。

两人的为爱奔赴,裸辞创业,以及后来的“三弟画饼”。

也正是这些记者不间断地拜访,让夫妻俩收获了一波又一波的热度。

而就在这时,夫妻俩又开始做免费连锁加盟模式。

与别的加盟模式不同,夫妻俩没有收商家的品牌费,相当于给商家减轻了负担。

据夫妻俩说,“他们这样做也是为了给这些商家做一些贡献,让他们不再背负额外的压力。”

不得不说,两人在功成名就时,又开始服务于社会。

而在此期间,夫妻俩还开始做AI计算机视觉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无人零售。

2014年,清华高材生放弃百万年薪,裸辞和妻子卖煎饼,后来如何?

吴一黎和刘佳雪的年龄才40岁左右,就已经成为了青年才俊,有人说他们的成功取决于他们的学历,我认为更取决于他们的眼界和敏锐的目光。

如果不曾了解他们的经历,大家肯定想不到他们会把3D打印技术运用在制作煎饼上,也不会想到他们摆摊卖煎饼的契机,是一次肚子疼。

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要我说,越是聪明的人才越能把握住机会,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机会从我们身边流过,可往往有时候会被我们忽略。

还记得关于可乐的一个传说吗?据说可乐的发明是源于一场美丽的意外,当时工作人员不小心把材料加错了,突然发现产生的液体喝起来美味可口,到最后可乐就产生了。

所以任何一件小事,只要你认真去干,并且坚持到底,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做久了,总结的经验就多了,悟出的道理也就多了。

2014年,清华高材生放弃百万年薪,裸辞和妻子卖煎饼,后来如何?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另辟蹊径”,“无限风光在险峰”,大部分人在看待一件事物时,只会看表面,一小部分人却会思考做这件事的长处在哪里,短处在哪里。

毕竟取长补短才是最占优势的,所谓“木桶原理”,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做一件事的时候应该专注于这件事的薄弱环节,然后去攻克这个薄弱环节,到最后就能收获自己想要的结果。

处处留心皆学问,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细微之处的不同,才能找到突破口。

才能一往无前,一帆风顺。

对此,你怎么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