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作者:日照日报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5月18日,由中共岚山头街道工作委员会、岚山头街道办事处主办,佛手湾居股份经济合作社承办,大众网·海报新闻、佛手湾邮政储蓄银行、日照银行安岚支行、渔悦酒家协办的“岚山煎饼卷万物”2024乡村好时节·乐动生活暨岚山头街道第二届煎饼文化节在佛手湾居成功举办!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此次活动设有岚山头风物展示区、岚山头煎饼展示区、岚山头特色美食区、煎饼卷万物体验区、文旅宣传推介区、渔民画创作体验区、亲子风筝手绘互动区、全方位展示了岚山煎饼和岚山渔文化的魅力与风采,吸引了众多游客、居民驻足观看,参与其中。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我们早上7点左右就过来了。”活动现场,今年66岁的佛手湾居村民唐英田刚烙好的煎饼,没一会就被抢购一空。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佛手湾居所属的岚山头街道,素有“家家支鏊子,户户烙煎饼”的传统。其煎饼以口感酥、软、香、脆而出名,已列入第五批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岚山特色美食的金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煎饼美成了“花”!在岚山头煎饼展示区,一张张煎饼被折成一束又一束精巧逼真、傲然绽放的煎饼花,能赏又能吃,引来很多参观者围观。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岚山煎饼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红烧带鱼、渔家小炒、油焖大虾……在岚山头特色美食区、的长桌上摆着煎饼和十几种具有渔家特色的菜品供大家挑选。“今天在佛手湾居品尝了各种特色煎饼。卷上渔家小炒,又辣又好吃!”游客梁女士说。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尝尝煎饼卷辣椒酱,这味道会上瘾。”在岚山头风物展示区,同样热闹非凡。来自童海路社区的王均花拿出煎饼卷酱让游客试吃。她带来的辣椒酱,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在渔民画创作体验区,一张长达6米的渔民画长卷吸引了不少游客、小朋友驻足。据了解,这幅名为《经海兴渔乘势而上 龙腾万里聚势而强》的渔民画里,包含捕鱼、织渔网、赶海等具有岚山头街道特色渔文化的元素,尽显“岚海”魅力。

此外,在文旅宣传推介区,海州湾文旅公司、安东阿掖旅游有限公司、渔港村落3家有代表性的文旅企业进行自我宣传推介,实现“引流”效应。通过“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助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近年来,岚山头街道坚持守正创新,多措并举保留渔业生产中的各种传统技艺、渔民风俗,不断探索“渔文化”传承发展新路径,岚山煎饼相继亮相日照市第五届“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振兴暨农产品展销会,“山东手造·优选日照”非遗体验展销活动,第四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第二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参展,如今的岚山煎饼不仅仅是美食,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记忆,一种刻在渔家儿女骨子里的传承!

一张煎饼卷尽人间美食,一张煎饼传承非遗食俗。此次煎饼文化节,在宣传“岚山煎饼”特色品牌和知名度同时,持续放大节会效应,进一步提升了岚山头街道特色美食、传统非遗、产业优势等对外影响力。下一步,岚山头街道将积极践行文化两创,在讲好“煎饼+”故事基础上,深挖文旅、渔旅和体旅“三个融合”,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煎饼文化节

演出精彩回顾!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一缕谷物的香甜千回百转

终成一方水土一方人

提起煎饼

想必每一位岚山人都不会陌生

它陪伴岚山人度过漫长岁月

是不可或缺的主食

现场喷香!岚山煎饼再次火出圈~

酥 软 脆 香

饼薄如纸 色调微黄

质细香甜 柔软可口 营养丰富

老家日照·海边旧事(一)――烙煎饼

烙煎饼,是娘的苦活、孩子们的喜事,他们围在鏊子边,看鏊子底的火苗忽进忽出,不时递把草,不时用袖子擦擦被烟薰出的眼泪,不时瞅着火苗从鏊子底蹿出来,眼看烧着娘的衣裳了,大呼小叫起来,可娘连火苗瞅也没瞅一眼,只把带火苗的柴草拨进鏊子底。

平时缺肚子的孩子,这会逮着了,不时拣点“煎饼硌渣”,或把偶尔那点“糊”得焦黄的地方抠下来,塞进嘴里。也有的坐地就卷起刚下鏊子的煎饼,从咸菜缸里捞块萝卜咸菜就着,热乎乎的,不喇嗓子,可顺口了,肚大的连吃好几张。脸皮厚的,溜到锅台,用筷子蘸几滴果子油,满口的香……

快烙完时,娘会把两张煎饼摞在一起,把早剁好的白菜豆腐或韭菜豆腐馅在上面摊匀,再盖上两三张煎饼,裹起来,叠成长条状,约四指宽,正反两面熥几次,待热气冒出来,当中的馅就熟了。稍凉后,切成巴掌大一块块的,小孩子们急不可耐地凑上来,“嗤嗤拉拉”吃起来。这叫“溻煎饼”。

这时,脑袋转已快得的“小老羔子”,小跑着到鸡窝掏来一个热乎乎的蛋,眼巴巴地递给娘,娘什么也不说,就在鏊子沿磕开,摊在煎饼上,推匀,再撒上点细盐和葱沫,待变成金黄色后,煎饼的清香、鸡蛋的浓香、葱花的异香,直往鼻子里拱,娘把鸡蛋煎饼从鏊子卷起来,边摘下头巾擦把汗,边递过去,那孩子赶紧一把“抢”过来,烫得来回两手倒腾着往嘴里塞,狠狠咬上一口。

引自:老家日照·海边旧事(一)――烙煎饼

文:田文阁

关于煎饼的回忆,你还有哪些?

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来源:大众网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