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释惠洪著,周萌笺注:《冷斋夜话笺注 天厨禁脔笺注》出版|202404-32(总第2684期)

以下文章转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特此致谢。

新书推荐

2024

《冷斋夜话笺注 天厨禁脔笺注》释惠洪 著 周萌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12月出版

ISBN:978-7-02-018447-7

1

内容简介

宋代诗僧辈出,惠洪即是其中佼佼者,其诗歌创作清俊健伟,词意洒脱,无诗僧之常见蔬笋气;其诗学理论著作《冷斋夜话》和《天厨禁脔》独树一帜,影响广泛。

《冷斋夜话》记诗文评论、禅门杂事,内容庞杂;《天厨禁脔》则通篇探讨诗法。其诗学理论既有对传统诗学的继承,如推崇含蓄自然;也有对宋代诗学的梳理,如对江西诗派理论的总结;更有将佛学引入诗学的阐述。惠洪诗人、僧人的双重身份带来了宗教和文学之间的碰撞交融,在中国佛教和文学史上均颇具价值。本书包括对两部著作的标点校勘、注释、笺语,研究者既可借以探究惠洪的诗学思想,亦可由此了解儒学和佛学交融的部分轨迹。

2

作者简介

惠洪(1071-1128),北宋著名诗僧。字觉范,号冷斋,俗姓喻(一说彭)。筠州新昌(今属江西)人。著有《冷斋夜话》10卷,主要记录诗坛与禅门掌故;《天厨禁脔》3卷,探讨诗法;《石门文字禅》30卷,收其诗文词作品2000余篇。

周萌,深圳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曾出版专著《唐五代僧人诗格研究》《宋代僧人诗话研究》《史海传灯照长天——〈资治通鉴〉司马光述评集讲》《决策与抉择——十五朝兴亡启示录》《〈春秋〉的牢骚与梦想》,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若干篇。

3

目录

向下滑动查看

冷齋夜話箋注

卷之一

江神嗜黃魯直書韋詩

秦少游作坡筆語題壁

羅漢第五尊失隊

東坡夢銘紅靴

詩本出處

宋神宗詔禁中不得牧豭豘因悟太祖遠略

東坡南遷,朝雲隨侍,佳之

東坡書壁

古人貴識其真

東坡得陶淵明之遺意

鳳翔壁上題詩

盧橘

東坡論文與可詩

的對

東坡留題姜唐佐扇、楊道士息軒、姜秀郎几間

換骨奪胎法

詩用方言

老嫗解詩

采石渡鬼

李後主亡國偈

卷之二

韓、歐、范、蘇嗜詩

陳無己挽詩

洪駒父評詩之誤

留食戲語大笑噴飯

歐陽夷陵黃牛廟、東坡錢塘西湖詩

古樂府前輩多用其句

雷轟薦福碑

立春王禹玉口占一絕

稚子

老杜、劉禹錫、白居易詩言妃子死

館中夜談韓退之詩

昭州崇寧寺觀音竹、永州澹山岩馴狐

僧賦蒸豚詩

王平甫夢至靈芝宮

安世高請福亭廟,秦少游宿此夢天女求贊

卷之三

諸葛亮、劉伶、陶潛、李令伯文如肺腑中流出

池塘生春草

詩說煙波縹緲處

山谷集句貴拙速不貴巧遲

東坡美謫仙句語作贊

韋蘇州寄全椒道人詩

棋隱語

李元膺喪妻長短句

秦國大長公主挽詞

荊公鍾山、東坡餘杭詩

少游、魯直被謫作詩

活人手段

詩未易識

詩一字未易工

卷之四

詩話妄易句法之字

五言四句詩得於天趣

夢中作詩

西昆體

詩比美女美丈夫

道潛作詩追法淵明乃十四字師號

米元章有瀑布詩

詩句含蓄

滿城風雨近重陽

天棘夢青絲

琥珀

詩誤字

王荊公、東坡詩之妙

詩忌

詩言其用不言其名

賈島詩

詩用方言

舒王女能詩

卷之五

賭梅詩輸、罰松聲詩

東坡藏記點定一兩字

荊公梅詩

詩置動靜意

舒王、山谷賦詩

王荊公詩用事

荊公、東坡警句

荊公、東坡句中眼

舒王編四家詩

范文正公蚊詩

柳詩有奇趣

東坡屬對

林和靖送遵式詩

丁晉公和蘇文公詩兩聯

上元詩

東坡滑稽,又言無有無對

卷之六

舒王嗜佛,曾子固諷之

陳瑩中罪洪不當稱甘露滅

大覺禪師乞還山

靚禪師爲流所溺詩

靚禪師勸化人

誦智覺禪師詩

永庵嗣法南禪

東坡和僧惠詮詩

比物以意而不指言某物謂之象外句

僧清順賦詩多佳句

東坡稱道潛之詩

僧景淳詩多深意

鍾山賦詩

僧可遵好題詩

卷之七

哲宗問蘇軾襯章道衣

東坡廬山偈

廬山老人於般若中了無剩語

華亭船子和尚偈

東坡和陶淵明詩

東坡作偈戲慈雲長老,又與劉器之同參玉版禪

東坡留戒公長老住石塔

負《華嚴經》入嶺及大雪二偈

夢迎五祖戒禪師

張文定公前生爲僧

詵公送官墮馬損臂,雲峰悅師作偈戲之

喚作拳是觸,不喚拳是背

毛僧之化

謝無逸佳句

洪覺範、朱世英二偈

卷之八

劉跛子說二范詩

陳瑩中贈跛子長短句

劉野夫長短句

彭淵材南歸,布橐中墨竹、史稿

雪庵活盲女

錢如蜜,一滴也甜

道士畜三物

黃魯直夢與道士游蓬萊

周貫吟詩作偈

石學士

白土埭

范堯夫揖客對臥

李伯時畫馬

房琯、婁師德、永禪師畫圖

退靜兩忘少忘

卷之九

張丞相草書亦自不識其字

當出汝詩示人

昌州海棠獨香爲佳郡

鶴生卵

課術有驗無驗

郭注妻未及門而死

癡人說夢,夢中說夢

不欺神明

聞遠方不死之術

惠遠自以宗教爲己任

筠溪快山有虎

劉野夫約龔德莊觀燈免火災

開井法、禁蛇方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

卷之十

陳瑩中此集食猪肉鰣魚

蠹文不通辨譯

淨、璉可謂佛弟子

道人識歐公必不凡

觀道人三生爲比丘

羊肉大美性暖

趙閱道日延一僧對飯

魯直悟法雲語罷作小詞

東坡、山谷、瑩中瑕疵可笑

問歐陽公爲人及文章

《證道歌》發明心要

武寧安和尚不視秀僧書

饌器皆黃白物

三代聖人多生儒中,兩漢以下多生佛中

磚若無縫,爭解容得世間螻蟻

范文正公麥舟

東坡讀《傳燈錄》

詩當作不經人語

嶺外梅花

詩忌深刻

蔡元度生沒高郵

天廚禁臠箋注

卷上

近體三種頷聯法

四種琢句法

江左體

含蓄法

用事法

就句對法

十字對句法

十字句法

十四字對句法

詩有四種勢

詩分三種趣

錯綜句法

折腰步句法

絕弦句法

影略句法

卷中

比物句法

造語法

賦題法

用事補綴法

比興法

奪胎句法

換骨句法

遺音句法

卷下

古詩押韻法

破律琢句法

頓挫掩抑法

換韻殺斷法

平頭換韻法

促句換韻法

子美五句法

杜甫六句法

古意句法

四平頭韻法

分佈用事法

窠因用事法

古詩秀傑之句

古詩奇麗之句

古詩有醇釅之氣

附錄一著錄與題跋

附錄二輯佚

主要參考文獻

4

前言

惠洪(一〇七一—一一二八),筠州新昌(江西宜丰)人,北宋著名诗僧。就时代氛围而言,宋代丛林“入世”意识较前代更自觉,与政治之关系亦更密切,故而惠洪兼有僧人与士人两重身份,不仅于佛教与文学均有著述,而且主动投入政治浪潮之中。正因如此,惠洪人生经历格外与众不同,他先后四次入狱,两次被取消僧籍,堪称宋代僧人之异类。由于积极参与世事,惠洪交游广泛,与张商英等朝廷官员、黄庭坚等著名诗人、真净克文等禅宗高僧等皆有往来。惠洪著作同样丰富,《禅林僧宝传》与《林间录》记录禅门历史,《石门文字禅》抒写诗人怀抱,《冷斋夜话》与《天厨禁脔》探讨诗学理论,不一而足。惠洪这位影响广泛而又颇有争议的诗僧,具有串连宋代政界、诗界及佛界的标本意义。

惠洪所著诗话与诗格之主体内容并不复杂,《冷斋夜话》诗坛与禅门掌故大致各占一半,《天厨禁脔》则是通篇探讨诗法,然而基于跨界之身份优势,惠洪诗学理论呈现出三种观念交织之态势:一是继承传统诗学观,例如推崇含蓄自然。二是梳理当代诗学观,例如推尊杜甫及由此派生之诸种诗法,而总结江西诗派理论可谓重中之重,“换骨夺胎法”即为典型例证。三是援引佛学入诗学,将“文字禅”思想落实为具体诗学观,例如“妙观逸想”说。可以说,继承传统与尊杜是宋代诗学主流思想,而尊黄之缘由,部分在于与黄庭坚相识是惠洪最值得自夸于诗坛之事。其实,惠洪诗论独到之处主要在第三点,因为这不仅用实例展现了儒释交融具体轨迹,而且于江西诗派理论视野大有拓展,使其在专注诗法之余有更高层次理论阐述。以是观之,《冷斋夜话》与《天厨禁脔》传承历史而又回应现实,关注技法并升华至理论创新,立足诗坛实际更向禅学汲取营养,或许便是两书独特价值之所在。

《冷斋夜话》虽著录有序,但由于诗话与小说“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汉书》卷三十《艺文志》)有不少类似之处,故而往往被置于“小说家”或“杂家”之列,与今人视为诗学理论不同。再加之惠洪为人为学颇受争议,《冷斋夜话》多被批评为“诞妄”,与今人重视其正面价值亦不同。这两种倾向,大抵自宋代以来一直如此。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衢州本卷十三著录的《冷斋夜话》为六卷,《郡斋读书志》袁州本卷三著录亦为六卷,解题以为“崇、观间记一时杂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一著录为十卷,尽管这未必是通行本十卷,但从通行本卷十“蔡元度生殁高邮”条来看,蔡卞卒于政和七年(一一一七),两种卷数之差异或为先后流传,后者对前者有所增补扩充而已。至于《宋史》卷二百六《艺文志五》著录为十三卷,《说郛》百卷本卷九记为十五卷,未见他人引述,姑且存而不论。

晁公武认为此书“多记苏、黄事,皆依托也”,陈振孙称其“言多诞妄”,似已奠定了古人论述之基调。《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二十《冷斋夜话》提要则有更全面细致之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概括了全书所存问题:第一,从陈善等人引用来看,某些原有伪作“已经后人删削,非其完本”。第二,标题冗沓拙鄙,“皆与本书不类”,无疑是“后人所妄加,非所本有”。第三,故意捏造事实以与《山谷集》不合,“以自明其昵于庭坚,独知其详”。事实上,无论是删减伪作还是增补标题,皆非惠洪所为,惟其作伪以抬身价,方为后世诟病。当然,《冷斋夜话》某些论点武断及考据不精亦常落人话柄,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卷三十六以宋代诗话加以左证:“又洪书本有‘诗至李义山,为文章一厄’云云,许顗举‘夕阳无限好’两句,洪实时删去。详《彦周诗话》。”“其中尤谬者,误以白居易《东城寻春》诗‘老色日上面’及《竹窗》诗‘轻纱一幅巾’合而为黄庭坚《责宜州》诗,且有学道闲雅之语,已为胡仔《渔隐丛话》所纠。”正因如此,“李慈铭《荀学斋日记》壬集下(五九)云:‘皆琐屑不足道之事,其论诗亦甚凡近,此等所谓底下之书。’”但这些批评并不足以全面否定《冷斋夜话》,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言,惠洪“本工诗,其诗论实多中理解,所言可取则取之,其托于闻之某某,置而不论可矣”,说明此书诗学价值仍值得深许。

《冷斋夜话》版本众多,但传承脉络并不复杂。宋版已不存,仅见宋代诗话笔记总集诸书摘录。较之后世版本,宋人选录甚为简略。国内现存最早版本是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元刻本(残存八卷且内有残缺),为其余诸本所本。明代前中期有翻刻本,国图、故宫、静嘉堂文库等均有藏本,《稗海》本、《津逮秘书》本、《四库全书》本出自此本,《学津讨原》本出自《津逮秘书》本,《笔记小说大观》本出自《稗海》本。日本现存最早版本是镰仓末期所刊的五山本,应为“覆宋版”,且为宽永本、正保本、宽文本、文化本、《萤雪轩丛书》本、《殷礼在斯堂丛书》本所本,较国内诸本间差异更小。至于摘録本,《类说》最早,每条所述均较简略。《说郛》自言出于十五卷本,且所选三条与他本均有异文。《永乐大典》仅存残卷。《古今说部丛书》出于《笔记小说大观》本,《旧小说》《历代小说笔记选》出于《稗海》本,《诗话丛刊》出于《萤雪轩丛书》本。后出摘录本,可存而不论。今以五山本为底本,而参以元刻本、明前中期翻刻本、《稗海》本、《津逮秘书》本、《四库全书》本、《学津讨原》本、《笔记小说大观》本、宽永本(古活字印本)、正保本、宽文本、文化本、《萤雪轩丛书》本、《殷礼在斯堂丛书》本等。

《天厨禁脔》,《郡斋读书志》衢州本卷二十、《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二、《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十九、《宋史》卷二百九《艺文志八》均录为三卷。晁公武将其定性为“论诸家诗格”,亦为历来共识。然而这类著作在唐宋时期大量涌现,总体理论水平不高,故而非议不少。《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九十七将《天厨禁脔》提要列为“存目”,言其“举唐宋旧作为式”,而明确指出所存两大问题:第一,守法方面,于古诗押韵与换韵之类“茫然不知古法”。第二,创新方面,所创格式多是“强立名目”“自生妄见”,例如将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与黄庭坚《阮郎归》称为“偷春格”,将苏轼“芳草池塘惠连梦,上林鸿鴈子卿归”诗与黄庭坚“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句化用典故而有所改字称为“用事补缀法”。由是得出结论:“严羽《沧浪诗话》称《天厨禁脔》最害事,非虚语也。”事实上,《沧浪诗话·诗体》虽言“惠洪《天厨禁脔》最为误人”,但又称“其是处不可易也”。换言之,诗格类著作文献与诗学价值仍不容忽视。

《天厨禁脔》宋元版皆已不存,国内现存最早版本是明活字印本,系根据元版的钞本订正而成,明抄本与清抄本均出自明活字印本。日本现存最早版本是五山本,宽文本出自五山本。今以五山本为底本,参以明活字印本、明钞本、宽文本。

今人点校《冷斋夜话》主要有四种:陈新点校本据《津逮秘书》本排印,并参以宋代诗话。张伯伟《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据五山本点校,并以《津逮秘书》本及静嘉堂文库所藏书影参校。黄宝华整理本以《稗海》本为底本,校以《津逮秘书》本,并参以宋代诗话。黄进德批注本以《津逮秘书》本为基础,参照五山本略作校补。

今人点校《天厨禁脔》则仅有《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以宽文本为底本,并以明活字印本及五山本书影参校。本书点校时对以上成果均有参考。

《冷斋夜话》与《天厨禁脔》有联结宋代诗学、禅学与政治之特殊价值,但两书只有点校本而没有笺注本,故而有必要详加注解,以期充分理解惠洪诗学思想,进而深度把握宋代诗学之特质与流变。

购书链接

释惠洪著,周萌笺注:《冷斋夜话笺注 天厨禁脔笺注》出版|202404-32(总第2684期)

稿件初审:李昭稿件复审:葛云波 胡文骏稿件终审:李红强

释惠洪著,周萌笺注:《冷斋夜话笺注 天厨禁脔笺注》出版|202404-32(总第268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