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作者:北京东城

阳和启蛰,万物生发。日前,中国出版集团、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等多家东城区重点文化出口企业亮相伦敦书展,积极推动优质出版内容走向世界。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孕育着产业的蓬勃力量,东城区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成为中国文化连接世界的重要窗口。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是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2021年9月,东城区正式获评为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在文化出口基地建设过程中,东城区始终坚持“崇文争先”理念,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以文化引领城市发展,积极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发挥集聚、引领和辐射作用,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软实力持续贡献东城力量。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东城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拥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7.8公里长的中轴线纵贯南北,历史文化街区占全区面积的1/4。区内文化产业发展强劲,2023年底,东城区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528家,全年实现收入1352.9亿元,总量持续位列全市第三,同比增长19.9%。5家企业荣获第十五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及提名,入选企业数量蝉联全市第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化产业积累,为构建中华文明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建设文化出口基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一项使命现首善担当

扛起文化大旗

开辟文明互鉴新航线

构建多元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将文化价值、艺术成就和思想精粹推向世界舞台,展示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这是东城区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的使命担当。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服务重大国事活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国家级论坛北京文化论坛永久落地东城,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致贺信,来自15个国家的20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传承优秀文化、促进交流合作”年度主题共聚东城。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高水平举办“故宫以东—文商明珠”驻华使节感知北京东城行活动,200余名外交官及外宾出席,在隆福寺沉浸式体验景泰蓝制作技艺、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北京绒鸟等多项非遗项目,为大国外交增添东城色彩。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发挥主体资源优势,打造文化出口品牌。支持西席文化持续举办华语辩论世界杯,已形成全球性青年思辨文化平台,覆盖15个国家地区,1000余所学校,促进世界青年的思想文化交流。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支持荒野星球与首届威尼斯布拉诺AI电影节深度合作,设立影像展单元,并在一带一路国家进行国际巡展。支持鲁迅文学奖得主叶舟最新力作《凉州十八拍》、2023年度中国好小说《逍遥仙儿》通过中图进出口公司授权罗马尼亚和波兰在海外发行外语版。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强化数字科技赋能,拓宽文化传播路径。发挥东城区国家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支撑作用,支持奥哲维文化公司运用英国国家剧院拍摄标准,通过4K高清现场录制方式,推出中国戏曲高清影像纪录电影《京剧搜孤救孤》并海外发行。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支持恒信东方公司合作举办2023亚洲数字艺术展,广泛邀约30位国际艺术家,通过AR/VR、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与艺术相互结合,打造数字艺术新场景。支持央华时代与法国维勒班国家大剧院合作,引入欧洲一流舞台技术设备,成功推出舞台剧《悲惨世界》。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注入金融源头活水,强化文化贸易支撑。推动文化金融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助力文化企业扬帆远航。北京银行雍和文创支行为中国大陆与香港地区合拍的电视剧《狮子山下的故事》量身定制融资服务授信方案,帮助影片顺利完成摄制、成功上映;创新“英才贷”,服务文化领域优秀人才创办的小微企业。中国银行通过“非遗贷”为传承人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为非遗文化出海插上金融翅膀。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一方舞台展文化之美

坚定乘势而上

彰显文化出海新风范

通过聚焦细分优势产业,东城区成功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项目,实现了文化资源共生共享,文化魅力广泛散播。

聚焦细分优势产业,构建文化出口发展格局。2023年东城区文化进出口总额4.77亿美元。9家文化企业被评为“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6个文化出口项目被评为“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全区初步形成出版、网络游戏、影视、艺术品交易、戏剧演艺、文化旅游、对外文化交流为重点领域的发展格局。其中,出版领域“国家队”集聚,高能级资源集聚效应凸显。艺术品交易领域拥有保利拍卖、嘉德拍卖等行业头部企业,在东城诞生文物艺术品交易“北京价格”。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网络游戏领域,拥有创智优品、华清飞扬等优质企业资源,游戏产品广受海外认可;影视领域拥有光线传媒等上市企业,影片海外发行集中亚洲其他国家,央视动漫推出熊猫+国际合拍动画片,作品出口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发挥龙头示范作用,依托载体加速出海进程。中国科技出版传媒收购法国EDP Sciences出版社,在境外合作出版优秀科技类图书18种,提升中国科技图书国际影响力。中图公司在速卖通等海外主流跨境电商平台创建“CHINA BOOKS”网上书店,构建立体化海外图书营销渠道,为三万余家图书馆、科研机构、政府、企业提供纸质出版物及数字出版物的一站式服务。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高等教育出版社设立面向海外的“Frontiers in China”高端英文学术刊物,及时反映国内重大科研成果,搭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布交流平台,实现数字化出版产业升级。

提升空间承载能力,推出出口特色产业园区。出台《东城区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导则》,推动优秀文化贸易企业在园区集聚发展。北电科林园区设立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东城分站,为驻区文化企业提供优质影视内容海外推广的技术服务和渠道,推动优质文化内容“借船出海”。禄米仓园区积极打造新视听主题园区,吸引新片场公司落地,已打造覆盖40多个国内外地区的短视频版权服务平台。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中国科技传播出版园依托法国收购的出版机构资源,积极打造科技版权内容贸易主题园区。红桥市场园区创办非遗传播孵化园,落地梅兰书院,搭建国内资源和海外华校链接平台,助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发挥平台带动作用,提升文化出海影响能级。依托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高端推介平台,组织近30家文化企业积极参加文旅专题展览展示活动,以“崇文争先 古都华章”为主题,汇聚东城文化“走出去”的核心产品集中宣介,促进文化细分领域的产品和服务贸易发展。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与清华大学合作举办2023中国文化金融峰会,邀请百余位业内知名专业人士聚焦文化+金融驱动的产业发展新机遇进行主旨演讲,发布文化与金融合作“东城方案”,共同打造国内最高端、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与金融合作盛会。

一种力量启华彩篇章

聚力融合创新

蓄积产业发展新势能

让虚拟数字人将国宝级文物传播到全球,用数字光影讲好三星堆的故事,以影视力量打造中国的动漫宇宙……在东城区,数字科技、传统文化、金融资本相互融合,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更多元、时尚的表达方式,这是系统性的机制设计与日益成熟的产业生态带来的勃勃生机。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政策机制体系。聚焦规划引领,推出《北京市东城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争取政策创新,抓住“两区”建设契机,为东城区内在北京市备案的46家影视制作公司提供审查“绿色通道”服务;支持嘉德艺术中心利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艺术品快速通关支援体系,实现对同一批艺术品凭省级文化部门核发的批准文件在通关时可以多次使用,并对保税区内国际高端艺术展品出区展示交易业务的担保期限从6个月延长至2年,大幅节省企业的时间成本和运营成本。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强化协同联动,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发挥东城区“文菁计划”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作用,聚焦出版、影视等重点领域,将对外文化贸易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着力支持体现中华优秀文化、面向国际市场的重点文化出口项目。打造面向全球市场的新品首发地,2023年推动首店(含旗舰店)落地114家,数量位居全市前列。积极培育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双自主”企业,优化外贸结构,全区“双自主”企业增至45家。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强化融合创新,深化文化金融合作。2023年东城区成功获评全国首批、全市首个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全市首创优质文化企业“白名单”推送机制,通过遴选优质文化贸易企业推送至金融机构,为文化企业增信助贷;同时聚焦文化出口企业在跨境交易过程中缺少风险防范手段等问题,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深度合作,鼓励文化企业采取出口信用保险方式降低出口风险,围绕文化出口企业汇率波动难题,鼓励企业办理外汇衍生品业务,不断提升文化出口企业风险管理能力。

强化生态培育,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举办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高级研修班,参与企业超过150家,支持示范区服务中心运营机构,承办北京对外文化贸易骨干人才培训班,助力企业深化对文化贸易政策、国际形势的了解,提升企业在文化贸易各环节的运作能力。联合中国银行北京分行,面向中科进出口、央视动漫等10家重点文化出口企业举办“风险中性”专题培训。定期举办“菁探之旅”新文创产业出海辅导会,打造文化企业常态化交流社群。

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看东城文化如何“出海”→

奋楫扬帆踏浪行,砥砺奋进新征程。为更好地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下一步,东城区还将在优体制、优政策、优渠道、优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实施开放领航行动,提升“文化出海”发展能级;加大重点企业扶持力度,壮大“文化出海”市场主体;搭建企业需求对接平台,拓展“文化出海”资源渠道;提升文化金融服务效能,优化“文化出海”生态培育,更好地展现泱泱大国的文化底蕴,传承绵延不绝的文化脉络,努力将东城打造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动力引擎和创新高地。

文图:区文促中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