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唐朝三大乐舞都有哪些?

作者:趣说历史

唐朝三大乐舞包括《七德舞》、《九功舞》和《上元舞》。以下是关于这三部乐舞的详细介绍:

1.《七德舞》:

唐朝三大乐舞都有哪些?

原名《秦王破阵乐》。它是在唐武德三年(620年)由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下令创制的,起初是为纪念他在平定刘武周时所取得的胜利。这首乐舞原本是一首凯歌军乐,战士们随着音乐起舞,形成了一种独特形式的军舞。舞者多达一百二十八人,全部披甲持戟,如同在战场上一般,铠甲上装饰着银饰,光彩夺目。观者看后无不热血沸腾,仿佛也要随之冲锋陷阵。这首乐舞在唐代极为著名,但遗憾的是,如今已经失传。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还创作了一首诗名为《七德舞》的作品,这是一首歌颂唐太宗李世民的叙事史诗,详细叙述了李世民创建唐王朝的经过以及他即位后所推行的善政。

2.《九功舞》:

唐朝三大乐舞都有哪些?

原名《功成庆善乐》。贞观六年(632年),唐太宗在庆善宫宴请群臣,并赋诗十首以庆祝功绩。后来,这些诗被乐府谱曲演奏,形成了《功成庆善乐》。舞童共有六十四人,他们头戴进德冠,身着紫裤褶,长袖飘飘,漆髻高束,以缓慢而庄重的动作表演,象征着文德洽和、天下安乐。后来,这首乐舞被修入雅乐,成为祭祀时的文舞。

3.《上元舞》:

唐朝三大乐舞都有哪些?

传为唐高宗所创。上元三年(676年)十一月三日,高宗下令新造《上元舞》。这首乐舞被视为唐代的雅乐代表作,主要用于祭祀天地和先祖。由于先前的《庆善乐》音调过于柔和,不适合用于降神驱邪,而《破阵乐》的韵律又不符合雅乐的要求,因此高宗特意创作了《上元舞》作为祭祀时的专用舞曲。

这三部乐舞在唐代均享有极高的声誉,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文化艺术的发展,也展示了唐代乐舞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虽然这些乐舞在现今已经难以重现,但它们的影响和地位在乐舞史上仍然不可忽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