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亚历山大若没走错路杀进中国,当时的中国能抵挡住马其顿方阵吗?

作者:丽天

亚历山大当年如果杀到中国,那他就真的是“亚力山大”了。

因为,在秦惠文王嬴驷面前,亚历山大的马其顿方阵简直弱爆了

亚历山大是马其顿王国的第三位国王,他还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首。其他三位分别是:汉尼拔·巴卡,恺撒大帝,拿破仑。

亚历山大若没走错路杀进中国,当时的中国能抵挡住马其顿方阵吗?

据普鲁塔克记载,亚历山大皮肤白皙,脸部泛着微红,他的头发浓密且卷曲,鼻子直挺,身高5尺七。最特别的是他的眼睛,一只眼睛漆黑如夜,一只眼睛湛蓝如天。据普鲁塔克所说,他还带有天生的体香。

亚历山大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永远青春,一直都没有留过胡子。

亚历山大天资聪明,他从小就酷爱诗歌,在音乐和马术上表现出不凡的天赋。在他12岁开始,他接受了亚里士多德的系统化教育,全面学习了哲学、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几何学等,这也为他日后的雄才大略打好了基础。

在亚历山大16岁时,他的父亲出外征战,于是他便代父亲统治整个马其顿王国,其间还亲率部队平息了当时王国内部的武装起义。

亚历山大若没走错路杀进中国,当时的中国能抵挡住马其顿方阵吗?

公元前336年的夏天,亚历山大的父亲在女儿的婚礼上突然遇刺身亡,刚满20岁的亚历山大继承了王位。

亚历山大继位后,他即在国内发动清洗,将王国内部的敌人全部铲除。

待国家政权稳定后,亚历山并没有以逸待劳,他大野心勃勃地认为,光征服国家不够,他还要实现征服世界的梦想,便开始了一场远征。

说干就干,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亲率领将近4万人的远征军出发,他们踏上了那段波澜壮阔的东征之路。

这支远征军的规模相当庞大,一共有3万步兵,5千骑兵,以及160艘舰船,这个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海陆配合战就此拉开序幕。

亚历山大若没走错路杀进中国,当时的中国能抵挡住马其顿方阵吗?

亚历山大在外征战的十年时间,他先后征服了波斯、埃及,以及今天的土耳其、叙利亚、西亚、中亚等地区,一直打到印度,打下了一个横跨亚非欧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就是靠着这个以马其顿方阵为主力的军队,在东征战场上战无不胜,令敌人谈虎色变、闻风丧胆。被人称作不可战胜的亚历山大大帝。

当亚历山大东征到了印度河流域,也就是今天印度及巴基斯坦的时候,由于出门太久,行军打仗太过艰辛,军队里面士兵的厌战情绪蔓延,不得已只能撤军返回。此次东征也以此为终点。

亚历山大若没走错路杀进中国,当时的中国能抵挡住马其顿方阵吗?

当时的亚历山大绝不会想到,他与当时世界文明的古老中国,仅仅一山之隔。

而那座山,便是帕米尔高原。

帕米尔高原在古代被称为葱岭,地跨大陆新疆西南部,也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如果当时亚历山大和东征军没有停下脚步,如果他们翻越帕米尔高原,再跨过阳关地界,就到达了中国当时所处的秦朝。

“有朋自远方来”,秦国的国君嬴驷定会开门迎敌,终结亚历山大的不败神话。

亚历山大若没走错路杀进中国,当时的中国能抵挡住马其顿方阵吗?

一场腥风血雨的战争,是毋庸置疑的。而战争的输赢,则靠实力说话。

接下来,说说亚历山大的不败神话:马其顿方阵。

何为马其顿方阵呢?

在荷马时代以前,步兵打起仗来像一窝蜂似地杂乱无章,属于单兵格斗战,尽管士兵的盔甲护具从皮革制升级到青铜制,防护指数增高了,但是士兵作战时的动作却受盔甲的影响变得愈加迟钝。

尤其是古希腊军队的青铜圆盾,它沉重无比,必须以数道皮带绑缚在左臂上才能支撑得住,光举着这圆盾就让人筋疲力尽,更别提打仗了。

正是由于传统军队的各项缺点,亚历山大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创立了马其顿方阵。

亚历山大若没走错路杀进中国,当时的中国能抵挡住马其顿方阵吗?

方针的步兵分为三大类。

数量最多的是常备兵。

常备兵们手持马其顿长矛和直径2英尺的圆盾,(长矛尺寸长约14英尺,后期的超过18英尺。)

在方阵作战中,士兵们左手持盾牌,右手举长矛。既可以保护自身左侧,同时也也掩护了相邻战友身体的右侧。一旦最前排的士兵倒下后,原先位于第二排的士兵将迅速填上他留下的缺口。

第一排的士兵一般都是半蹲着,将长矛对准前方。

第二排士兵则是将矛搭在第一排士兵的肩上,这样可以增强正面对骑兵的杀伤力。

亚历山大若没走错路杀进中国,当时的中国能抵挡住马其顿方阵吗?

整个方阵战术的精髓就在于全部士兵同心协力、齐头并进,临阵脱逃者会受到最为严厉的惩罚。

在常备兵队伍后面的,便是轻装步兵。

轻装步兵和常备兵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盔甲和武器上。

轻装步兵的盔甲比较轻,机动性更好。

在武器上,轻装步兵同样手持长矛和圆盾,但是他们的长矛比较短,圆盾又比较大,可以遮住跪着的士兵的全身。

亚历山大若没走错路杀进中国,当时的中国能抵挡住马其顿方阵吗?

方阵最后方的,便是由年轻贵族组成的重骑兵。

重骑兵手持一根马其顿长矛。等待作战时,他们通常将长矛搁在肩上,矛头稍向下。

冲锋时,他们将肩头的长矛向下方刺出。刺中第一个敌人后,往往让长矛留在他的身体里不再拔出,然后,再用刀剑继续进行战斗。等到战斗胜利结束后,再去找回那些长矛。

马其顿阵法严格,轻易就能打败数量上占优势但较混乱的敌人。整个方阵的精髓就在于:作战时,听到号令的所有士兵整齐划一的向前冲击,像一面带刺的墙一样猛烈撞向敌人。

亚历山大若没走错路杀进中国,当时的中国能抵挡住马其顿方阵吗?

正是这个原因,亚历山大大帝的方阵也变成了一种传奇:他是不可战胜的。

其实,这个方阵并不是完美的“西方不败”,它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它发起冲锋时,最厉害的地方就只有正面,如果几面同时受夹攻,那就是很致命的。

再来看看中国的秦军。

秦军也有个很厉害的法宝,叫作弩兵方阵。

在秦军主力军队中,有前军和后军都各布置三排弩兵,除此外,两侧还各有一个弩兵方阵,他们的弩箭在两百多米范围内可射穿古代的任何盔甲。

亚历山大若没走错路杀进中国,当时的中国能抵挡住马其顿方阵吗?

弩兵在作战时,每三排为一个小组,前排弩兵负责发射,后两排负责装箭和上弦,大约两秒就能发射一支弩箭。

那么,秦军一部军队能放出多少支箭呢?

按照秦军的配置,每支军队配置弩兵5000人,每名弩兵都背着两个负矢环,每个负矢环里放着100支弩箭,也就是每名弩兵都携带着200枚弩箭。

这样算下来,平均每部队伍携带100万支弩箭。

发射一支弩箭只需两秒的时间,这100万支箭足够秦军不歇气地连续射击20分钟。

亚历山大若没走错路杀进中国,当时的中国能抵挡住马其顿方阵吗?

由此观之,电视剧里面一些箭如雨下的镜头,可不是说说而已。

这么多支箭,数量是搞上去了。那么命中率呢?

秦军的弩上都有瞄准装置,也就是说在保证数量覆盖的同时,还能尽可能地保证射击的准确性。不仅如此,国力强盛的秦国还拥有不少射程近千米的重型武器。

当然了,对秦国来说,光有弩兵方阵,怎么能体现国家实力,如何弘扬中国军事奇才的智慧?

亚历山大军队有长矛,秦国有戈、戟。他们没有的,咱们依然有。除了士兵战队,秦国还有各种战车等更为复杂的军阵。

亚历山大若没走错路杀进中国,当时的中国能抵挡住马其顿方阵吗?

还有一点,华夏子孙都知道,中国人上战场从来讲究上兵伐谋,除了武力,还得有智慧。比如说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等。这些中国文明的智慧,西方的马其顿方阵是不可能懂的。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亚历山大的军队,出发时候只有4万士兵,经过十年的征战,死得死伤的伤,数量上只减不增,姑且认作还有3万士兵吧。而且这些士兵常年得不到休息,早就累得人仰马翻。

再来看看秦军,光在赵国打个长平之战,双方投入的总兵力都是以100万起步的。

区区三万,如何能敌数百万呢?

我们不妨假想一下,当亚历山军队碰上秦军的画面。

当疲软的马其顿军队在亚历山大热血沸腾的鼓劲下重振旗鼓,他们迈着坚定且一致的步伐向秦军冲锋而来。

亚历山大若没走错路杀进中国,当时的中国能抵挡住马其顿方阵吗?

秦军首先开始“表演”的,是弩兵方队的勇士。只见他们个个集中精力,只听“嗖嗖”似风声,万箭齐发唰唰而过,马其顿军队还没来得及看清秦军的面容,就已经折损大半。

弩兵的“首秀”结束后,秦军的骑兵开始了他们的精彩。

两支骑兵从左右两侧出动,对马其顿军实施左右夹击,这便刺痛了马其顿军队的软肋。

马其顿军队四面失守,临死一刻叹道:说好的向前攻击,奈何敌人左右夹击啊!

如果马其顿军队的持久力够长,他们紧接着欣赏的,便是秦国的步军组成一个个的战斗阵型,他们踏步冲向马其顿军,迅速的将凌乱的马其顿军全数歼灭。

那么,亚历山大的处境,就是被人从马上拉下,五花大绑地被送到秦王的面前。

当然了,也许秦王不会如此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他只需要从三十六计随便拿两计,说不定亚历山大的军队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如果亚历山大后来有知的话,他一定会暗自庆幸,还好没有踏入中国,否则,他的马其顿神话,最后会变成一个“笑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