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个比短视频泛滥更可怕的现象, 正在毁掉孩子的思辨力

一个比短视频泛滥更可怕的现象, 正在毁掉孩子的思辨力

一个比短视频泛滥更可怕的现象, 正在毁掉孩子的思辨力

每天刷着手机的你,一定没有察觉,自己正在陷入“新黄色新闻”的深渊。当垃圾信息泛滥,我们的下一代又该如何培养?

作者:立正妈妈,国家人社部 高级儿童情商管理指导顾问,中国图书馆学会 儿童阅读推广人

........................................

开学前,一条“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的视频登上各平台热搜。各方主播争相登台认娃,自称是家长、老师、亲戚,甚至还有人冒充“秦朗舅舅”开直播赚流量,点赞数短时间内就高达22万。

随着事件的发酵,真相浮出水面,全国多家西场小学的负责人均表示查无此人,而这名自称是“舅舅”者在面对质疑时,直言是“蹭流量的”,并欢迎大家“举报”。最终,其视频账号因违反规定被禁,相关视频下架。

一个比短视频泛滥更可怕的现象, 正在毁掉孩子的思辨力

事件的几度反转,引起社会关注,央媒也下场批评——“秦朗是谁不重要,但新黄色新闻泛滥很危险。”

一个比短视频泛滥更可怕的现象, 正在毁掉孩子的思辨力

什么是“新黄色新闻”?你或许不知道,但你一定看过。

互联网时代,泛滥的短视频杀死了新闻

黄色新闻(Yellow Journalism)这个概念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报业竞争,当时报业大亨赫斯特与普利策为了竞争,通过使用煽动性的大号标题,描写刺激性与娱乐性的内容,迎合底层受众的口味,以达到取悦大众,提高报纸销量的目的。

这种以煽动性、刺激性和趣味性为宗旨的模式及风格,哗众取宠,吸引眼球的报道手法,带来了巨大利润,引起了全国报纸的效仿。当时美国全国的主要报纸中约有三分之一是纯粹的黄色报纸。

但这类报纸多数内容低俗、虚假、无底线,不提供任何思考和价值,还损害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媒体的公信力。

美国学者埃默里父子在《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批判到——

“黄色新闻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新式新闻思潮。记者在标榜关心‘人民’的同时,却用骇人听闻、华而不实、刺激人心和满不在乎的那种新闻阻塞普通人所依赖的新闻渠道,把人生的重大问题变成了廉价的闹剧,把新闻变成最适合报童叫卖的东西。最糟糕的是,黄色新闻不仅起不到有效的领导作用,反而为罪恶、性和暴力开脱。”

但没想到,100多年后的今天,新一轮黄色新闻浪潮正在短视频平台卷土重来。

醒目的黄底黑色加粗大字标题,配上烂大街的洗脑音乐做背景音,对不甚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采用易于引起歧义的标题和版式,甚至捏造各种耸人听闻的故事。

题材无所不有,家长里短、搞笑段子、血腥暴力、心灵鸡汤……但多数内容毫无营养,不知所云。

一条《男子蹲下系鞋带被大门偷袭,一旁的狗子笑了》的视频,竟引得很多媒体和自媒体号趋之若鹜,竞相转发;

一条《女生坐飞机过安检脱掉长筒靴,很社死,路过的人都要看一眼》的视频,短短不到10秒,加上一句当事人的回应,点赞超过60万;

一条《女子坐船上美美拍照,突然间一条鱼蹦到了船上》,内容用标题一句话就能概括,毫无意义,经各大蓝V转发后,居然风靡全网;

这么低劣无聊的视频,乍一看你完全瞧不上,但却频频刷到。它们就像“牛皮癣广告”般充斥着各大新闻媒体,出现在你的手机里,还让你仿佛吸食了“精神鸦片”,欲罢不能。

更可悲的是,这类新闻的阅读量和点赞率却还远远高于传统的正经新闻。以至于很多主流媒体为了流量,不得不降低新闻媒体人的底线,加入这波“短平快”的黄色新闻浪潮。

短视频的泛滥,杀死的不仅仅是新闻的意义和价值,更是公众的深度阅读和思考能力。

眼见不为实:

信息茧房裹挟每个人

曾经遭受网暴的考研辅导教师张雪峰,就曾因为在直播中说出“报新闻学打晕”的言论,结果被人掐头去尾,断章取义,做成各种小视频发布上网,一时间引来铺天盖地的指责谩骂,掀起轩然大波。

事件的完整视频没人在意,那是他2022年在直播间里劝说一位新疆考生,这个孩子理科模考590分,数学成绩130分,孩子想报某985高校新闻学,张雪峰对着家长调侃“把他打晕都不要让他学新闻”。

而张雪峰之所以说出这样的话,是因为在新疆,这个分数意味着掌握更大的选择权,该考生完全可以在华中科技大学自由选择专业,获得更好的出路。

但这个重要的背景信息却没有出现在相关的报道中。自媒体和媒体的一些报道抓住张雪峰这句“别报新闻专业”就开始大做文章。

也正是因为这句被断章取义的话,使得张雪峰陷入了巨大的争议旋涡,引发了一场持续至今的关于新闻学到底值不值得学的讨论。

后来在复出直播中,张雪峰坦言“我不敢乱说话了”。

因为在“流量为王”的自媒体时代,类似这样为了所谓的“噱头”,不惜歪曲、隐瞒事实,掐头去尾,张冠李戴,以博取流量的“黄色新闻”浪潮下,民众的情绪极容易受到煽动,在不经思考,没有分辨信息真伪的情况下,就充当了这类垃圾新闻的“流量搬运工”。

点赞、收藏、分享,一击三连,你看似简单的举动,实则大拇指按下的每一下,都是在加强互联网的算法逻辑为自己建造“信息茧房”,变相剥夺了自己对真实世界的认知。

你在视频前的每一次停留,都会被大数据所统计,算法会精准给你推送类似的新闻,久而久之,你看到的,都是大数据认为“你想看到的”。而你不知不觉被牵着走,视野越来越狭隘,却还无知地认为,这就是世界“真实”的模样。

独立思考,

方能立于清醒之地

互联网的浪潮下,海量信息奔涌而至,珍珠与淤泥相互裹挟。

或许日常刷手机消遣的你,并不会太在意“新黄色新闻”带来的危害,刷到无聊的视频认为看完一笑而过就算了。

但却不得不警惕,涉世未深,对这个世界还没建立起健康三观的孩子,在面对这类低劣的小视频、或者网上流传的各类信息时,又能否正确判断,不受影响?

如今新一代的孩子在国际上被称为“阿尔法一代”“α世代”(Generation Alpha)。作为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原住民,无可避免需要投身互联网的巨浪中,但也分分钟会陷入“信息茧房”的陷阱。

孩子如何在铺天盖地的信息中,学会分辨真假,筛选出高质量的信息,学会独立思考,但又不成为狭隘的杠精,这需要我们父母的合理引导。

去年有一个新闻,我们几代人从小读到大的《后羿射日》,从不觉得有问题。但一位火眼金睛的10后小学生却读出了破绽——“前一段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说后羿‘蹚过九十九条大河’。”让这篇在语文教材中出现了几十年,未曾被修正过的课文,得到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官方回应——“用词不恰当,下一个版本会修改。”

同样的“较真”事迹还有,西藏拉萨的一个小男孩找了天文体验馆的茬。一眼就发现了介绍长江三号的视频却放了长江五号的图片,而且关于长江五号的分离顺序也都是错的。

当网友都在嘲讽初生牛犊不怕虎,男孩的这份“质疑”却得到了中国军工的官方赞赏,表扬小朋友专业知识一流,并且肯定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大胆质疑权威的精神。

同样被10后啪啪打脸的,还有中国首富钟睒睒旗下企业——农夫山泉。

杭州一位五年级学生柯子朔,偶然发现农夫山泉瓶身上画着的“松雀鹰”有误。指出“松雀鹰在中国最北的记录是辽宁旅顺,离长白山还差八九百公里路。松雀鹰只有五根翼指,而矿泉水瓶上的猛禽却有六根翼指,并且比松雀鹰更加明显。再仔细对比,头部的形态特征也不一样。”

面对小屁孩的“挑刺”,农夫山泉及时出面承认错误,还给该男孩所在的学校奖励了价值一万元的图书卡,邀请他前往水源地参观游览,作为对他认真求证这份精神的赞赏。

我们不得不夸赞这些乳臭未干的孩子,看似吹毛求疵的较真,背后却是这个人云亦云的时代里,难能可贵的独立思辨能力。

在国外,获取、分析、评价各种信息,推理论证后,得出自己观点的能力,被称为媒介素养教育。这在欧美国家已经被纳入中小学必修课,但在中国,依旧是空白。

曾经有个段子说,教授问学生:你们对别的国家正在发生的饥荒有什么观点?

欧洲的学生问:“饥荒”,是什么东西?

美国的学生说:“别的国家”,什么意思?

中国的学生则问:“观点”,什么叫做“我有什么观点”?

从小习惯了填鸭式教育的中国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严重欠缺。

而这份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八个字。重点在于面对信息不轻信、不盲从,保持客观理性,通过可靠的信源,进行思索、讨论、鉴别,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

当我们羡慕别人的孩子“有主见,有想法”时,不如多问问,我们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否给予了孩子探索和思辨的空间?鼓励孩子“多思”、“多想”、“多问”。

那个敢于质疑农夫山泉的孩子,源于对鸟类的热爱和研究。而面对孩子“不务正业”的爱好,他的父母不仅在生活中支持他订阅《博物》、《自然科学》等杂志,还利用周末陪他四处观鸟。

当他目光如炬,发现了广告上的错误时,并未轻视他的意见,反而陪他查询资料,从书上找到了一些技术化加兼容关键性辨识特征的好例子,最后写出有理有据的文章,驳回了专家们所谓的“农夫山泉在设计的时候注重艺术效果,所以图案不准确”的看法,帮孩子顶住压力,证明了“艺术效果和科学准确是不冲突的”。

正是“别人家父母”无条件的支持,才让“别人家孩子”拥有独立于世的思辨能力。

“敢于批判质疑,探索解决问题”“能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会获取、判断和处理信息,具备信息化时代的学习与发展能力”。这是新时代对这代学子提出的要求。(出自2017 年教育部推出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而这份能力需要长期的刻意培养,离不开父母的鼎力支持。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希望你我都能成为“别人家的父母”。在这个信息洪流时代,摒弃流水线产品,培养出“别人家的孩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