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除了“伊斯兰国”,莫斯科恐袭幕后凶手还可能是谁?| 智库视点

作者:南方周末

当地时间2024年3月22日晚,莫斯科近郊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市一家音乐厅发生枪击事件,俄方认定其为恐怖袭击。据新华社报道,俄罗斯侦查委员会主席巴斯特雷金25日向总统普京汇报说,事件已造成139人死亡,182人受伤。截至3月23日,已有11名嫌疑人被拘捕。俄罗斯有关方面表示将“血债血偿”,但尚未指认袭击者身份。

据英国天空新闻网3月24日报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公布了据称是袭击莫斯科州音乐厅的第一视角视频,并承认对此次事件负责。国际社会纷纷谴责恐怖行为。

除了“伊斯兰国”,莫斯科恐袭幕后凶手还可能是谁?| 智库视点

当地时间2024年3月24日,莫斯科巴斯曼区法院押送涉嫌在“番红花市政厅”音乐厅实施恐怖袭击的米尔佐耶夫。 (视觉中国/图)

向普京施压

早在2015年,正值“伊斯兰国”鼎盛时期,俄罗斯便派遣部队参与叙利亚打击恐怖组织的行动。在俄罗斯与伊朗的一系列打击下,“伊斯兰国”武装逐步溃败,至2017年,“伊斯兰国”武装基本上被消灭,但其残余势力仍在。此次参与恐袭的便是“伊斯兰国”分支“呼罗珊”,该组织原先与阿富汗塔利班保持联系,但因其“过于温和”而转身投靠了“伊斯兰国”。

此次“伊斯兰国”选择在俄罗斯制造恐怖袭击,可能有如下原因:

一是制造恐怖主义影响和效应。恐怖组织通过制造恐怖袭击提高其影响力与知名度,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其组织。

二是对俄罗斯打击极端组织展开报复。俄罗斯在打击“伊斯兰国”的同时,也在打击国内的车臣等恐怖组织与民族分裂势力,并出兵阿富汗。

三是俄罗斯安全漏洞带来可乘之机。首先,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未能事先获得有关信息情报。其次,大选已经顺利结束,莫斯科的安保力量整体处于松懈期。再次,俄罗斯安全重心和安全资源多投向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在此情况下,反恐安保工作可能处于一个临界状态。

四是向普京施加压力。此次恐袭选择在普京宣布连任后的第二天,并选择在莫斯科郊区安保不强的大型周末音乐会现场,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伊斯兰国”送给普京的连任“贺礼”。

除了“伊斯兰国”,莫斯科恐袭幕后凶手还可能是谁?| 智库视点

当地时间2024年3月25日,普京召开视频会议,讨论在音乐厅袭击事件后采取的措施。 (视觉中国/图)

谁是幕后凶手?

这次恐怖袭击是突然的,也是蓄谋已久的,根据现场的视频以及相关专家的分析,恐怖袭击者训练有素,装备齐全,事前做了较为周密的计划安排,事后规划好了逃生路线。这一切让人们不禁发问:这背后是否有人指使与帮助?

早在3月7日,美国驻俄大使馆就发布警告说,监测到“极端分子”正密谋未来几天内,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发动袭击,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写道,“(美国)大使馆正在监测有关极端分子计划针对莫斯科大型集会(包括音乐会)发动袭击的消息,建议美国公民在未来48小时内避免参加大型集会。”并提醒美国公民“避开人群、注意当地媒体消息、关注周边环境”。

两周后,恐怖袭击事件发生,虽然时间晚了很多,但联想起美国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渊源,许多人不禁发问,华盛顿是否与此次恐怖袭击事件存在着某种联系?

据《纽约时报》报道,当地时间3月22日,一名美国反恐官员表示,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成员一直活跃在俄罗斯,而美国于3月早些时候收集到情报称,该组织的分支“伊斯兰国呼罗珊省”正计划袭击莫斯科。

恐袭发生后,俄罗斯方面的回应更加耐人寻味。普京在3月23日的讲话中指出“嫌疑人逃往乌克兰方向,有人为他们准备了逃离国境的‘窗口’”。

乌克兰方面随后予以否认,乌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利亚克回应称,乌克兰与该次恐袭事件绝对没有任何关系,“俄罗斯需要停止利用恐怖主义作为对其本国人民和乌克兰发动战争的手段。”

乌克兰未来研究所执行主任、历史科学博士瓦迪姆·丹尼森科则指出,克里姆林宫可能会故意将莫斯科郊区3月22日晚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归咎于乌克兰,并加强动员。

但据俄媒报道,有消息人士透露,多项间接证据表明,乌克兰及西方特工可能牵涉该恐袭事件。报道指出,乌克兰特工疑与激进传教士紧密合作,其中涉及的乌克兰记者安瓦尔·德尔卡奇,与“伊斯兰解放党”有深厚联系,并在乌克兰境内有该党追随者。德尔卡奇被指在最近塔吉克斯坦的抗议活动中发挥推动作用,并与乌克兰特工有直接联系。

其次,4人犯罪后的逃亡路线疑似是重要线索。

普京曾提及,据初步信息,恐怖分子准备了跨越国境到乌克兰一侧的路线。消息来源证实了这一细节,并同时指出,逃亡者可能原计划逃往乌克兰或者白俄罗斯。有反恐活动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不选择隐匿藏入当地庞大移民群体,反而前往受到严格控制的边境地区,显示他们可能是被消耗掉的棋子,“他们被承诺了一个逃跑路线,但实际上被利用并陷害。”

从发动恐袭的可能性与动机来看,怀疑美国与乌克兰等西方国家似乎存在其合理性,华盛顿事先掌握相关信息,且有可能会为此次恐怖袭击提供便利,利用“伊斯兰国”来实现其借刀杀人的战略目的,从而使战争状态下的俄罗斯发生动荡。这将会是一种符合当下西方利益的做法,但是由于缺乏相关证据,目前无法就此下出结论,但这种可能性依然存在。

无独有偶,当地时间3月25日,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发表的专栏文章中表示,极端组织近年调整了计划,现在该组织主要针对美国的敌人和对手,包括伊朗、叙利亚的合法政府以及俄罗斯等,这可真是一种奇怪的巧合。

扎哈罗娃说,是美国有意无意地插手组建极端组织,而极端组织肆无忌惮地在世界各地发动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这从另一方面证实了美国参与这次恐袭的可能性。

深陷安全困境

此次恐怖袭击反映出一个本质问题:俄罗斯国内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与恐怖主义的死灰复燃。对内层面,俄罗斯民族众多,民族问题时有发生,对外层面,俄罗斯通过介入叙利亚、乌克兰等国家与地区,让自身陷入国内安全困境。

事实上,这次莫斯科恐袭前,乌克兰已多次成功地利用无人机袭击了莫斯科,但未造成太大的人员伤亡,恐袭也再次暴露当今俄罗斯内部的安保窘境。目前来看,一方面俄罗斯在俄乌战线军事胶着让恐怖主义有了可乘之机,俄罗斯会实行更严格的安保制度,同时加强移民管理,这也势必造成俄国内气氛更趋紧张。

此外,美国与恐怖主义有着历史渊源,早在上世纪70年代,苏联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中,美国便暗中支援阿富汗反苏武装,这其中便有后来大名鼎鼎的基地组织。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中东地区的恐怖组织与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则利用恐怖组织挑起中东国家的内部冲突,以此分化中东国家,进而来强化自身在中东的政治与军事影响力,达到其控制中东国家,实现其世界霸权的目的。

恐怖主义的根源,源于意识形态的冲突、国家以及地区利益的矛盾;从经济上看,恐怖主义泛滥的地区,社会极不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此外,在当今世界处于变局的情况下,恐怖主义有可能被某些国家所利用,成为其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

• (作者系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斯拉夫研究中心主任)

南方防务智库特约研究员 张禄彭

责编 姚忆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