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荀子《劝学》360度检测

作者:一德读书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荀子《劝学》360度检测

每一道题,都是壹得老师亲自甄选。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材料二:

一日,论为学功夫。先生①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

(节选自王阳明《传习录》》

【注】①先生:指王阳明。②端拱:指闲适自得。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初学A必须思B省察C克治D即是E思F诚G只思H一个天理。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焉,相当于“于此”,与《愚公移山》“且焉置土石”中的“焉”意思相同。

B.黄泉,指地下的泉水,不同于现在所说的“人死后所往之地”。

C.间,指间断,与《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中的“间”意思不同。

D.廓清,意思与“克去”相近,指把私心杂念彻底清除,即“拔去病根”。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刚开始学习时往往心猿不定,意马四驰,考虑的大多是人的私欲方面的事。

B.克制私欲时要像猫捉老鼠一样一刻也不松懈,私心妄念一萌生,就要坚决消除。

C.扫尽心中杂念,在自我反省和自我审视上用功,达到意念专诚,方能天理纯全。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易懂。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

5.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强调了什么学习之道?

回忆荀子《劝学》,完成以下小题。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就砺则利 砺:磨刀石

B.声非加疾也 疾:清楚

C.假舆马者 假:借助

D.驽马十驾 驾:一天的行程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B.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其皆出于此乎

D.輮以为轮 挟飞仙以遨游

8.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

A.句读之不知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月出于东山之上 D.凌万顷之茫然

9.下列对原文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本文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等

B.学习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自己,还能改变自己,以期做到智慧明达、行为无错

C.文章以大量的比喻论证,深入浅出,开篇即驳斥了人们耻于学习的观点。

D.用蚯蚓和螃蟹进行对比,是为了说明学习的时候不能浮躁,要专心致志。

10.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磨砺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检验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借助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同“性”,天性

12.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C.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价值。

B.本文把深奥的道理寓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中,深入浅出,且设喻灵活多样,有正面设喻、反面设喻、反复设喻等。

C.文章在语言上长短句并用,对偶、排比兼行,匀称而错落有致,整齐而富于变化,文气流畅而不板滞。

D.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二、文言小题

14.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D.蟹六跪而二螯

15.下列句子中,句式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耻学于师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不拘于时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6.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木直中绳 中:合乎 金就砺则利 就:靠近

B.虽有槁暴 暴:晒干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劲疾,这里指声音宏大

C.假舆马者 假:借助 锲而不舍 锲:刻

D.君子生非异也 生:出生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

17.课内文言文句子翻译。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18.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木直中绳 中:合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参:参加

B.吾尝跂而望矣 跂:踮起脚后跟

而闻者彰 彰:表彰

C.金就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

余嘉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

D.君子生非异 生:出生

郯子之徒 徒:徒弟

19.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尝跂而望矣 跂:踮起脚后跟

B.而闻者彰 彰:清楚

C.作《师说》以贻之 贻: 贻误

D.或师焉, 或不焉 不: 同“否”

20.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规: 圆规

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镂:雕刻

C.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D.金就砺则利 砺: 锋利

21.对下列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也被用于形容极近的距离,数量极少等。

B.“君子”一词,广见于先秦典籍,多指“君王之子”,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后被赋予了道德高尚的含义,如荀子《劝学》中的“君子”即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C.“而”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连词,可用以表示并列、承接、递进、转折、修饰等。“锲而舍之”的“而”和“顺风而呼”的“而”是一样的用法。

D.“金就砺则利”,“金”在古代指用金属制成的刀斧,“就砺”是指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是接近、靠近之意,“砺”是指磨刀石。

22.下列句子与例句中的特殊句式一样的一项是( )

例:是韩,公之仇也。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B.蚓无爪牙之利(《劝学》)

C.生乎吾前(《师说》) D.句读之不知(《师说》)

2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①木直中绳(合乎) ②用心一也(因为)

B.①故木受绳则直(用墨线量过) ②虽有槁暴(晒干)

C.①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 ②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后跟)

D.①而绝江河(横渡) ②而神明自得(英明,圣明)

24.下列各句的句式与“而耻学于师”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不拘于时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5.下列加点词语注释正确的一组是( )

A.���使之然也(弯曲) 须臾(片刻) B.声非加疾(快) 劝学(勉励,鼓励)

C.绝江河(渡) 故不积跬步(古代的半步) D.风雨兴焉(起) 驽马(骏马)

26.“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递进关系。C.连词,表转折关系。

D.连词,表因果关系。E.连词,表顺承关系。F.连词,表修饰关系。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3)吾尝终日而思矣( )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5)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6)蟹六跪而二螯( )

27.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绝江河:超过 B.锲而不舍:刻

C.金就砺则利:金属制的刀斧 D.而闻者彰:清楚

29.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终日而思”之所以“不如须臾之所学”,是因为没有很好的利用外在的人或物。

B.我们在学习上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把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向他人学习结合起来,这也是文章论述的中心。

C.“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几个不同的比喻连用,使读者加深对同一道理的理解。

D.荀子提出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观点,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它启发和鼓励人们利用外物来增强人的能力。

30.下面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君子生非异也

3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蚓无爪牙之利

C.石苍黑色,多平方 D.挟飞仙以遨游

3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参:检查

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金:金属制的刀斧等

C.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劲疾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神明:神灵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荀子《劝学》360度检测

参考答案:

1.BDG 2.A 3.D 4.(1)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功效来源于走个不停。

(2)等到没有任何私欲可以克制,自然有闲适自得的时候。 5.材料一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材料二强调初学时应先静坐安定思绪;心绪稍定后要反省体察、克制私欲。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初学的时候必然有思虑,时时刻刻反省体察,时时刻刻克己复礼,自己治理自己,就是思诚,心中所思都是天理。

“初学”作状语,“必须思”和“省察克治”都是谓语,主语省略,应在“省察克治”前后都停顿,即BD处都应断开;

“即是思诚”作谓语,构成判断句,应在G处断开。

故选BDG。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A.错误。“焉”,兼词,相当于“于此”,在这里;疑问代词,哪里。句意:风雨从这里兴起。/况且把土石放在哪里。

B.正确。句意: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

C.正确。间断;参与。句意:就没有时间可以间断。/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D.正确。句意:必须有一个彻底清除的决心。/马上纠正。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错误,材料一运用了大量比喻,而材料二只在说理关键处运用了比喻,没有运用大量比喻。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驽”,劣马;“驾”,一天的行程;“舍”停止。

(2)“私”,私欲;“克”,克制;“端拱”,闲适自得。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

(1)根据“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概括:材料一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用心专一。

(2)根据“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须教他省察克治”概括:材料二强调初学时应先静坐安定思绪,心绪稍定后要反省体察、克制私欲。

6.B 7.B 8.D 9.C 10.(1)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变直,这是因为火的烘烤使它弯曲成这样。

(2)所以,不积累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句意: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变锋利了。

B.疾:疾劲。句意,洪亮:声音并没有更加疾劲。

C.句意:借助车马的人。

D.句意: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助词,主谓之间/结构助词,的。句意: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

B.均为连词,表转折。句意:从蓝草中取得,但比蓝草颜色深。/并非善于游泳,却能横渡长江黄河。

C.介词,对/句尾语气词,吧。句意: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

D.介词,把/连词,表修饰。句意: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同仙人一起遨游。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定语后置句,应为:蚓无利爪牙。句意: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

A.宾语前置句,应为:不知句读。句意:不明白句子的停顿。

B.被动句,“于”表被动。句意:这不是(当年)曹操被周瑜困住的(地方)吗?

C.状语后置句,应为:月于东山之上出。句意:月亮从东山上升起。

D.定语后置句,应为:凌茫然万顷。句意:越过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

故选D。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

C.“开篇即驳斥了人们耻于学习的观点”错误。本文开篇即点明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并没有驳斥人们耻于学习的观点。

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虽”,即使;“有”,通“又”;“槁暴”,晒干;“然”,这样。

(2)“故”,所以;“跬步”,半步,这里指“小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至”,到达。

参考译文:

劝学

《荀子》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从蓝草中取得,但比蓝草颜色深;冰由水凝冻而成,但比水冷。木材直得合乎木匠用来取直的墨线,如果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画的圆。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变直,这是因为火的烘烤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过墨线比量木匠加工就变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变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见识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更长,但远处的人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更加疾劲,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非善于奔走,却能远达千里;借助船只的人,并非善于游泳,却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在这里兴起;积累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这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非凡的智慧就会得到,圣人的心怀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还没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功效来源于走个不停。拿刀刻东西,如果中途放弃,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实为“八”)条腿,还有两只钳,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11.A 12.C 13.D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利:锋利。句意:所以木材经过墨线比量木匠加工就变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B.句意: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

C.句意:借助船只的人,并非善于游泳。

D.句意: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蚓无利爪牙,强筋骨。句意: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

A.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句意: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

B.“也”表判断。句意: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

C.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有吹洞箫客。句意:有一个吹洞箫的客人,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伴奏。

D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句意:靛青从蓝草中取得,但比蓝草颜色深。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

D.“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错误,本文开篇即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接着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方法等方面分别论述,采用的是“总分”的论证结构。

故选D。

参考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从蓝草中取得,但比蓝草颜色深;冰由水凝冻而成,但比水冷。木材直得合乎木匠用来取直的墨线,如果用火烘烤使它弯曲把它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画的圆。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变直,这是煣的工艺使它弯曲成这样的。所以木材经过墨线比量木匠加工就变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见识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更长,但远处的人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更加疾劲,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非善于奔走,却能远达千里;借助船只的人,并非善于游泳,却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在这里兴起;积累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这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非凡的智慧就会得到,圣人的心怀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还没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功效来源于走个不停。拿刀刻东西,如果中途放弃,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实为“八”)条腿,还有两只钳,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14.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例句的“而”:连词,表转折,但是、可是、却。句意:并不是擅长游泳,却能够横渡长江黄河。

A.“而”:连词,表转折,但是、可是、却。翻译: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B.“而”:连词,表递进,并且。翻译: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不断地反省自己。

C.“而”:连词,表修饰。翻译:站在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

D.“而”:连词,表并列。翻译:螃蟹有六条腿和两个蟹钳。

故选A。

15.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而耻学于师”,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而耻于师学”。句意: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

A.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蚓无利爪牙,强筋骨”。句意: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也没有强健的筋骨。

B.被动句,“于”表被动。句意:不被时俗所局限。

C.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句意:靛青,是从蓝草当中提取的,颜色却比蓝草还要深。

D.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不知句读,不解惑”。句意:不知句子停顿,不理解疑难问题。

故选C。

16.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的 。

D.“生”,同“性”,资质、秉性。句意:君子的天赋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

故选D。

17.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是定语后置句, 正确语序应为“蚓无利爪牙 ”“强筋骨 ”;“上 ”“下 ”,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黄泉 ”,古今异义,地下的泉水。

18.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参,检查。句意: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B.彰,清楚。句意: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

D.生,本性、禀赋;徒,类。句意: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郯子这类人。

故选C。

19.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贻”:赠送。句意: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故选C。

20.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砺:锋利”错误,“砺”,磨刀石。句意: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

故选D。

21.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文言词语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

C.“是一样的用法”错误。表假设/表修饰。句意:(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顺着风向呼喊。

D.正确。句意: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

故选C。

22.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判断句,“也”表判断。句意:这样韩国就是您的仇敌。

A.判断句,“也”表判断。句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B.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蚓无利爪牙。句意: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

C.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吾前生。句意:在我之前出生。

D.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句意:不了解句子的停顿。

故选A。

23.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②神明:非凡的智慧。句意:自然会心智澄明,具备非凡的智慧。

故选D。

24.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而耻学于师”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而耻于师学”。句意: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

A.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蚓无利爪牙,强筋骨”。句意: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也没有强健的筋骨。

B.被动句,“于”表被动。句意:不被时俗所局限。

C.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句意:靛青,是从蓝草当中提取的,颜色却比蓝草还要深。

D.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句意: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

故选C。

25.C

【详解】A.���:用火烤使弯曲。句意:是因为经过火烤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B.疾:强。句意:声音并没有加强加大。

D.驽马:劣马。

故选C。

26. C

B

F

D

F

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句意: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而”,连词,表转折关系。

故选C。

(2)句意: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而”,连词,表递进关系。

故选B。

(3)句意:我曾经整天思索。“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故选F。

(4)句意: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而”,连词,表因果关系。

故选D。

(5)句意: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故选F。

(6)句意: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而”,连词,表并列关系。

故选A。

27.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博学”,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广博地学习;句意: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

B.“上”“下”,名词活用作状语,向上,向下;句意:向上可以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地下泉水。

C.“水”,名词活用作动词,游水;句意: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

D.没有词类活用。句意: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故选D。

28.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的能力。

A.“绝”,横渡。句意: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

故选A。

29.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这也是文章论述的中心”错。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

故选B。

30.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A.“有”,通“又”,再;“暴”,通“曝”,晒干。句意: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

B.没有通假字。句意:(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

C.“知”,通“智”,智慧。句意: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D.“生”,通“性”,本性,天性。句意: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

故选B。

31.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句意: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

B.“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现多比喻为坏人效力的人,他们的党羽,帮凶。句意: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

C.“平方”:古义,平的方的;今义,数学上某数自乘的积。句意: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

D.“遨游”古义和今义都是漫游。句意:(我想)与仙人携手漫游各地。

故选D。

32.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神明:神灵”错误,神明:精神。句意: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

故选D。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荀子《劝学》360度检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