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眼科医疗器械领域第一季第八集可比公司PE估值

作者:喜欢甜妹的猪脑子

#记录我的2024#

首先,来预测下本案未来三年的业绩。

从其历史增速来看,三年营收复合增速为33%,净利润复合增速为30%,角膜塑形镜进口量的行业增速为21%。

考虑到角膜塑形镜国产比例仅占16%,未来成长空间较大,赋予其30%的增速

眼科医疗器械领域第一季第八集可比公司PE估值

据测算,2018年至2020年,塑形镜销售额大约为2.87亿元、3.73亿元、4.86亿元

角膜塑形镜大约占总营收的72%。倒推出2018年至2020年总营收为3.99亿元、5.19亿元、6.74亿元,净利润为1.88亿元、2.44亿元、3.17亿元

眼科医疗器械领域第一季第八集可比公司PE估值

由于欧普康视没有同行业可比公司PE作为参考,我们选取医疗器械的历史估值区间来看:

乐普医疗35-75倍,蓝帆医疗31-95倍,三诺生物35-55倍,鱼跃医疗37-65倍,凯利泰33-95倍,迪安诊断45-95倍

注意,医疗器械领域普遍估值较高,主要由于其并购预期做高估值,比如之前研究过的乐普医疗,上市以来已经发生过十多起并购案例

眼科医疗器械领域第一季第八集可比公司PE估值

同时,本案自身的历史估值区间,约为45倍至65倍之间,但其上市时间短,不具备参考性。

另外,参考其上市后ROIC在27%左右。

综合考虑其“成长性”,合理PE值约为30-50倍左右,那么,对应2018年市值约为56亿元-94亿元。

眼科医疗器械领域第一季第八集可比公司PE估值

综合上述估值,测算得到估值区间大约在30亿至90亿元之间,对应的PE大约为20X到60X之间

也就是说,对应的PE如果在20倍以下,则安全边际相对较高,而如果估值上升至60倍左右及以上,则安全边际则相当低。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测算,属于相对乐观的算法,未能考虑到其未来的市场天花板、盈利质量等方面,如果这几条出现黑天鹅事件,可能导致估值区间被拉低

眼科医疗器械领域第一季第八集可比公司PE估值

而目前,本案的PE-TTM为43倍,市值为88亿元,尽管上市后调整了很长时间,但估值仍然不便宜。

最后,本案研究结束后,有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

之前,在耗材领域我们研究过骨科耗材大博医疗,确实,研究下来两者在财务数据上都相当惊艳,并且据公开资料都是细分行业的No.1,看上去妥妥的成长股特征

眼科医疗器械领域第一季第八集可比公司PE估值

2、我们按照研究框架,将基本面因素挨个研究之后,发现,数据确实很美,可是,如果综合财务逻辑——业务逻辑——核心护城河——估值逻辑这几条来看,两家都是在护城河方面,似乎说服力还有待加强

3、那么接下来,最难的问题来了:按照传统价值研究,财务逻辑+业务逻辑+护城河+估值逻辑,要达到四位一体

眼科医疗器械领域第一季第八集可比公司PE估值

那么,如果几大逻辑中某一条有疑问、没思考透的情况下,你会如何操作?再或者往深里说,你想做的是价值投资,还是价值投机?

预知后续,且听下回分解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