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空中楼阁能指挥:E-3A“望楼”预警机

作者:云天学霸

E-3A是一种电子设备相当复杂、性能先进的电子飞机,具有下视能力,不但可搜索监视水上、陆地和空中目标,而且可以指挥引导己方飞机作战,因此,又称为空中预警和控制飞机。

E-3A预警指挥机是由波音707-320B民航机改装而成的。它是根据美国空军“空中警戒与控制系统”计划研制的全天候远程大型战略预警机,具有良好的下视能力,能在高空严密监视各种有人与无人驾驶飞机。现已发展为A、B、C、D四种型号,其中E-3B、E-3C型为北约军队使用。

从该机研制(1963~1973年)至第一架E-3A交付使用(1977年)历时15年,耗资约20亿美元;该机机长46.6米,翼展44.4米,高12.9米,机身上有一个直径为9.1米的圆盘状雷达天线罩,天线在罩内可做360度扫描,一次扫描即可发现并同时跟踪600个目标,覆盖面积为30至50平方公里;E-3A的实用升限为1.22万米,最大平飞速度每小时853公里,最大续航时间达11.5小时,乘员

空中楼阁能指挥:E-3A“望楼”预警机

17人。

空中楼阁能指挥:E-3A“望楼”预警机

成空中阻滞、对地支援、空中加油、空中救援等任务,提供实时显示。E-3A能同时引导100架己方飞机实施攻击,并根据目标的威胁程度,确定攻击顺序。在空战中,E-3A可使作战效率提高15~30倍。美国认为,只要配备34架E-3A,就能满足美军的防御需要,形成一个强大有效的雷达屏障。因此,美军对E-3A预警系统十分重视。事实上,E-3A早已于20世纪70年代就担负着美国的洲际防空任务。1978年,已有首批6架E-3A型预警指挥机交付美空军部队。1984年,共29架E-3A装备部队。目前,美空军已拥有30多架。随着脉冲多普勒雷达、合成孔径雷达和移动目标检测技术的发展,E-3A也得到了改进,出现了E-3B、C、D等型号。在E-3C预警机上装有12台多用途控制台和3台辅助显示器,对机上计算机和雷达设备也进行了改进,提高了目标处理能力和对海上目标的搜索能力。机上加装了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和卫星导航通信终端,数据可供战区内三军共享。一旦陆上指挥机构遭到破坏,即可将战区指挥部“搬”到空中。

空中楼阁能指挥:E-3A“望楼”预警机

全天候、高性能的“望楼”预警机,在海湾战争中,尽显神威。在“沙漠风暴”行动开始的几天里,E-3保持24小时值班。据统计,整个“沙漠风暴”中,E-3飞机共出动448架次,共飞行了5546小时。每次升空除4名机组成员外,有19~29名特种专家在机上进行各种工作,共同完成“望楼”作为空中司令官的任务。这里暂不说它发现目标、引导作战的能力,就是对己方加油机的控制也足以显示它的本领了。1991年1月17日下午,4架从伊拉克中部执行了任务返航的F-16战斗机油料不足,且有一架飞机在战斗中受伤,迫切需要空中加油支援。这个情况被正在空中警戒的E-3A预警机及时发现。经过信息处理,“望楼”立即引导两架KC-135加油机迎了上去,及时为F-16加足了燃油,保证了其安全返航。对此,多国部队的飞行员都亲切地称“望楼”为空中指挥部。

目前,除美军外,法国、英国、沙特阿拉伯也装备了E-3A预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