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空中樓閣能指揮:E-3A“望樓”預警機

作者:雲天學霸

E-3A是一種電子裝置相當複雜、性能先進的電子飛機,具有下視能力,不但可搜尋監視水上、陸地和空中目标,而且可以指揮引導己方飛機作戰,是以,又稱為空中預警和控制飛機。

E-3A預警指揮機是由波音707-320B民航機改裝而成的。它是根據美國空軍“空中警戒與控制系統”計劃研制的全天候遠端大型戰略預警機,具有良好的下視能力,能在高空嚴密監視各種有人與無人駕駛飛機。現已發展為A、B、C、D四種型号,其中E-3B、E-3C型為北約軍隊使用。

從該機研制(1963~1973年)至第一架E-3A傳遞使用(1977年)曆時15年,耗資約20億美元;該機機長46.6米,翼展44.4米,高12.9米,機身上有一個直徑為9.1米的圓盤狀雷達天線罩,天線在罩内可做360度掃描,一次掃描即可發現并同時跟蹤600個目标,覆寫面積為30至50平方公裡;E-3A的實用升限為1.22萬米,最大平飛速度每小時853公裡,最大續航時間達11.5小時,乘員

空中樓閣能指揮:E-3A“望樓”預警機

17人。

空中樓閣能指揮:E-3A“望樓”預警機

成空中阻滞、對地支援、空中加油、空中救援等任務,提供實時顯示。E-3A能同時引導100架己方飛機實施攻擊,并根據目标的威脅程度,确定攻擊順序。在空戰中,E-3A可使作戰效率提高15~30倍。美國認為,隻要配備34架E-3A,就能滿足美軍的防禦需要,形成一個強大有效的雷達屏障。是以,美軍對E-3A預警系統十分重視。事實上,E-3A早已于20世紀70年代就擔負着美國的洲際防空任務。1978年,已有首批6架E-3A型預警指揮機傳遞美空軍部隊。1984年,共29架E-3A裝備部隊。目前,美空軍已擁有30多架。随着脈沖多普勒雷達、合成孔徑雷達和移動目标檢測技術的發展,E-3A也得到了改進,出現了E-3B、C、D等型号。在E-3C預警機上裝有12台多用途控制台和3台輔助顯示器,對機上計算機和雷達裝置也進行了改進,提高了目标處理能力和對海上目标的搜尋能力。機上加裝了聯合戰術資訊分發系統和衛星導航通信終端,資料可供戰區内三軍共享。一旦陸上指揮機構遭到破壞,即可将戰區指揮部“搬”到空中。

空中樓閣能指揮:E-3A“望樓”預警機

全天候、高性能的“望樓”預警機,在海灣戰争中,盡顯神威。在“沙漠風暴”行動開始的幾天裡,E-3保持24小時值班。據統計,整個“沙漠風暴”中,E-3飛機共出動448架次,共飛行了5546小時。每次升空除4名機組成員外,有19~29名特種專家在機上進行各種工作,共同完成“望樓”作為空中司令官的任務。這裡暫不說它發現目标、引導作戰的能力,就是對己方加油機的控制也足以顯示它的本領了。1991年1月17日下午,4架從伊拉克中部執行了任務返航的F-16戰鬥機油料不足,且有一架飛機在戰鬥中受傷,迫切需要空中加油支援。這個情況被正在空中警戒的E-3A預警機及時發現。經過資訊處理,“望樓”立即引導兩架KC-135加油機迎了上去,及時為F-16加足了燃油,保證了其安全返航。對此,多國部隊的飛行員都親切地稱“望樓”為空中指揮部。

目前,除美軍外,法國、英國、沙特阿拉伯也裝備了E-3A預警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