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80年代的大学生,运气最好和最差的都是学工科的:有发达、有落魄

八十年代能考上大学的都是天之骄子,而能考上工科院校的更是人中龙凤,我本人就是亲历见证者,我的高中同学中,顶级尖子生考的都是工科院校,那么,他们的人生道路发展的如何呢?

80年代的大学生,运气最好和最差的都是学工科的:有发达、有落魄

我是八二届高中毕业生,在我的52名同学中,有13名同学考上了工科院校,他们都是我班学习成绩拔尖的。

同学甲:当年考入哈工大,毕业后保送进了本校研究生,毕业后分配进一个保密的J事基地,后来进京了,50多岁退在了部队里,北京有大房子,退休金非常高。

同学乙:也是考入哈工大,毕业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分到南方省会城市大国企,做到了处长,企业不景气,辞职单干,做国际贸易,去过若干个国家,现在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还在继续做点生意。

他的生意到底做到多大,有多少财产,我们谁也不知道,同学小范围聚会他也参加,飞来飞去的,但对我们从来没提过他生意上的事。

同学丙:当年考的是一个不知名的工学院,毕业后到漂亮国留学几年,回国后到复旦大学任教,在教授岗位上退休。

同学丁:当年考入长春工学院,毕业后分在了一个建筑企业,后来听说出国深造了,回国后分在一家建筑设计院工作,直至退休。

同学戍:考入大连工学院,毕业后分配在化工企业,升任化工厂厂长,后来,化工厂倒闲,这个同学自己单干,还是老本行,经销油漆、染料等化工产品。

由于赶上了好时候,同学又擅长搞关系,生意做的非常红火,我们每次去,都是他请客,听说他家产不菲。

后来生意不好做,他及时止损,不干了 ,吃起了老本,退休后退休金只有2000多,但人家已经不靠退休金生活了,有老本。

同学己:某省会工学院毕业,毕业后分在了省会城市的国企,做到了中层,后来,企业破产倒闭,他开始自谋职业。

这些年,他给私企打过工,自己做过小老板,无论做什么都没脱离自己的老本行,机械制造,这个专业打工、自己开厂,挺辛苦也挣不到啥大钱,中档生活而已,有房有车,孩子培养的也不错,退休后退休金才3700元,基本都是自己交的保险。

庚同学:某省会航天航空大学毕业,毕业分配进省会城市国有企业,同样,企业破产倒闲,这位同学选择到外地打工。

他打工的企业都是汽车生产制造企业,全部在南方,一家三口分居两地,他吃住在单位,经常在朋友圈发他和工友在一起吃饭的图片,居住环境很简陋。

有一次,他回来我们还小聚了一次,以后就是在同学群见面了,听说他没到退休年龄就不干了,身体不好,现和女儿家在同一个城市生活。

……

80年代的大学生,运气最好和最差的都是学工科的:有发达、有落魄

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粒尘埃,人的一生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离不开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个人与国家是同呼吸共命运,所谓时势造英雄。

回到这篇文章的题目,80年代的大学生,运气最好和最差的都是学工科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工科院校的同学,毕业后一般都分配进了国企,甲同学除外,这些同学学历高,有知识,有文化,到了企业后发展得都不错,一般都做到了中层,起码也是副高职称,如果这样发展下去,那么前途无可限量。

怎奈赶上国企改制、破产,给了这些同学重新选择的机会。

有的选择出国深造,回国后进了设计院或高校,职业生涯安稳,顺利,波澜不惊。

有的被迫选择自谋职业,而在这部分同学中,个别的赶上了好机遇,凭着过人的经商头脑叱咤商场,赚得钵满盆满,而更多的是给别人打工,维持基本生活。

所以说,时代造就了能人,也抛弃了弱者,能人发达了,弱者落魄了。

80年代的大学生,运气最好和最差的都是学工科的:有发达、有落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