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0年代的大學生,運氣最好和最差的都是學工科的:有發達、有落魄

八十年代能考上大學的都是天之驕子,而能考上工科院校的更是人中龍鳳,我本人就是親曆見證者,我的高中同學中,頂級尖子生考的都是工科院校,那麼,他們的人生道路發展的如何呢?

80年代的大學生,運氣最好和最差的都是學工科的:有發達、有落魄

我是八二屆高中畢業生,在我的52名同學中,有13名同學考上了工科院校,他們都是我班學習成績拔尖的。

同學甲:當年考入哈工大,畢業後保送進了本校研究所學生,畢業後配置設定進一個保密的J事基地,後來進京了,50多歲退在了部隊裡,北京有大房子,終身俸非常高。

同學乙:也是考入哈工大,畢業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研究所學生,研究所學生畢業後分到南方省會城市大國企,做到了處長,企業不景氣,辭職單幹,做國際貿易,去過若幹個國家,現在已經辦理了退休手續,還在繼續做點生意。

他的生意到底做到多大,有多少财産,我們誰也不知道,同學小範圍聚會他也參加,飛來飛去的,但對我們從來沒提過他生意上的事。

同學丙:當年考的是一個不知名的工學院,畢業後到漂亮國留學幾年,回國後到複旦大學任教,在教授崗位上退休。

同學丁:當年考入長春工學院,畢業後分在了一個建築企業,後來聽說出國深造了,回國後分在一家建築設計院工作,直至退休。

同學戍:考入大連工學院,畢業後配置設定在化工企業,升任化工廠廠長,後來,化工廠倒閑,這個同學自己單幹,還是老本行,經銷油漆、染料等化工産品。

由于趕上了好時候,同學又擅長搞關系,生意做的非常紅火,我們每次去,都是他請客,聽說他家産不菲。

後來生意不好做,他及時止損,不幹了 ,吃起了老本,退休後終身俸隻有2000多,但人家已經不靠終身俸生活了,有老本。

同學己:某省會工學院畢業,畢業後分在了省會城市的國企,做到了中層,後來,企業破産倒閉,他開始自謀職業。

這些年,他給私企打過工,自己做過小老闆,無論做什麼都沒脫離自己的老本行,機械制造,這個專業打工、自己開廠,挺辛苦也掙不到啥大錢,中檔生活而已,有房有車,孩子培養的也不錯,退休後終身俸才3700元,基本都是自己交的保險。

庚同學:某省會航天航空大學畢業,畢業配置設定進省會城市國有企業,同樣,企業破産倒閑,這位同學選擇到外地打工。

他打工的企業都是汽車生産制造企業,全部在南方,一家三口分居兩地,他吃住在機關,經常在朋友圈發他和工友在一起吃飯的圖檔,居住環境很簡陋。

有一次,他回來我們還小聚了一次,以後就是在同學群見面了,聽說他沒到退休年齡就不幹了,身體不好,現和女兒家在同一個城市生活。

……

80年代的大學生,運氣最好和最差的都是學工科的:有發達、有落魄

每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一粒塵埃,人的一生發展與社會發展緊密相聯,離不開社會發展的大環境,個人與國家是同呼吸共命運,所謂時勢造英雄。

回到這篇文章的題目,80年代的大學生,運氣最好和最差的都是學工科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工科院校的同學,畢業後一般都配置設定進了國企,甲同學除外,這些同學學曆高,有知識,有文化,到了企業後發展得都不錯,一般都做到了中層,起碼也是副高職稱,如果這樣發展下去,那麼前途無可限量。

怎奈趕上國企改制、破産,給了這些同學重新選擇的機會。

有的選擇出國深造,回國後進了設計院或高校,職業生涯安穩,順利,波瀾不驚。

有的被迫選擇自謀職業,而在這部分同學中,個别的趕上了好機遇,憑着過人的經商頭腦叱咤商場,賺得缽滿盆滿,而更多的是給别人打工,維持基本生活。

是以說,時代造就了能人,也抛棄了弱者,能人發達了,弱者落魄了。

80年代的大學生,運氣最好和最差的都是學工科的:有發達、有落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