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乐善好施≠老好人!被“道德绑架”了请记得这样做

作者:五台山那些事
乐善好施≠老好人!被“道德绑架”了请记得这样做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总能听到这样的话:“这点小忙都不愿意帮,你们学的什么佛?”“一点小事还斤斤计较,你们佛弟子不都是应该忍辱吗?”......似乎因为你是佛弟子,就应该是有求必应的大善人,是忍气吞声,没脾气的老好人。其实这些都是对佛弟子的误读,那真正的佛弟子,应该是怎样的形象呢?

乐善好施≠老好人!被“道德绑架”了请记得这样做
乐善好施≠老好人!被“道德绑架”了请记得这样做

乐善好施≠有求必应

小张刚刚学了佛,同事们常常让他请客吃饭,或让他帮忙代买午饭,还总是找他借钱。常常如此,小张自己可支配的生活费越来越少,于是想找朋友们把借的钱和代买午饭的钱还给他。同事们却抱怨起来:“你不是学佛了吗?这点布施都不肯?借你点钱,代买几份饭怎么了。”

乐善好施≠老好人!被“道德绑架”了请记得这样做

佛教讲布施,布施就是以福利施与他人,使他人得到利益。通过布施,人们可以培养慈悲心、减少贪心和私欲。布施并非是“给别人钱财”这么简单,财布施确实是布施的一种,除此之外,还可以以智慧、慈悲、时间、知识、语言等等来鼓励和帮助别人。

在《地藏经》、《布施经》、《业报差别经》、《大智度论》等多部佛经中,都讲到布施的种种不可思议之功德。

作为佛弟子,我们在生活中要修布施,比如积极参与利益大众的善事,遇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上前帮一把等等。

佛弟子应该要树立“乐善好施”的形象,但并不是做有求必应的老好人,满足别人的种种需求,甚至是一些无理的要求,否则就会过犹不及。如果一个人对别人所有的请求都无条件答应,既有可能因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能力或时间导致无法履诺,对别人来说也会让他产生过于依赖或“不劳而获”的心理,这样对双方都是没有好处的。

乐善好施≠老好人!被“道德绑架”了请记得这样做

被“道德绑架了”当如何

● 智慧与坚定很重要

要有清晰的价值观,乐善好施也是要有智慧的,不能太随意,要量力而行,布施值得布施的人,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 不要被情绪左右

无论外界境况如何,对方言语刺耳,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定力,不被情绪左右,尽量控制自己不说伤人的话,以平和的心态来应对。

● 以慈悲心来应对

在面对道德绑架时,可以以慈悲心来理解他人的困境与动机,更加善巧的启发对方、引导对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化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