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安平:八滩战斗中的 16 岁少年,坐“土坦克”炸毁 10 个日军碉堡!

作者:史事妙谈

抗战烽火,山河记忆。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而战。其中,有一位名叫李安平的老兵,他的人生仿佛就是一部壮丽的抗战史诗。

李安平:八滩战斗中的 16 岁少年,坐“土坦克”炸毁 10 个日军碉堡!

李安平,1926年生于河南濮阳的一个普通家庭。在他还只是一个16岁的少年时,抗日战争的烽火点燃了他的热血。他毅然投身军旅,成为了八路军黄河支队的一名司号员。

在八滩的战斗中,李安平与战友们面对强敌,毫不退缩。他回忆道:“当时连续炸掉了敌人10个碉堡。”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他们甚至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战术:一个人在后面推着“土坦克”,一个人在前面拉,再派一个小兵抱着炸药包坐在中间。尽管这种战术十分危险,但为了胜利,他们义无反顾。令人痛心的是,前后牺牲了好几位战士。

李安平:八滩战斗中的 16 岁少年,坐“土坦克”炸毁 10 个日军碉堡!

1938年7月,直南特委将“四支队”留下的一个连(实为一个排)与抗日武装合编,在清丰县梁村成立了黄河支队。

抗战时期,中华儿女们为了国家、民族和信仰,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如今,那些曾经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青年战士们,已经变成了步履蹒跚的老人。而李安平正是其中的一员。他的故事不仅仅是自己的回忆,更是对那一段历史的见证。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李安平参加了江苏阜宁、涟水、滨海、连云港、陈家港等战斗,历经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广西剿匪、抗美援朝等战役。

李安平:八滩战斗中的 16 岁少年,坐“土坦克”炸毁 10 个日军碉堡!

1926年2月14日,一个名叫李安平的小男孩在河南省濮阳县八公桥乡李油坊村出生。然而,他的童年生活并未如常人所想的那般平静。仅仅两年后,即1938年,因国民党为阻止日军过黄河而炸开河堤,李安平所在的村子被洪水淹没。在逃亡的过程中,年幼的李安平与家人失散,从此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涯。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个12岁的孩子孤身一人在外,面临的困难与危险可想而知。然而,李安平并未放弃。他跟随人群继续前行,最终抵达了滑县。由于找不到大人的照顾,他开始了艰难的讨饭生活。

李安平:八滩战斗中的 16 岁少年,坐“土坦克”炸毁 10 个日军碉堡!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徐海东任旅长,陈漫远任参谋长。

就在李安平几乎陷入绝望的时候,命运之神似乎开始眷顾他。一天,一支部队经过他的所在地,那是八路军第115师344旅。他们从山西出发,目标山东。此时的李安平并不知道,这支部队将会改变他的一生。

部队的到来给李安平带来了新的希望。他想要加入这支英勇的队伍,但遗憾的是,当时他只有12岁,部队并不接收未成年人。然而,李安平并没有放弃。他紧紧跟随部队,用实际行动向他们展示了自己的决心和毅力。

李安平:八滩战斗中的 16 岁少年,坐“土坦克”炸毁 10 个日军碉堡!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八路军司号员

李安平“缠着”炊事班的老班长,帮他烧锅。最后,这位老班长跟连长请示接纳他入伍。连长说:“现在部队扩大了,通信都要靠号,正好咱们团部要训练司号兵,把他收去学号吧。”随后,他和另外几名被收编的人,组成了一个司号排,下编3个班,李安平在2班。

自此,李安平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同时也开启了他传奇的英雄号手之路。

在苏北的那段烽火岁月里,在阜宁、涟水、陈家港这些地方,李安平的身影在夜幕下穿梭,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生死较量。他们的据点在农村,而日军则占据城市,每一次夜袭,都是一场智勇的考验。

李安平:八滩战斗中的 16 岁少年,坐“土坦克”炸毁 10 个日军碉堡!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小号员

当时条件艰苦,弹药稀缺,李安平和他的战友们发挥创造性,用手榴弹作为主要武器。他们将庙宇的钟铃砸碎,改造成简易却有效的手榴弹,内填炸药,发挥了出人意料的威力。

战争是残酷的,但也是智慧的试炼场。李安平和他的战友们最初没有大炮,在一次美国对日本东京的轰炸中,一架飞机不幸坠落在了阜宁。

李安平:八滩战斗中的 16 岁少年,坐“土坦克”炸毁 10 个日军碉堡!

抗战时期“土制”飞机坦克

这是一场意外的补给,日军和国民党军队都意图争夺这架飞机,但最终,机智与勇敢的李安平他们取得了飞机,并迅速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武器。他们拆卸了飞机上的机关炮,用其粗大的子弹攻击日军的炮楼。飞机的轮胎也被他们巧妙利用,制作成了简易的“土坦克”。

这种“土坦克”虽然简陋,却极为实用。他们在桌子下面挖洞,将轮胎置于其上,再在桌腿上绑上竹竿,覆盖上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的棉被,使得这种土制装甲车能够抵御枪弹和手榴弹的攻击。在战斗中,这种“土坦克”成为他们进攻的利器,尽管在使用过程中牺牲了不少战士,但他们的英勇无畏,正是战胜强敌的关键。

李安平:八滩战斗中的 16 岁少年,坐“土坦克”炸毁 10 个日军碉堡!

抗战时期“土制”飞机坦克

李安平,这位战场上的机灵鬼,被指导员选中执行试炸药的任务。面对生死,他没有丝毫犹豫,而是冷静地分析战场形势,找到了日军的射击死角,巧妙地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完成了任务。他的行动,不仅保护了战友们的生命安全,也赢得了指导员的赞誉。

在八滩的战场上,李安平年仅16岁,便以一己之力连续炸毁了敌人的10个碉堡。他的英勇表现,让指导员赞不绝口,对他说:“好小子,你可以加入党了!”李安平那时的疑问:“什么叫党啊?”得到了指导员简洁而有力的回答:“就是专门打鬼子、干革命的!”1942年2月,李安平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指导员成为了他的入党介绍人。

李安平:八滩战斗中的 16 岁少年,坐“土坦克”炸毁 10 个日军碉堡!

碉堡阵地通常由多个碉堡组成,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盖有土和草,占据有利地势,外围还有坚固的铁丝网

入党后,李安平的人生轨迹发生了转变。他被调到杨得志将军身边,担任勤务员,负责背运文件、照料将军的日常生活。随后,杨得志前往延安学习,李安平则被安排为指导员的勤务兵。不久后,他又被提拔为第3师第8旅第24团第9连的班长。年仅16岁的李安平,就这样担起了班长的重任。

1944年,在东海县,李安平和他的部队面临严峻的考验。日军将他们逼至海滩,那里几百里都是茂密的芦苇。他们在海滩上坚持了一个多月后,发起了猛烈的反击,成功驱逐了日军。

李安平:八滩战斗中的 16 岁少年,坐“土坦克”炸毁 10 个日军碉堡!

杨得志,原名杨敬堂,湖南省醴陵南阳桥三望冲人,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和南京军事学院

1945年,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李安平在苏北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人们欢庆胜利,敲锣打鼓、扭秧歌,庆祝战争的结束。然而,李安平并没有选择回家,而是继续投身于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为国家的和平与稳定继续奋斗。

1982年,李安平正式离休,结束了他长达数十年的军旅生涯。

在那个艰难困苦的岁月,李安平和无数同龄人一起,用稚嫩的双肩挑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他们的童年被战火吞噬,但他们没有退缩,反而以惊人的智慧和勇气,创造出“土坦克”这样的战斗工具,与强大的敌人抗争。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中国在逆境中挺直腰杆、发展壮大的根本。

李安平:八滩战斗中的 16 岁少年,坐“土坦克”炸毁 10 个日军碉堡!

八路军根据地的儿童团们

李安平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如同一座座灯塔,照亮了历史的道路,提醒每一代人,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他的故事告诉人们,任何时代的青年都有责任和担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国家面临危难之时,每一个人都应该站出来,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安平老人的经历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侧影。他的成长经历和战斗历程,反映了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巨大转变。

李安平:八滩战斗中的 16 岁少年,坐“土坦克”炸毁 10 个日军碉堡!

八路军根据地的儿童团们

他见证了中国人民从被动抵抗到主动出击,从国破家亡的边缘到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历程。这是一部充满血与泪、勇气与智慧的史诗,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

李安平:八滩战斗中的 16 岁少年,坐“土坦克”炸毁 10 个日军碉堡!

历史是永不落幕的舞台上演绎着生生不息的故事!

继续阅读